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八) : 背后七颠百病消的功理与作用

遵生养命 2021-01-14 19:30:21

首先,我们从运动解剖学和生理学分析,脊椎是提供人体直立时所需的主要骨架支柱,当脊椎遭到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病变而改变其结构时,脊柱周围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神经、血管等)将受到影响,发生病理性改变,特别是对植物神经产生的压迫影响,会造成五脏六腑及各内脏器官接连发生病变,功能失常。西方的整脊疗法则是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应用特殊的手法对颈、胸、腰椎和骨盆的骨关节、椎间盘以及脊柱相关软组织的劳损,紧张僵硬或退化性改变进行调整,以恢复脊柱内的生物力学平衡关系;解除脊柱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的病理改变,以此来治疗脊柱及其相关疾病的方法。

例如,根据临床经验,许多内脏疾病,通过脊柱的调整治疗法就能治愈。临床中诊治的颈椎、胸椎、腰椎疾病中,有一半的病人伴有植物神经紊乱和相应的内脏疾病,当脊椎病治好后,这些相应的脏器疾病也就痊愈了。

我们再来分析“七颠”的动作方法,发现“七颠”的功法正是一方面通过百会上领,拨伸脊柱,拉长脊柱周围、大小腿、足底等部肌肉、韧带,一方面通过颠足放松,震动脊柱及下肢各关节内部结构,使全身肌肉、筋骨得到放松复位。这样能使脊柱和下肢周围软组织得到良性的按摩和锻炼,有肋于解除肌肉紧张,恢复脊柱内的生物力学平衡,达到治疗康复效果。

其次,我们从中医角度来分析,从经络学知识可知,督脉、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背部,脊柱及脊柱两旁。督脉、膀胱经与脊柱之间关系,犹如高速公路两边车道与中间隔离带的关系,若脊柱向侧偏斜弯曲,则两侧的气血受阻。也即是说脊柱的中正是保持督脉、膀胱经畅通的基础。而从脏腑的俞穴位置和功能来分析,可看到所有的俞穴都处在脊柱周围,根据中医的气血理论,通过对背部俞穴进行导引、按摩、贴膏药和针炙等方法,能够有效地刺激督脉和膀胱经的经气,促进督脉和膀胱经的气血流通,达到治病康复的医疗保健效果。此外,足趾为足三阴、足三阳经交会之处,脚十趾抓地,可有效刺激足部相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

可以说,本势对提高人的阳气及畅通全身气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背后七颠能消百病的说法确实是有其原因和道理的。

传统医学角度

本动作是全套动作的结束,提踵颠足,内可以按摩五脏六腑,外可以舒缓筋骨。有谚语说:百练不如一走,百步走不如一抖。因为连续上下抖动可使肌肉、内脏、脊柱松动,五脏六腑皆悬挂于脊柱,而内脏的神经皆汇聚于脊柱,该动作的上下起落颠簸后背,实则通过后背脊柱的起落带动内脏进行运动,使五脏六腑得到振动而使之落实,五脏气机整合复位,全身气血调顺复原。

该动作可以震动足跟,而足跟恰恰是肾经所过之处,与“肾”有密切的联系,古人讲:寿夭看足跟,因为“肾”与人的整个生命力相关,人的寿命,生命能量的强弱可以通过足跟来观察。很多中老年人有足跟痛的疾患,这从中医角度来看,无非就是经络受阻和肾气亏虚这两大原因所导致,轻微地震动足跟,可以使肾气健旺,经络通畅,增强生命力,而随着动作的落下,气血疏通,意将病气、浊气从身上全部抖落,生命力变强,加上病气的排除,自然达到“百病消”的功效。

现代医学角度

该动作通过足跟的上下起落,使整个脊柱得到震动,锻炼得法,会感到头在震动,进而使大脑乃至脊髓整个中枢神经得到震动,使精神为之一振。

该动作起时提肛收腹,落时松腹坐胯,使腹部和胯部得到松紧起落的锻炼,对女性而言可以有效地治疗盆腔炎等妇科疾患,对男性而言,该动作使前列腺得到良好的振动,对于前列腺疾病患者不失为一个治疗、保健、预防的妙招。足跟提起后适力落下,认真体会震动传至小腹、脊柱、后脑,这种刺激对健康有益。

因此,人体适当的振动,对整个骨骼、肌肉和很多组织,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可以使抵抗力增强,疾病消除,所以叫做“背后七颠百病消”。

对应经脉

练习本动作主要牵动的主要经脉是督脉;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本经所主病候: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儿惊厥。邪犯督脉可表现为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

督脉虚衰可表现为头昏头重,眩晕,健忘,耳鸣耳聋,腰脊酸软,佝楼形俯,舌淡,脉细弱。

督脉阳虚可表现为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少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

本经主治病证: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如颈项强痛、角弓反张等证。

对应穴位

练习本动作主要牵动的穴位是:

1、长强: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对应动作:踮脚尖,震脚后跟动作。

2、腰俞: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3、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4、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5、悬枢: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6、脊中: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7、中枢: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8、筋缩: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9、至阳: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0、灵台: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1、神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2、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3、陶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14、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15、哑门: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二颈椎棘突下缘

16、风府: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对应脏腑

练习本动作对应的人体脏腑是三焦: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是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是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其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是报导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雹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故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背后七颠百病消的作用

1、本式动作通过双手上托,缓缓用力,可有效抻拉手臂、肩背,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同时,双臂反复地上举、下落,还可锻炼肘关节、肩关节和颈部,有效防治肩背病、颈椎病。此式除充分伸展肢体和调理三焦外,对腰背痛、背肌僵硬、颈椎病、眼疾、便秘、痔疮、腿部脉管炎、扁平足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式还是舒胸,消食通便,固精补肾,强壮筋骨,解除疲劳等极佳方法。用以预防治疗脉管炎时,要取高抬脚跟的做法,每次要反复练习。

2、三焦经脉支脉从膻中穴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出走耳前,交颊,至目外眦。本经有病,经气不利,故耳聋,耳后疼痛,咽喉肿痛,目外眦痛,面颊肿痛。三焦之经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经脉有病,则肩、臂、肘外侧疼痛,小指、次指不用。三焦主持诸气,疏通水道,输布水液,三焦气机不畅,则腹胀,气化不利冰液泛滥则水肿;膀胱气化失司则遗尿,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或小便完全闭塞不通。

3、虚症:免疫力下降、易疲劳、上肢无力、腹部堵胀、体毛变浓、呼吸困难、胃寒等。

实症:肩膀经常酸痛、颈侧酸痛无力、淋巴经常发炎、偏头痛、发热、耳鸣、小便异常等。

脚十趾抓地的作用

例如: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隐白穴开始上行,入腹属于脾,络于胃。脾居中焦,为全身气机升降、水液代谢的枢纽。若脾虚失运,则水液难于传输排泄,导致水湿内停,产生多种病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而“背后七颠百病消”的两脚大趾抓地,通过刺激大趾末端的井穴、隐白穴等,可激活脾阳之气,使其气旺盛,增强水液运化的功能。长期坚持锻炼此势,可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功能,发挥其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协调平衡作用。

刺激督脉阴阳平衡

“背后七颠百病消”的颠足震动,其力由脚跟经下肢各关节向上传递,至人体脊柱的各椎体以及大脑。在传递中可震动脊柱和大脑,刺激督脉,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从传统中医理论分析,其力的传递和震动都在督脉上,对督脉的刺激是必然的。督脉又络于两肾,故震动也刺激了两肾。所以,该动作可通过震动督脉,改善人体各脏腑的气血运行,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体质。

拔跟提气

做“拔跟提气”这一动作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吸气的时候要轻提谷道,也就是收缩肛门,呼气时松开。这个小小的细节可以提升阳气、气归丹田、温煦五脏而益寿延年,并能防治脱肛、痔疮、阳痿、早泄、遗尿、尿频等疾病。

拔跟提气虽然只是一个小动作,幅度不大,做起来很简单,但它能使身体的气灌注到四肢百骸、筋骨肌肉。拔跟提气对虚症很有效,例如,贫血、低血压、神经衰弱、近视等,显效很迅速。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它对气虚血亏等症的效果作用甚大,所以像高血压、心血管系统有问题的人就不要练得太多。

血液循环

“背后七颠百病消”通过提脚跟,使下肢肌肉绷紧,血就被迫向上走,放松的时候血又回到下面来了。它是通过一种被动的,像挤压一样的下肢运动,来促使全身的血液循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身体的潜能、配固精元。

背后七颠百病消功效

背后七颠百病消治疗什么

此式通过肢体导引,吸气两臂自身侧上举过头,呼气下落,同时放松全身,并将“浊气”自头向涌泉引之,排出体外。“浊气”是指所有紧张、污浊病气。古人谓之“排浊留清”或“去浊留清”。由於脚跟有节律地弹性运动,从而使椎骨之间及各个关节韧带得以锻炼,对各段椎骨的疾病和扁平足有防治作用。同时有利於脊髓液的循环和脊髓神经功能的增强,进而加强全身神经的调节作用。

可以治疗腰痛

由于风寒湿邪客入膀胱经,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刺激膀胱经可以开通经气,通则不痛,自然可以治疗腰痛,还可以治疗颈椎病、后头痛等等。

因为颈椎、后头等部位也是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自然都会有效果的。

大家如果练过八段锦的,都知道最后一招叫“背后七颠百病消”。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刺激脚跟可以保健预防疾病,还可以治病,可以让全身所有的病都消失。

可以抗抑郁

抑郁是三阴经病,是因为阳气不能上达以润养脑髓,导致脑部的气血循行不畅,浊阴蒙闭了清窍所致。颠脚跟即可让更多的气血上达头面,边颠脚跟边深呼吸,即是快速补脑的窍门。

配合针刺治疗,可以使阳气上充脑髓,阳气宣通则浊阴自降,这是快速让抑郁的病人恢复阳气的好办法。

况且,同时还可以刺激到膀胱经以及足三阴经,包括肾经、脾经、肝经,足三阴阳气一足,自然可以宣通阳气于上。

可以治疗小便不畅

小便不畅,按西医来说,这是前列腺病,多见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如果坚持用脚外侧走走路,就可以健运膀胱,使小便通畅起来。

可以醒脑

学生功课压力大,经常感觉脑子不够用的,读了一节课,脑子嗡嗡的,闷闷的。那就趁下课的时间,来刺激一下脚跟嘛,可以让脑马上充满活力,其效果比按摩风池穴都明显。

可以放松紧张的神经

缓解紧张的方法很多,比如搓手、吹口哨、散步、深呼吸等等,还可以按摩头部的穴位,如风池、百会、太阳等穴位,都有效果。

补助肾气

肾气虚弱、肾阳不足之人,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颠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且效果明显。

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颠脚跟实际上是刺激了肾经穴位。

因为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沿足跟部上行,最终属肾络膀胱。

如果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颠颠脚跟,就是扶阳大法。

可以预防和治疗中风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

阳气上冲,聚于脑部,中枢神经就会受到比平日多几倍的刺激。

刺激脚根不但可以刺激脑部气血运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阳下行,从膀胱经、肾经而下归于足底,这是一种潜阳的方法。

此外,如果有中风先兆,出现面红、头晕、手足发麻、血压升高明显,这时要及时地预防中风,而跺脚跟即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治疗手段。

跺脚跟可以潜阳,引火下行,大凡阳气上浮、虚火上炎的疾病都能有效。

比如高血压、头晕、美尼尔氏综合症、三叉神经痛等等,如果是由于虚火上浮而引起的,都会有明显的效果。

适用人群

练习本动作主要适用于免疫力低下、颈椎病、胸椎小关节紊乱、肩周炎、高血压、耳鸣耳聋、偏头痛、便秘、中风后遗症等人群。

(0)

相关推荐

  • 每天抬一抬脚跟,百病自消!肾气也越来越足了

    踮脚,别看只是一个很小的动作,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养生方法哦!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古代,踮脚也叫"敦踵","敦"亦作"顿", ...

  • 中医养生:延用数百年的养生方法‘踮踮脚’

    北京丰台医星中西医结合医院 今天 冬天养肾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而且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 冬季肾脏机能正常,可调节肌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引发疾病. 而肾 ...

  • 八段锦——背后七颠百病消的功理与作用

    首先,我们从运动解剖学和生理学分析,脊椎是提供人体直立时所需的主要骨架支柱,当脊椎遭到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病变而改变其结构时,脊柱周围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神经.血管等)将受到影响,发生病理性改变 ...

  • 健身气功八段锦图解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及口诀

    动作一:接上式.两脚跟提起:头上顶,动作略停:目视前方(图61). 动作二: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目视前方(图62).     本式一起一落为一遍,共做七遍.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诀第八式:两腿并 ...

  • 八段锦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告诉你拉伸脊柱,健脑固肾的秘密

    今天,我们介绍八段锦的最后一式: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一式主要是通过提踵(提脚后跟).颠足两个动作完成.其中提踵是为了拉伸下肢的同时,调节人体平衡能力:颠足则是为了使全身肌肉放松,拉伸脊柱的效果. 在说这 ...

  • 八段锦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背后七颠百病消"是八段锦功法的最后一式.讲的是一个提后脚跟的动作.你别看脚跟不起眼,它却起着很大的作用.常常颠一颠后脚跟,可以有效的按摩足底的神经,可以舒活位于脚底的经络,同时, ...

  • 八段锦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1、提踵时脊...

    八段锦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1.提踵时脊柱节节拉长,脚趾抓地,脚跟尽量抬起,两腿并拢,提肛收腹,头向上顶,略有停顿,保持平衡.百会穴上顶,沉肩坠肘,掌握好平衡,目视前方. 2.两脚跟下落,沉肩,放松肢 ...

  • 八段锦精华篇八 : 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前七式,除去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复瞧复合练习外,将三焦和五脏通通具有真对性地挨个锻练一遍,第八式就好比是影片的结局最高潮,或者说是工厂的流水线最后的一道关卡,出成品了,前面的所有努力都在此体现.又像 ...

  • 背后七颠百病消!专家演示八段锦第八式标准动作,速看

    背后七颠百病消!专家演示八段锦第八式标准动作,速看

  • 八段锦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为什么要七颠?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一式动作简单,颠足而立,拨伸脊柱,下落振身,按摩五脏六腑,俗话说:"百走不如一抖",这一式下落震荡导致的全身抖动,十分舒服,不仅利于消除百病 ...

  • 古法八段锦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大江版

    舒八卦,展太极,提振阳气,生生不息.百病消可不是说大话,先贤智者的关窍,你懂得几分就有几分的奇迹! 舒八卦,展太极,提振阳气,生生不息.百病消可不是说大话,先贤智者的关窍,你懂得几分就有几分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