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论语滋味长20
(一)此一时,彼一时
当其冠冕在朝.则众怒群咻.不可于时.及山容野服.则争先快睹.彼亦一东坡.此亦一东坡.观者于此.聊代东坡一哂.
苏东坡着公服在朝堂上时,新党讨厌他,旧党也讨厌他,众人都巴不得将他排挤走;可当苏东坡真的被碾压躺平后,又是新党在恭维他,旧党在吹捧他,众人觉得哪怕见不到苏东坡的真人,看上一眼他的作品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此一时骂的是苏东坡,彼一时捧的还是苏东坡。
究其原因无外乎:
苏东坡“冠冕在朝”时,朝上诸公是他的同事,自然难得容他;
苏东坡“山容野服”时,朝上诸公与他相去已远,“争先快睹”既能送出人情,也能赚个“尊重文化、爱惜人才”的美名。
论语之道四个字的关键在于最后那个“道”字,因材施教。
道:脑袋要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语言与文字如果推敲起来的话是难以100%准确地表述出客观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尤其是100%准确表述自身的所思所想。《庄子天道》中有一则寓言: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轮,徐则甘而不可,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这则寓言说明一个道理,语言文字和脑海中的真实想法之间是有区别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孔子都有难以表达的“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后人解读论语又岂能例外?
(二)子路 第十三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这段讲的是领导力五大维度:身先、律己、轻财、量宽、得人心。
子路请教为政之道。
孔子说:“身先足以率人,律己足以服人,轻财足以聚人。”
子路请老师多讲一点。
孔子说:“量宽足以得人,得人心者得天下。”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这段讲的管理中的规矩、赏罚、能力与态度。
重用态度好有能力的人
培养态度好没能力的人
关注态度差有能力的人
淘汰态度差没能力的人
仲弓给季氏做事时,请教孔子为政之道。
孔子说:“先梳理规章制度,容忍别人在规章制度上的小的过失,任命有能力的人参与管理。”
仲弓说:“怎么识别他们是否是能力参与管理的人呢?”
孔子说:“重用那些态度积极向你展示才能的人呀,态度不端正的人,你能用好吗?”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这段讲的是正名、言、事、礼乐、刑法与中道之间的递进关系。
正名:符合客观规律定义人或事情的称谓
言:语言
事:做事情,完成任务。
礼乐:规章制度
刑罚:惩戒制度
中:中道,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研究哲学的人会被普通人视为疯子,这是普通人的主观感受。
因为普通人主观上觉得哲学家说的话是垃圾,真实的意思其实是:”你的研究成果对我来说是垃圾“而不是”你的研究成果是垃圾“。
子路问:“卫君如果让您去治理卫国,您准备先干什么呢?”
孔子说:“一定要名正。”
子路说:“有必要吗?为什么非要名正呢?”
孔子说:“仲由你是个感性的人。理性的人对于他不懂的事情,会持保留态度。如果对于事物的定义不准确,讲给别人听的时候就会产生歧义;如果理解有了歧义,在执行的时候就会出现偏差;如果是因为定义不准确产生的执行偏差,就不能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如果不能用规章制度来约束,赏罚就不起作用;如果赏罚不能发挥作用,老百姓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理性的人只要定义一件事情,一定不会有歧义。理性的人对于他要表达的观点,必须一丝不苟。”
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这段讲的产生价值的效率。如果管理者使用同样的时间亲自把工人应当完成的工作量完成了,那么他是否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樊迟请教务农之道。
孔子说:“我的水平比不上经验丰富的农民。”
樊迟又请教百草之道。
孔子说:“我的水平比不上经验丰富的园丁。”
樊迟离开后,孔子说:“樊须的眼界决定了他成不了大人物(管理者)。上位者喜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那么百姓就不敢不律己;上位者喜好与人为善,百姓就不敢不服从;上位者推行诚信至上,百姓就不敢动歪心思。如果做到这些,四方的老百姓就会背负着孩子前来投奔,为什么不去做这些高效的事情,非要去做耕地这种低效的事情呢?”
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这段讲的是学以致用,如果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学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段讲的是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孔子说:“自身作风正派,不下命令,事情也行得通;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会听从。”
13.7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这段与前文“鲁一变至于道”一起看讲的是管理学重的比较法“Apple to Apple”
鲁卫都是姬姓国。周公旦与卫康叔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孔子到卫国时,卫国内主要矛盾是君不君
孔子在鲁国时,鲁国的主要矛盾是臣不臣
在孔子看来,两国问题的根源是具有可比性的,就是“名不正”。
名正则至于道。
13.8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这段讲齐家之道:内心知足方可洞悉世情,淡然无求才能安闲受用。
苟:胡乱将就
矣:不过分期望
孔子评价卫公子荆:“治家有方。刚有了一点家产,说:'将就够用就行。’略增加些财富,说:'差不多够完备了,不求多了。’财富又多了些,说:'差不多够完美了。’”
13.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段讲孔子的教育主张:先富后教。
物质文明在前,精神文明在后。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目的。
孔子去卫国,冉有驾车。孔子说:“人口很多啊。”冉有问:“人口已经这么多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问:“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让他们接受教育。”
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这段讲的政治变革的经验:是有效果的变革一个月就能见效果,三年就能根除隐患。
精益改善的目标30天解决50%问题,三个月降低90%问题是否与孔子的这句话有关呢?要知道:“孔子为鲁司寇,三月而国大治。”
孔子说:“如果让我来治理国家,一个月就能见成效,三年之内就能获得大成功。”
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这段讲的是百年树人之道。
胜残去杀: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
孔子说,老话说的十年树树,百年树人真有道理啊。一个家庭的阶级升迁往往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这段讲的是王者之道与前文的百年树人对照的看。
百年树人是以德化民的感化之道——耗时长,反弹系数小
王者之道是兴道致治的变革之道——耗时短,反弹系数大
孔子说:“如果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出众,经过当代人的努力也能移风易俗,实现家庭的阶级升迁。
13.13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这段与13.6对照的看。讲“正”
正:止于一,不偏离超过“一”的线
一:就是标准、规则、礼仪等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社会风俗
孔子说:“如果管理者作风正派以身作则,那么治理百姓有什么难的呢?如果管理者行事不端,那么如何能让别人行事端正呢?”
问题=标准-现状,标准如果不正,模棱两可的话,管理者如何有能力去给问题把脉呢?
13.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这段讲“政”与“事”的区别。孔子在矫正“政”与“事”之名。
政:是国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操作的过程。
事:是个人层面由微观向宏观操作的过程。
政务关乎到国家的每个人,一定要告知国人。
冉子开会回来。孔子问:“怎么回来晚了?”冉子说:“有政务。”孔子说:“你这叫议事,不叫政务。如果是国家的政务,虽然具体的政事不是由我负责的,但在政务由宏观向微观执行的过程期间,我必会有所耳闻。”
13.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这段讲的是面对问题的“兴”与逃避问题的“丧”。
定公问:“有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振兴国家的事情吗?”
孔子答道:“没有哪句话一定能让国家振兴,但有一句差不多的老话:'为君难,为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国君真正的难处并群策群力的去解决它,这不就是能振兴国家的一句话吗?”
定公问:“有一句话就可以让国家灭亡的事情吗?”
孔子说:“没有哪句话一定能让国家灭亡,但有差不多的老话说:'我做国君最大的乐趣在于管人,我的命令没有人敢反对。’如果说的对而没有人反对,这还算是好事。可如果说的不对但没有人敢反对,这难道不是能让国家灭亡的一句话吗?”
13.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这段讲的是“柔远能迩”安民之道。
叶公问怎么衡量国家政策的好坏。孔子说:“辖域内的百姓不抱怨,辖域外的百姓愿意来。”
问:如何衡量一个企业是好企业啊?
答:内部员工不愿走,外部群众挤破头想进来。
13.17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讲的是为政之道:心胸要宽,眼界要远。
子夏担任苣父的地方长官,问孔子治理方法。
孔子说:“不急于求成,不贪图小利。心胸不宽,办事情就不能顺达;贪图眼前利益,办大事就会有麻烦。”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段讲的是“直”之道。关键在“隐”字的理解上。
《国语·周语上》:“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叶公从“论迹”上谈“不隐恶迹”的直之道
孔子从“论心”上谈“隐去恶欲”的直之道
论心是谈动机
论迹是讲痕迹
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要观其行迹是不是构成犯罪基本要件,证据是否充分。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善,要观察他是否修心有成,动机能否恪守慎独之道。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叶公对孔子说:“我老家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孩子就会举报。”
孔子说:“我老家正直的人不一样,父亲帮儿子进修思想品德,儿子帮父亲进修思想品德,父与子互帮互助隐去心中恶欲,这么做才叫“动机”正直。”
张载《正蒙·参两篇》:“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这段接着上文讲论心上的恭敬忠,与论迹上的恭敬忠。
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谦让随和,做事尽责,为人着想,即使到了蛮夷之地,也能心无杂念的做到这三点就是仁了”
13.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这段讲“士”之道的几个层次。孔子在为“士”正名。
从造字上讲:“士”是有能力带领,凝聚十个普通人的基层领导。孔子在论语中讲其分了四个层次:
斗筲之士:靠着本身能力之外的因素出任基层管理工作的人。
下士:有言必信,行必果的能力,普通民众愿意相信他的言行。
中士:在宗族、乡党间具有一定领导力的人
上士:以名誉为重,有能力不侮辱国家使命的人。
子贡问:“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士呢?”
孔子说:“以名誉为重,出使国外,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就可以称得上是卓越的士了。”
子贡问:“比这差一点的士呢?”
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同乡称赞他尊重长辈。这样的是优秀的士”
子贡问:“比这差一点的呢?”
孔子说:“说话一定会兑现,做事一定有结果,能管理好普通民众,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士了。”
子贡问:“现在的从政之士怎么样?”
孔子说:“哎!不是靠自身能力上来的,内心只为自己打算的人,怎么能称得上是士呢?”
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这段讲项目管理中的风险与机会。兼听则明。
从狂者(锐意进取的人)处看清项目的机会
从狷者(缩手缩脚的人)处看清项目的风险
孔子说,不知道如何开展项目时,就多听听狂者和狷者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收集他们认为的风险与机会。
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卜筮。’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这段讲的是修“恒心”的重要性及培养如何“主观”、“客观”处理问题。
恒:心一日之内都保持“一”的状态。
卜:烧龟为卜,属于巫医占之术
筮:蓍草为筮,属于道家占之术
从科学的角度讲“占之术”是在客观观察“象、数、理”之后的主观推断。其目的是在客观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依靠主观观念去解决“问题”。
孔子说,殷商之人老话叫“人无恒心去调查卜筮所需的客观条件,就不能参与主观的占卜活动。”这句话真有道理啊。“不尊重客观事实,只依靠主观推断是办不成事情的。”孔子说:“不要主观臆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段从动机与行迹上,论心、论迹讲君子与普通民众的思维与行为的区别。
孔子说,君子的内心目的相同而表露出来的行迹往往各有差异。普通群众表露出来的行迹往往是同心协力的样子,可内心的动机往往各有差异。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段还是在讲心与迹。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
子贡问道:“整个村子的人都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不好说。”
“整个村子的人都批评他,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不好说。最好是村里人能赞扬他的功劳事迹,批评他的过失。”
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这段讲用人之道: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
有德无才,培养使用;
有才无德,限制录用;
无徳无才,坚决不用。
孔子说,和君子一起做事容易成功但较真的时候难以说服他们。说服的理由不充分不合理,不能说服他们改变初衷。作为管理者,要把君子安排到合适他能力的地方任用。
和小人一起做事会很难(总是各种的打太极)但你会觉得很容易就能说服他们。即使说服的理由不充分不合理,也能让他们口头称是。作为管理者要谨慎、有条件地使用这样的人。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这段讲事迹相同时,君子与小人之间心迹的异同。
收获成功果实之后,君子和小人的心迹是不同的。
孔子说,这个时候的君子内心平和,神态不骄不躁。这个时候的小人神态急切,内心翻滚。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这段讲修行的五个要素。
刚毅木讷:是指修好心。
近仁:是指行好事。
刚:心刚而不屈,指瞬间的承受力
毅:心毅而耐久,指长期的忍耐力
木:心质朴天然,指心力之洁净
讷:心中之语,不从口出。指控制欲望之力。
近仁:身体力行的尊重客观事实及万物规律,平等爱人
孔子说:“修好心、行好事方能做好人。”
13.28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这段又在讲如何培养士之道。
切切:圈定、切割
偲偲:主观把握的客观事物的全部脉络
怡怡:颜色和悦、关系和睦
子路问道:“做到什么才可以称得上是士?”
孔子说:“敢批评,讲团结,就可以称得上是士了。士既要像朋友一样互相督促,又要像兄弟一样关系和睦。”
13.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这段讲兵戈之道。
國的四要素:人口、土地,军队、疆域
孔子说:善人治国也不能不居安思危,忘记国之四要素。教民七年要训练出一只训练有素的军队。
13.30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这段接着上文兵戈之道讲的。
孔子说,如果不教导民众作战的技巧,民众如何保卫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