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看中医怎么治
基本信息:患者张某,男,46岁。
疾病类型:静脉曲张病史3年,加重6天。
治疗方案:内服予自拟方行气活血丹,配合外用自拟方化瘀散制膏外贴。
治疗周期:15天。
治疗效果:第15天就诊时症状已消失。半年后复诊患者静脉曲张未再反复。
一、初识患者
患者3年前发现左小腿内侧条索状包块,平卧消失,直立出现,无不适,未去医院就医治疗,后包块渐渐增多变粗,延及大腿内侧。6天前,出现左小腿内侧瘙痒,今来我门诊就诊,现症见:左小腿内侧条索状包块,平卧消失,直立出现,延及大腿内侧,偶有瘙痒感,无其他不适症状,精神饮食好,大小便正常。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诊断为“静脉曲张”,专科情况:左下肢小腿内侧可见迂曲成团之条索状包块,以小腿内侧明显,左胫、踝前内可见色素沉着及搔抓痕迹,深静脉通畅试验阴性。舌暗苔白,脉弦涩。中医诊断 :筋瘤(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静脉曲张。
治疗过程
治疗予当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内服予自拟方行气活血丹,拟方如下:柴胡、枳壳、白芍、川芎、制香附、丹参、鸡血藤、藏红花、制乳香、路路通、水蛭粉、忍冬藤、木瓜、川牛膝、地龙、威灵仙、甘草,5剂,免煎冲服,每日一付,分早晚两次饭后30分钟冲服。配合外用自拟方化瘀散制膏外贴,拟方如下:乳香、没药、透骨草、海风藤、麻黄、细辛。5剂,制膏外贴患处,一天1次为宜,每次贴6-8小时。
二诊:上方5剂后,左小腿内侧条索状包块较前颜色淡化,仍无明显缩小,患处皮肤瘙痒已经改善,二便调。患者用药后,舌脉亦有变化,查体见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结合症状提示血瘀减少,血行渐通畅,下一步应在原方基础上加强消肿活络,由此内服外用方均加入天花粉,以促进包块缩小,方如下:柴胡、枳壳、白芍、川芎、制香附、丹参、鸡血藤、藏红花、制乳香、路路通、水蛭粉、忍冬藤、木瓜、川牛膝、地龙、威灵仙、甘草、天花粉。5剂,免煎冲服,每日一付,分早晚两次饭后30分钟冲服。配合外用自拟方化瘀散制膏外贴,拟方如下:乳香、没药、透骨草、海风藤、麻黄、细辛、天花粉。5剂,制膏外贴患处,一天1次为宜,每次贴6-8小时。
三诊:服上方5剂后,诸症均好转,左小腿内侧条索状包块较前明显缩小,不细看已察觉不到疾患,无明显不适症状,精神可,纳寐佳,二便调,患者惊奇中医中药的疗效如此之快,即使选择手术治疗,也未必能如此快速解决疾患,愿意继续配合纯中医治疗,查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本法符合当下之病证,下一步守上方治疗,内服外用再进5剂以达预防再发之功。
四诊:服上方5剂后,诸症均消除,告愈,嘱咐避免劳累。
三、治疗效果
本案例患者张某,左小腿内侧条索状包块,平卧消失,直立出现,后包块延及大腿内侧为主症,结合舌暗苔白,脉弦涩,辩证属气滞血瘀证,治宜理气、活血、消肿。予内服予自拟方行气活血丹,配合外用自拟方化瘀散制膏外贴。第10天就诊时患者关节红肿胀痛症状好转,第15天症状消失,半年后观察随诊未见复发。
四、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
1、避免久站、久立,防止下肢负重。长期站立的人亦可应用弹力绷带预防静脉曲张产生。
2、每天将双脚翘起2-3次,平或高于心脏,有助于下肢血液流回肺以及心脏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环,头部可以得到充足而新鲜的血液和氧气。
3、按摩脚:洗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如涌泉穴或太冲穴或太溪穴。
五、医生感悟
1、该患者左小腿内侧条索状包块,平卧消失,直立出现,后包块延及大腿内侧,舌暗苔白,脉弦涩,辩证属气滞血瘀证,予内服自拟方行气活血丹,以调畅气机,改善局部血行流速,方中应用的亮点如:以枳壳、木瓜合用,破气消积,舒筋活络,气筋同治,牛膝引血下行的同时,配柴胡升阳,升降调和,有效推动上下血液循环,水蛭粉是具有抗凝作用,对于常年瘀血,可破瘀行血于无形之中,再加外治贴敷,刺激局部微循环,加速散瘀消肿。
2、二诊时见小腿内侧条索状包块较前颜色淡化,但无明显缩小,考虑为常年气滞,痰、瘀、湿集结患处,无法推动所致,于是在内服外用方中加入天花粉,消肿散结,化痰湿,以助力化瘀。三诊时索状包块较前明显缩小,大获捷效。患者惊奇中医中药的疗效如此之快,毫不逊色于手术治疗,信心大增,继续中药保守治疗,直至痊愈。
3、悉心告知患者避免久站、久立,防止下肢负重。长期站立时可应用弹力绷带预防静脉曲张再次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