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之路,多到让你吃惊

未经允许,请勿私自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正文共:4742字 13图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文/图:恬妈

每每在群里讨论识字的方法时,大家都会各抒己见。或通过阅读识字,或通过app识字,或通过识字教材识字,还有一些孩子完全通过生活中的所见去识字等。

而最终,大部分家长衡量识字方法可行性与否的标准则会从识字年龄,识字周期,识字量以及学习困难度四个维度综合判断,从而得出一个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识字路线。

那么,今天我就把常见的几种识字方法做梳理汇总,给需要的家长参考。无论家长采取哪种识字方法,最重要的还在于坚持与实践。

一,常见的识字方法有哪些?

我做了一张图,给大家参考。

1,阅读中识字

让孩子通过听故事(绘本)、讲故事(绘本)等多种途径熟悉故事(绘本)的内容和语言,然后根据记忆,来复述故事或者朗读绘本,从而达到认识汉字的目的。

2,app识字

通过各种识字类app学习汉字,包括但不局限于从字的起源到字的演变,最终到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通过学习、分辨以及运用几个维度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使用。

3,识字教材学汉字

通过纸质的规范的识字教材学习汉字。

4,生活中识字

通过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汉字来学习。

5,通过拼音学汉字

很多过来人以及享受到拼音红利者会推荐让孩子先学拼音,再通过拼音学汉字,事半功倍。

二,各种识字方法的利与弊?

1,阅读中识字

通过阅读来达到识字的目的,这一点已被很多家长证实是可行的。

具体做法:

第一步:通过家长亲子阅读的方式,让孩子反复听故事或者绘本,通常以绘本居多。这一步只是为了让孩子知道绘本里的文字是汉字,每个汉字的发音都不相同。

第二步:当孩子对故事或者绘本内容较为熟悉后,凭借记忆,让孩子讲故事或者朗读绘本;这样可以让孩子将文字和读音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巩固汉字的发音,将发音和汉字联系起来。

第三步:通过孩子当前的识字量,开展平行阅读,扩大识字量。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推进,从而提高识字量。

很多家长通过阅读中识字的初心都是为了能早日达到孩子自主阅读的目的,也就是比较纯碎的识字,类似于扫盲。

这种通过阅读来识字的方法虽很容易看到识字效果,但依然有很多弊端。

:从阅读中识字是一种轻松且有效的识字方法,适合识字零基础以及识字敏感期的孩子。

1)识字效果明显

在听—讲—读—认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很多汉字,对希望早日让孩子开展自主阅读的家长是一种不费时且有效的方法。

2)识字与阅读同步

因为让孩子通过阅读去学汉字,所以阅读的习惯会同步保持,在孩子不抵触的情况下,识字和阅读可以同步开展。

:这种识字方法的弊端也很明显,如果家长想用从阅读中识字的方法扩大孩子识字量,就一定要想办法克服弊端。

1)识字影响阅读

主要体现在家长为了达到识字的目的,而将识字过程变得支离破碎,即将汉字脱离句子(语境),一个词一个词的教。最终孩子只记得汉字的发音,不会运用。

牺牲了文字的整体阅读,换来了些许识字量,孰轻孰重,家长自己判断。

2)识字冲淡阅读

主要体现在家长为了帮助孩子更加深刻的记忆汉字,从字的结构,发音,字形变化等多维度拓展延伸。最终孩子的确理解并学会了汉字,但完全冲淡了绘本的阅读连贯性和整体性,对绘本阅读只是蜻蜓点水,浅尝则止。

苦心经营识字,却冲淡了阅读的本质,本末倒置的方法,后续在阅读理解中也会体现。

2,app识字

科技的进步在幼儿各类启蒙app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就拿恬恬小时候准备学字时来说,我们当时听到比较多的识字app有直映汉字,悟空识字,洪恩识字等。考虑到都要使用app,年龄太小,眼睛负担太重,所以我没选择识字app。

不过,后来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对识字的理解,我还是给恬恬选了两款识字app,无论时长还是内容,都是我精挑细选过的,所以用起来也没什么压力。

目前市面上识字app仍有很多,我也只使用过一亩宝盒和字源卡两款识字类的app。两款app最吸引的我的地方是他们都对字的来源有详细的介绍,孩子学会了一个字源,就可以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型的字。而一亩宝盒还通过识字带动阅读理解,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点。

通过app识字,自然也是有利有弊的,选与不选,看家长如何平衡。

:科技改变生活,用app识字也是改变生活的一种方式。

1)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老人在家陪孩子,大把的碎片时间无事可做。把这些碎片时间用来学汉字,一举两得。

2)寓教于乐,无痛识字

其实打出“无痛识字”这四个字,我个人觉得有些违心。识字,根本没有无痛一说。所有的识字,都需要付出努力。而app识字,只能缓解来家长教汉字的痛。孩子的识字之痛,依然要通过app里的动画,文字以及内容等来缓解和平衡,只能说是一种较为省力的学习汉字方法。

:app识字虽然省事,但也有一些隐藏的弊端。

1)对视力不够友好

需要强调的是我这里指的是使用电子产品不注意用眼习惯,让眼睛过于疲劳,从而影响视力。正常情况下,家长每次控制好app的使用周日和使用时长,保持好观看距离,对视力的影响微乎其微。

2)寓教于乐,不能喧宾夺主

很多识字app最终被家长弃之一旁的根本原因就是孩子沉醉于花里花哨的识字动画中,过于热衷识字app里的游戏,而忽略了学汉字本身。最终可能会导致小学学拼音时,老师即便讲的天花乱坠,也吸引不了孩子的兴趣,从容形成上课不专心的习惯。

所以,app识字,是把双刃剑。家长无暇教孩子识字,选择用用app学汉字的话,一定要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识字app。

3,识字教材学汉字

这是我们识字的主要方式,采用纸质的识字教材。我当时选择了《四五快读》识字教材。一方面是可选的教材有限,另一方面也是朋友的极力推荐。

对于《四五快读》的学习方法,我一共写过三篇我们的实践方法,也分享了我自制的练习题。

三篇经验贴如下:

跟《四五快读》死磕系列之天堂篇 ——一二分册学习方法及自制课后练习

跟《四五快读》死磕系列之地狱篇 ——三四分册学习方法及自制课后练习

跟《四五快读》死磕系列之炼狱篇 ——五六分册学习方法及自制课后练习

从识字的效果来看,学完《四五快读》后,我们的识字量大约在800多,能阅读一些简单的绘本,能朗读难度适中的中文读物。我也写过一篇“学完《四五快读》,接下来给孩子读什么?”。

所以,虽然我们在学习四五快读的过程中,略感坎坷,但总体的识字量以及内化情况还是可接受的。也有朋友推荐过《学前600字》,我出于好奇,也买了一套。不排除有先入为主的成分,我个人觉得《学前600字》从教材的课程设置上没有《四五快读》科学,中班以下的孩子接受度会弱一些。但《学前600字》的内容要比《四五快读》轻松活泼一些。

因为有实操经验,所以对于利弊我也很认真思考过,并尽量想办法去克服弊端,最大化的利用好教材。

:用教材识字,本身就会让学汉字这件事变得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条理。

1)科学识字,循序渐进

识字教材都是专业的人结合实操经验,经过深思熟虑研发出来的。所以,教材设置上会相对合理,客观,可操作。从简单常用汉字开始,到复杂较难的汉字,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的帮助孩子学习汉字,

2)学习效果,便于呈现

由于是纸质教材,家长跟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检验和巩固学过的汉字,且每册书后均附有大字卡,让孩子抛开句子和词组,可以更加客观的检视孩子的学习效果。

:教材好与不好,只是其一,家长教的好不好,怎么教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吸收效果。

1)教材枯燥,容易放弃

纸质教材无论怎么排版设计,但凡以识字为主要目的,都会感到枯燥,且小童本身只对图画敏感,对文字没那么有兴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会觉得教材枯燥,孩子会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双重压力之下,很容易放弃。

2)不得要领,无从下手

家长毕竟不是老师,即便拿着教材,大部分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虽然教材里的每个字都认识,但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教孩子,约等于教材没用。更何况,大部分家长还要上班,更没有耐心和精力去研究识字教材,思考识字方法。

因此,想要系统学习汉字可以考虑用纸质教材,但也要考虑好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4,生活中识字

当孩子处于识字敏感期时,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汉字感兴趣时,家长可以从生活中让孩子去识字。无论是家里的各种标签,还是绘本的标题,亦或是车站的指示牌,商超的海报等,都可以作为生活中识字的“教材”。

:很多家长会自豪的说:我家孩子的识字都是通过生活中看到的汉字去学习的,我都没花什么时间和精力。

1)巧用生活元素,方便省力省时间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汉字元素,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形象思维,学习汉字,还可以让家长最大程度的省时省力。也因为随时可开展性,不需要家长提前做任何准备。

2)用汉字联系生活,在比较中运用汉字

所有生活中的汉字元素都来源于生活,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生活经验是孩子学习生字和运用文字的源泉。通过生活实践学习汉字,让孩子将汉字和生活建立联系,帮助孩子在比较中更准确的使用汉字。

:虽然生活中识字方便开展,也容易看到成功。但必须承认,生活中识字有利也有弊,喜忧参半。

1)没有逻辑规律

从生活中识字,就无法遵从孩子的识字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难。只能看到什么学什么,所有接触到的汉字之间没有逻辑规律。

2)标识类的名称不是规范词语

从生活中识字,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商标,品牌,名称等,但有些名称并不是规范的词语,而孩子通过生活场景接触到这些名称后,很容易陷入这是一个“词语”的误区。比如:京东,麦趣尔,怡宝等。

另外,谐音梗的兴起,有些词语利用谐音来达到博人眼球的目的,比如万里挑衣(一),在劫(节)难逃,随心所浴(欲)等。这给孩子学习这些词语时,家长也要准确分辨,以免贻笑大方。

5,通过拼音学汉字

这是很多小学家长经常分享的经验,也是提前学拼音的家长津津乐道的识字法宝。简单说:让孩子先学会拼音,通过阅读拼音读物来带动汉字学习。

:既然有家长推荐这个方法,自然是有他的特别之处。

这个方法,既能巩固拼音基础,又能学习汉字。可以说一举两得,非常适合大班阶段的孩子。

:当然,利用拼音学汉字也有一些弊端。

1)对视力不够友好

我给孩子买的拼音读物非常有限,主要考虑到密密麻麻的拼音就已经很费眼了,还要让孩子不断的拼读拼音,那就更费眼了。所以,我宁愿孩子少认识几个字,也不愿孩子过早的阅读太多的拼音读物。

2)拼拼音冲淡阅读

同从阅读中识字一个原理,孩子识字量有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重心放在了拼读拼音上,必然会冲淡对整体内容的理解,若遇到生僻字或者不常用语,甚至有可能出现理解偏颇。这不利于阅读,也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如果阅读拼音读物仅限于童话故事或者其他口水书,那不如扎实掌握1500字,看大字版的故事书更有利于保护视力,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以上,是我总结和梳理的5种常见识字方法,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方法。所以我比较客观的阐述了每一种识字方法的利与弊。选择哪一种识字方法,看家长的时间,精力,经济以及个人综合素养。

无论选哪一种方法,都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坚持,并不断调整,找到家长跟孩子都能接受且感觉舒适的方法,这就是最适合你的方法。

识字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能力的养成,还有助于孩子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的建立和养成,从而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等。

识字,不只有一种方法,无论选哪一种方法,最终都将殊途同归。将识字变成一座桥梁,连接自己和作者内心的桥梁。体味作者的意味,体会人生的意义。

愿我的分享,与你有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