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P波和S波的形成机理

根据地震形成机制推演,震源体脱落时,下潜板块将发生重力反弹现象。这时,舌岩体将向上弹起,其顶端作用于地壳岩石层,使岩石层产生弹性振动,发射出弹性波振动波。这种弹性波在地壳岩石层中传导,转换为两种性质的波,一种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相同,它就是纵波,用字母P表示。另一种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相垂直,它就是横波,用字母S表示。

弹性波的波源位于岩石层内部,是由舌岩体与岩石层结合部位的着力点发射出来的,与传统理论定义的浅源地震的震源位置相对应,用G点表示。舌岩体撞击岩石层产生的弹性波,是一种球面波,像膨胀的气球一样,向各个方向传播。各个方向的弹性波振动方向相同,与舌岩体作用力的方向保持一致。

弹性波是如何转换成P波和S波的呢?要想直观地解答这一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地震波发射模型。

参照地震波发射模型,舌岩体撞击岩石层产生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向将分解为以下三种波形:

(1)射向地面的弹性波,其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相同,表现为纵波,用P(+)表示。射向地球内部的弹性波,其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相反,也表现为纵波,只不过初动方向相反,用P(-)表示。也就是说,P波是由垂直方向传播的弹性波转换而来的,是一维线性波;上下两个方向传播的P波,初动方向正好相反,呈二象限分布。

(2)沿水平方向传播的弹性波,其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相垂直,表现为横波,即S波。也就是说,S波是由水平方向传播的弹性波转换而来的,它的传播轨迹是一个平面,是二维性质的平面波。

在日常生活中,平面波最为常见,水面上向外扩展的环形波纹,就是一种平面波,它的形成机理与S波相同。从广义的角度讲,平面波是一种面波,不仅能在平面内传播,也能在曲面内传播。如敲钟的时候,钟体震颤发出声音,振动波沿着钟表层传播,振动方向与钟表面相垂直,它就是一种曲面横波。

横波是一种剪切波,一般认为,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如果说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那么,水波是如何传播的呢?准确地说法是,横波不能由一种形态的介质向另一种形态的介质传播。例如,S波不能由固态的岩石层向液态的岩浆流传播,这也是S波不能通过地球软流圈岩浆流的原因。

(3)当弹性波向其他方向传播时,它就是一种复合性质的波,可以分解为两部分: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水平分量的振动波,其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相垂直,表现为横波(S波)。垂直分量的振动波,其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相同,表现为纵波(P波)。就是说,其他方向传播的弹性波,分解成了两种地震波——P波和S波。

简言之,在弹性波的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方向不同,分别转换成了不同性质的地震波。垂直地面传播的弹性波,转换为P波。水平方向传播的弹性波,转换为S波。其他方向传播的弹性波发生分解,转换为P波和S波。

在地震波发射模型中,在垂直地面方向和水平方向,弹性波的转换具有唯一性,只能转换为一种地震波。根据这一原理推断,如果震中区出现了垂直于地面传播的P波,那么,就不会出现S波。反过来说,如果震中区出现了S波,那么,P波就不是垂直于地面传播,必然是以一定的倾角射出地面。这是一条普适性原则,即使在舌岩体不垂直于地表板块平面的情况下,也同样适用。

地震观测资料显示,在发生地震的地方,既能检测到P波,也能检测到S波,说明P波是一定倾角射出地面的。P波的传播方向是由舌岩体作用力方向决定的,上述现象表明,舌岩体不垂直于地表板块平面。这一推论与舌岩体的真实存在状况相符,软流圈中的舌岩体就是一定倾角斜插在岩浆流之中,处在倾斜状态。

总之,按照地震结构模型推演,P波和S波的形成与舌岩体的作用有关,是通过舌岩体作用于地壳岩石层,产生的弹性波转换而来的。P波是一维线性波,S波是二维平面波,这两种波振动方向相同,传播方向相互垂直。P波传播方向始终与舌岩体作用力方向保持一致。这就是P波和S波的形成机理及传播特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