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弄懂奇偶数,只需这3步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很多家长都会在“奇偶数”的问题上茫然又不知所措。问题主要集中在2点:
1,为什么要教孩子奇偶数?
2,怎么教孩子理解奇偶数?
首先来说为什么要教孩子奇偶数,可能我很多数学游戏中都涉及到了奇偶数,所以有些家长提出了质疑,这么小的孩子,教他奇偶数到底有什么用?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能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奇偶数。
让孩子学习理解奇偶数,一是培养孩子的数感,能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奇偶数现象,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规律。二是提高孩子对数学的严密分析能力,培养孩子先思考规律再动手解题的思维模式。第三点,从长远看,熟练掌握奇偶数(运算)规律,为未来检查作业,验证运算结果等能奠定基础。所以在进行数学启蒙时,顺带让孩子了解一些奇偶数及规律,还是有必要的。
关于怎么教奇偶数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引入。具体可以分三步进行。
从生活中我们可以向孩子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要穿2只鞋呢?可以穿1只鞋出门吗?为什么小汽车有4个轮子,可以安5个轮子吗?再或者小朋友排队列时,老师要求两两成对,为什么有个小朋友没有找到跟她成对的人呢?
以上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奇偶数现象,家长引导孩子发现这些规律,就是在无形中给孩子种下了好奇的种子。孩子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发现更多的奇偶现象。比如家里的餐桌可以坐4个人,但我们家只有3口人,所以有个位置是空着的。又或者小朋友今天在幼儿园门口晨迎,一边3个小朋友,一边4个小朋友,为什么会这样呢?哦,因为有个小朋友来晚了。
孩子对身边的事物产生了疑问,说明孩子留心观察并做了思考,只是她认知受限,不明白为什么,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和点拨了。
首先我们要给孩子解释孩子奇偶数的概念,向孩子说明可以找到好朋友的是偶数,孤零零一个人是奇数。这是一个数学概念,不存在对错好坏。这里也可以引入“你好数学1”中的“小精灵”一书。我当时让恬恬自己两两分配串珠,然后我帮助她记录结果。哪些数字有好朋友(偶数),哪些数字没有好朋友(奇数)。将整理结果写在白纸上,她自己再核对诵读。这样对奇偶数概念的学习上既有自己实操的过程,也有归纳整理的过程,对奇偶数的理解会相对透彻。
其次,奇偶数不单是指0-10这几个数,后续仍有他的分布规律,但我们若让孩子逐一核实,这既不现实也不科学,我们可以将奇偶数的排列稍作延续,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奇偶数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给与适当的帮助和指引。接触的多了,孩子就能发现奇偶数的奥秘,哦,原来只要是数字的最后一位数是1,3,5,7,9的数,那一定是奇数,反之亦然。发现了奇偶数的排列规律,明白了奇偶数的排列组合,那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玩一些奇偶数接龙的游戏,可以口头接龙,也可以在纸上玩数字接龙。目的只有一个,强化对奇偶数的理解,熟练掌握奇偶数的分布规律。
最后,如果孩子有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去寻找奇偶数加减法的规律。我用了“孩子天生会数学之数字磁砖”的红蓝卡教具,从视觉上给孩子建立相对直接的刺激,然后用她比较熟悉的加法进行验证。没想到,这种方法效果出奇的好,只跟她玩了一次,她就牢牢记住了规律(也许是视觉型孩子更容易接受颜色和数字的组合)。家长还可以跟孩子举这样的例子,我们家的小汽车能坐5个人,是奇数,好朋友家的小汽车也能做5个人,也是奇数。如果我们两家的汽车坐满了人,那应该是10个人,就是偶数。总之,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家长随时可以跟孩子探讨验证。
最后一步就是典型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套路了。孩子肉眼看到的奇偶数规律只是表象,还有很多他们所不知道的规律需要家长帮助他们去寻找。
1)我们每个人都有10个手指头,一只手有5个手指头,10作为偶数,可以平均分。同样,运动场上进行拔河比赛,双方参赛人员也必须是偶数,这样才能保证两边的人数一样多,才是公平的对决。倘若是奇数,就没办法平分均,就不能保证两边一样多。所以,只有偶数可以平均分。这个结论也可以用在日常分配,归纳等各方面,家长可以跟孩子举一反三,不断验证结论的科学性。
2)偶数可以平均分,运用在各种比赛项目,那奇数呢?就无用武之地了吗?当然不是。当我们需要投票表决的时候,就需要总量是奇数,这样才不会出现两个一样的结果。比如我们一家三口,是奇数,需要对周末的六一活动进行举手表决,支持PlanA还是Plan B,爸爸妈妈各投一票,A和B的结果持平,这时候恬恬的这一票就非常关键了,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了。
以上三步,就是我们就奇偶数在启蒙阶段的理解和运用,未来数学领域还有更多的奇偶数规律需要我们去探究和验证,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带给你更多的思考和帮助!
最后,留到题给大家思考,欢迎留言告诉我你的答案。
Q:1+2+3+4+5……+2019 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一个小小的请求:动动手指,点个广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