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高二女生昼夜颠倒玩游戏,不想学习怎么办?

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01

学生背景

C同学,17岁高二女孩,入学扶禾心理教育6个月。

无心向学

自中考之后随着学业难度逐渐变大,压力也不断增加,高一成绩下滑之后,学业压力变大,学习动机逐渐减弱。

后来常常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批评,逐渐开始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对学习的抵触与厌恶是发自本能的,高二文理分科之后,学业表现不佳,在压力达到极限时,自己再也扛不住了,选择放弃高中学业,到职业学校学习化妆。

自信心不足

自从高一下成绩逐渐下滑后,对自我在学业上的自信心逐渐丧失,转而投入网络游戏,通过游戏来获得成就感。

家庭关系紧张

亲子关系略有疏远,高中以后很少跟家人有所沟通,尤其上职业学校之后,几乎拒绝与家人进行沟通,每次沟通(关于作息和游戏)必然会情绪爆发,吵架结束。

情绪困扰

主要表现在与父母关系上,将来自外界没有消耗掉的压力转而在父母这里发泄,对父母没有耐心,本质的关心也会让C同学觉得烦躁不适。

压力过大

主要的压力源来自追求完美,对自己的高标准致使,主要表现在对学习感到负担重,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

沉迷游戏,生活作息不规律

自高二下学期去了职业学校,晚上打游戏到很晚,作息颠倒、饮食混乱,基本每天一餐。

15天的观察与测试

  • 无心向学

  • 家庭关系紧张

  • 自信心不足

  • 情绪困扰

  • 压力过大

  • 生活作息不规律

  • 沉迷游戏

02

咨询与对策

原因分析

C学生由课业压力变大,心理负担重、课程听不懂、考试屡受挫、抗压能力较弱,在学习上找不到的成就感,转而投入游戏之中。

从游戏中能够获得在学业上丧失的成就感,因而更加迷恋网络,导致影响作息规律,昼夜颠倒,最后也不能正常去上学。

研究对策

前期工作主要帮助学生恢复正常作息,形成规律的生物钟,之后逐渐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开展学业教育,逐渐提高自我效能感,建立自信,通过发现兴趣,从兴趣点着手,发现个人优势,发掘个体潜能。

1、学习动机尚比较弱,自信心尚且不足。

  • 对于优势学科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支持,帮助提高自信心;

  • 对于劣势学科进行合理梳引,减少畏难心理;

  • 增加学业趣味性,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以降低生活倦怠感。

  • 适当安排周末活动,带动学生积极性;

2、对于网络依然抱有热情。

  • 拓宽兴趣,发掘优势所在,多鼓励,以增强对优势领域的热爱,帮助提高自信心,进而将对网络的热情转移到兴趣领域.

3、人际方面不顺畅,集体寝室,不太能接受寝室里一些同学的做法;

  • 情绪疏导;

  • 观念调整;

  • 加强联系。

4、对于考试体制存在畏惧,自觉可以参加高考,但是肯定过不了会考,所以说高考也没什么可能,但是对于更高层次的化妆学习还是有很浓的兴趣,想要通过上技校或者其他途径。

  • 正确引导C同学对自己未来职业环境做出科学的分析,客观认识现实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机遇、竞争、挑战与威胁,提早做出积极应对。

  • 帮助提高自我效能感,逐步建立自信心,重拾学习兴趣,适度给予成长空间,增加敢于面对挫折/错误的心理能量,多沟通。

5、亲子关系方面不太能接受母亲的关心方式,自觉有压力,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还是能够体谅母亲,但是对于沟通模式仍觉得不能接受。

  •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一阶段对于独立感与自主感的需求是非常高的,适度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维系,也有利于个体的独立成长。

  • 观念调整;

  • 转变沟通模式。

一对一心理辅导

1、咨询目标

核心目标在于引导个体逐渐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未来有更多更客观的认识;

其次,在亲子关系方面,引导个体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2、咨询方向

首先,与学生做初始访谈,确定整体咨询目标为改善情绪管理能力以及提升人际关系能力。

其次,帮助学生梳理他的人际互动模式以及过于偏执的歪曲信念。带学生回顾过去以及现在发现的问题,看他本人是否承认存在这些问题。

同时,通过心理课对其自我认识不足进行分析和引导,能够清晰认知自我形象,能够把内心痛苦清晰化,让内心有力量感。

其余则探究学生关系混乱的深层原因,找出源头。对其人际模式进行分析和引导,能够清晰认知自我形象,能够把内心痛苦清晰化,让内心有力量感。其余则引导学生能正确地认清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等。

最后,通过心理情绪疏导结合日常行为训练控制,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觉察、提升行动力的技巧,并让他运用在实际学习中,纠正学生认知,提高学生自控力,改变学生行为。

咨询方法

  • 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其自我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辨析

  • 精神分析探索深层原因

  • 建构学生力量感

  • 抗挫折训练

  • 情绪控制训练

  • 人际关系技巧训练

调整历程--文化课辅导

学业方面,使用阳性强化,通过对日常具体事件的观察、引导、处理,将相应的训练效果迁移至学习生活当中,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提高学业水平。

另外,一对一教学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检验学生人际互动模式调整,从比较自卑到乐观积极的和老师互动转变。

其次,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对一些基础不牢的学科进行基础式学习,对掌握比较好的科目,进行超常学习,做到最大限度让学生吸收知识的效果。

最后,制订切实、可行、有效的学习计划,将知识点强化、细化、条理化,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整体水平。

调整历程--行为习惯训练

入学前期饮食、睡眠及人际关系均良好,能够保证按时作息、规律饮食,刚来时候很少参加课间活动,之后逐渐开始跟大家打乒乓球,与寝室同学、授课老师关系均良好。

后续针对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具体地、持久地进行养成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锻炼习惯、自省习惯等具体化了的素质因素。从习惯着手,逐渐影响学生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性。

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还包括:

  • 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 友爱同学,学会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与帮助

  • 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同学相互照顾,相互帮助

  • 树立独立意识,自我管理生活

  • 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出操、上课,养成良好遵纪习惯,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05

调整历程--兴趣爱好培养

  •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钢琴/吉他/舞蹈/书法/演讲等

  • 体育类课程:篮球/羽毛球/兵乓球/桌球/跑步/跳绳/自由搏击/瑜伽/健身等

  • 益智类课程:棋类/推理/阅读/活动/手工等

戒除网瘾

  • 戒断,限制手机的使用;

  • 拓展C同学的兴趣爱好,转移对网络的注意程度;

  • 对一些陪伴与关怀,从内在填补C同学需要;

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心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培养严谨的思维

从培养孩子的思维上面讲,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会认真探索、钻研、寻找答案直至解决问题。

增强意志力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06

后期回访

离校反馈 

1、与同学老师相处和睦,情绪状态稳定

生活基本适应,情绪状态也较稳定,与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和谐,学业内容逐渐进行中;

2、关于父母

整体沟通有所改善,沟通还需要自由和被尊重,需加强。

3、关于学业

学业状态良好,能够认真完成各科内容; 自我目标逐渐清晰,对于喜欢的事情也能投入大量心思。

后续家庭教育建议

1、根据C同学自身情况设置目标要求,过高目标要求,会增加心理压力,并且也会产生无力感与无望感,反而不利于目标任务的完成,过低的目标任务,不利于个体自我能量的释放,因此,目标任务的选择十分重要;

2、发掘兴趣,从优势专长入手,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同时,将这种感觉逐步泛化,帮助C同学对于自我的进一步肯定与悦纳,进而提高目标任务的完成概率;

3、青春期阶段,个体自我意识飞速发展,对于自主与独立的要求提高,也有自我成长的需要,成人父母需要逐渐降低对C同学的管束,给予一定的时空自由,以发展个人潜能;

4、对于具体问题,需要以合适的方式进行沟通处理,这一阶段个体的内在成人感不断增加,需要被尊重与被理解,家长可以试图放弃自己父母的身份,以一种平等的、同辈甚至朋友的姿态与之交往,也许效果会更好,若始终觉得个体没有独立的能力,不能够适度放手,反而会导致成人感的被否定,该需求的不被满足,进而产生叛逆逆反心理及行为表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