一首诗,一幅画,一个老故事,元曲中的秋天惊艳了旧时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好不禁用,走着走着就进入了季节的深处,看看又是深秋时节。
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秋天的美,在唐诗宋词里,在
杂剧散曲里,每个时代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抒发着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诗言志,词抒情,而元曲(杂剧和散曲的总称)中的秋天更令人向往。
如一首诗,似一幅画,又像一个老故事,惊艳了旧时光。
01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 《西厢记·长亭送别》
感悟:清晨,崔莺莺携红娘赶去十里长亭为张生送行,一路上,秋色如画。
抬头望,秋空明净,一碧千里,低头看,黄花满地,清香幽远,西风阵阵,北雁南飞。
那枫林中经霜的枫叶像是喝醉了酒一般,红灿灿的映红了朝霞,其实,这么多枫叶,都是被离人的眼泪给染红的。
可是,如此灿烂明媚的深秋美景,崔莺莺却无心观看,因为那离别的忧伤早已经把她深深地掩埋。
十里长亭路,相思慢慢行。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只愿心中人早日平安归来,不论是否功成名就。
崔莺莺是《西厢记》里的女主人公,她美丽善良,虽贵为相国之女,却不慕权贵,追求婚姻自主,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勇于和封建礼教抗争。
《西厢记》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全剧语言优美,从头到尾都像一首动人的抒情诗。
它的作者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家王实甫,他是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其词被誉为花间美人,一生著作颇丰。
02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元.白朴《天净沙·秋》
感悟: 远山衔落日,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渐渐地变暗。
倦鸟归巢,几只乌鸦栖息在老树上,一只大雁划过天际,箭也似的飞掠而下。
炊烟袅袅,远处那座安静的小村庄显得如此的孤寂。
收回视线,近处,一片青山绿水,白草,黄花,红叶,五彩缤纷,这一幅秋天的画卷是多么美丽。
残阳如血,远村空寂,鸦栖老树,孤鸿哀鸣,这一派深秋的凄凉之感怎不令人忧伤。
可是,诗人的反转却又让人眼前一亮心生明媚,青山绿水,白草黄花,红叶灿烂,又让这个秋天生出了多少生机和活力。
刚刚还感到秋日迟暮的寂寥和萧瑟,马上就被诗人点缀进来的明朗绚丽的色彩给征服了,不由得眼前一亮,心中升腾起融融的暖意。
白朴,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和关汉卿、马致远、郑光远并称元曲四大家。
白朴自幼聪慧,又深得元好问教诲,十几岁就声名远扬,但其不愿走仕途之路,一生不仕,创造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流芳百世的文学大家。
03
红叶荒林酒兴,黄花老圃诗情。
柳塘新雁两三声。
湖光扶不定,山色难画成。
六桥风露冷。——元 王举之《红绣鞋·秋日湖上》
感悟:西湖秋游,山中枫林流火,热烈奔放,勾起了诗人的酒兴。
园里菊花璀璨,清香幽远,不由得诗情画意悄然而生。
柳塘上新雁啼鸣,西湖里湖光潋滟,五彩斑斓的山色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中,任是多么巧手的画家也一时难以把这如诗的美景定格。
秋深了,露冷霜寒,西湖名胜——六桥,也已经到了人迹罕至的时节。
枫叶红,菊花黄,柳岸绿,新雁一声鸣,秋日的西湖五彩纷呈,生机勃勃,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泛舟在这如诗如画的秋日西湖之上,酒不醉人人自醉,诗情满满,画意满满。
王举之,元末杭州人,元曲作家,作家,曾被明朝的朱权誉为“词林英杰”,存世作品甚少。
04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
雪晴天,绿蘋红蓼参差间。吴哥荡浆,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元.倪瓒《小桃红·秋江》
感悟:深秋时节,淡淡的烟霭笼罩在澄澈的江面上,秋水明净,好像一条白练。
极目远眺,几行征雁,正奋力地向南飞去,一时间惹起诗人的离情别绪。
雪霁初晴,秋日暖阳,江边参差不齐的绿蘋和红蓼显得愈加鲜艳,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驾舟人荡起船桨,唱起略带幽怨情调的吴地民歌,惊起了正在栖息的白鸥,它们呼啦啦地飞上了云天。
秋日的江边,清丽淡雅,恬静怡人,又不乏勃勃生机,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倪瓒,元末画家,诗人,江苏无锡人,擅画山水、墨竹,书法有晋人风度,其诗文亦佳。
倪瓒家境优渥,博学多才,终生未仕,往来于太湖和三泖一带,过着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秋水长天,北雁南飞,霜林红透,菊开遍野,疏林如画。
在这个璀璨明媚的时节,那个漂泊在异乡的羁旅之人却醉卧在菊花圃里。
夜里,听窗外的秋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芭蕉,多希望藉着秋凉做个好梦,能回乡探望亲人。
原来,元曲里的秋天不仅有诗情画意和老故事,还有挥之不去的深深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