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养生,要防三个危险,如何预防方法都在这里!
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40天到来了!今年的伏天从2019年7月12日持续到2019年8月20日。三伏贴开始贴了,冬病夏治的序幕已经拉开,那是因为入伏的日子“并不好过”,伏天应该预防什么?又有什么“利器”能让我们舒“伏”一夏呢?
初伏防伤元气
(7月12日——7月21日)
李东垣谓:“暑热者,夏之令也,火行于天地之间,人或劳动,或饥饿,元气亏乏,不足以御天令亢极,于是受伤而为病,名曰中暑,亦名中热。”伏是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由于炎热影响,人体随时处于比较紧张亢奋的状态,暑伤元气,产生内耗,则会阴阳不平衡。也会多发中暑的情况。
如何防:
1 少贪凉
吃冷饮:去解暑会导致体内寒气增加,胃部承受寒凉食物的能力有限,可能诱发腹泻、腹痛。
洗冷水澡:汗流浃背的情况下就去冲凉,虽然热能缓解,但是体质差的人会发生身体短暂麻痹,颈部活动受限的症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急速血管收缩会引发危险!
吹冷风:身体有汗液的时候不要直吹冷风,人体卫气不固,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2 避暑热
午后尽量减少长时间外出;带着防晒装备减少阳光暴晒;室内需要有良好通风,多饮水。
中伏防湿邪:
(7月22日——8月10日)
中伏雨水增多,但是气温升高,水气上腾而湿气极盛,身体当中有湿气,则粘滞,湿气重浊,易与热结,当这种湿与热相交蒸后,湿气与抑制体内热气的排出,汗液难以蒸发、排泄。暑湿之气也让人心气亏耗,老年人、小孩有也极易在暑湿的环境中发病。
如何防?
1 莱菔芥苏三籽粉:中医会遵循健脾利脾,利水渗湿,助肾宣肺,清心净肝为原则,在湿气较重选择用祛湿能力强的中药,如紫苏子、黄芥子和莱菔子,用莱菔芥苏三籽粉,进行内服的有效祛湿。
2 热水澡:热水澡疏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清洁皮肤的同时还能够增进排汗。
末伏防秋老虎:
(8月11日——8月20日)
到了末伏,早晚比较凉快,但是白天阳光依然猛烈,暑热未退伤心扰神,人会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难安和思绪杂乱,这种情绪变化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末伏也要注意脾胃的调养,“秋瓜坏度”,在人体消化功能较差的情况下,也不宜摄入各种肉食和西瓜损伤脾胃。
如何防?
1 睡好觉,平心气
古代著名养生家稽康“夏季炎热,更宜调息精心,常如冰雪在心”,保持平静,有助于我们心脏机能旺盛,而好的睡眠也有易于养心,防秋老虎的伤害。
2 饮食清淡
少吃肥甘厚味,多吃有利于清洁血管的食物,比如富含叶酸的绿叶菜和豆类,另外多吃一些芡实、山药、小米都有养护脾胃的功效。
解暑药是夏季必备药,不同的解暑药其功能不尽相同,不能随意使用。
(1)清凉油
感到闷热不适、中暑、头痛头晕、蚊虫叮咬等可以用清凉油。特别在头痛、头晕时擦涂太阳穴及头颈部,擦后适当给予按摩,对提神、消肿、止痛痒十分有用,注意不要误入眼内。
(2)藿香正气水
本身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当我们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等症。但是个别病人对此药有过敏反应,用药也要慎重。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3)风油精
用于预防和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牙痛、中暑和头晕等不适。少量涂于太阳穴上,或以鼻闻之,可提神醒脑、祛暑镇痛,注意孕妇不宜使用风油精。
(4)仁丹
具有清暑开窍、和中止吐的功效。口服仁丹对天热导致的头晕、头痛有显著的作用,但不能随意乱用,不可过量服用,以防汞中毒。注意婴幼儿及儿童不要服用。
助你过一个舒服的三伏天
觉得有用转发给家人朋友吧~
- 让你获得专业、有价值的养生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