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为何顽固到不要命的程度,一度令美军瘆得慌

关于美国和日本的太平洋战争,描述当中残酷战役的小说和影视剧很多,比如《硫磺岛家书》、《细细的红线》、《钢锯岭》等等。看了之后,相信大家会有一个感觉,这战打得太难了。

以英美国为首的盟军,投入了海量的武器装备及兵力,参战盟军最高峰时达到820万,打了3年又8个月,付出了难以计数的代价,最后还出动了新研发的原子弹,才让日本政府投降认输。

注意!投降的是日本政府,很多日军宁愿战死也不愿降。得知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后,分散在各个战场的日军自杀了许多,少数冥顽不化的甚至选择了继续抵抗直至战死。

那么问题来了,在大家印象中向来是小国寡民的小日本,为何在太平洋战争中表现得如此顽固,竟然能硬抗同盟国这么长时间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亡国灭种的压力。站在日本的角度,太平洋战争和侵华战争是不同的,最终战争的结果对日本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走向。

侵华战争最坏的结果,是打不过中国,撤退是没问题的,那时的中国海军、空军都不行,没有能力横渡海洋追到日本,不会对日本本土造成严重的损失。日军等于是进可攻、退可守,掌握着主动权,心理上相当轻松。胜了固然大喜,败了也还有家可回。

但太平洋战争中,被日军激怒的美军摆明了是要打到日本本土,彻底征服日本。换位思考一下,日军能不拼命吗?虽说文化有差异,但保卫自己的国和家,这是放之世界皆准的道理。

面对日本的入侵,中国军民铁了心的抗击侵略者,无数英雄不惜身家性命,奉献了热血和青春。太平洋战场上,风水轮流转,日军若是扛不住美军,被毁掉家园的就变成了他们。

美军有庞大的舰队,完全可以直达日本本土,这是日本国民无法接受的。因而参战日军大部分陷入了疯狂,动不动就端起刺刀大喊大叫地发起自杀冲锋。

俗话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日军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在近身战斗时给美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后来美军吸取了教训,尽量不和日军近战和夜战,更不给日军拼刺刀的机会。对某个日军占领的岛屿发起进攻前,往往先轰炸几轮,像农夫犁田一样,用飞机大炮把这地儿犁一遍,然后才上海军陆战队。

除了亡国之危外,日军的战斗力来自另一个因素,那就是他们所谓的武士道精神。

虽说武士道是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但日本军国主义认识到武士道精神对于控制国民的重要性,在全国范围内以此洗脑,尤其军队中更是十分推崇武士道精神,这是二战日军的精神支柱、信念来源。

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日本武士道的经典书籍《叶隐》中说“武士道,即知死之道”,其核心是绝对忠诚和不惜生命,强调忠君爱国,宣扬自我牺牲精神,并以杀伐为荣。

总结起来是8个字,名、忠、勇、义、礼、诚、克、仁。这么看来的话,似乎也挺正常,是对自我道德的一种追求,没那么不可理喻,和中国的儒学还有点联系。

但是,二战时日本政府为了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需要用思想武器去激励士气、巩固军队、禁锢和统一国民的观念,武士道精神就被曲解了。政府开足宣传工具的马力,打着拯救日本的幌子,强行灌输皇国论、大和魂、为天皇尽忠等思想。

长时间的洗脑之下,日本国民就被这一套新的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了,为了日本的利益不讲道德和人性,似乎也没什么底线。只要效忠于天皇,舍得在关键时刻献出生命,干任何坏事他们都不会有心理负担。

日军甚至认为,“武士道,就是对死的觉悟”,这种淡然面对死亡的思维方式,与狭隘民族主义和扩张政策相结合,衍生出了无视他人、也无视自己生命价值的疯狂信念,很多日军因此变为战争机器。

举个例子,硫磺岛战役的日军指挥官栗林忠道大将,受过西式教育,是名高级知识分子,对美国了解较多,深知日本打不过美国,因此反对日本和美国开战。但当他接到作战命令时,还是选择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

打到后来败局已定,栗林忠道同士兵一起发起自杀性冲锋,死于乱军中,尸体至今没有找到。整个二战中,栗林忠道这个级别的指挥官,几乎没有亲自冲锋的,而决定他行为的就是武士道精神。

当然了,被影响的不只栗林忠道一个。漫长的战争期间,日军被打死的多,投降的少,很多都是临死还要拖个垫背的,极为凶悍。

比如塞班岛战役时,以南云忠一为首的高级将领,在决定发起最后的自杀冲锋前,在山洞内当着士兵们的面带头切腹,以激励底层日军去冲击美军的战壕。这个南云忠一可是珍珠港、中途岛时期,配置全部日军航母的作战指挥官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军海军战斗力很强,论实力排名绝对可以进世界前三,仅次于美国和英国。换句话说,日本海军和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实力相差不大,美国海军并不占有绝对性的优势。

可以说,日军把最精锐的海军全部投入到了太平洋战场,美军与这样的对手死磕,塞班岛、硫磺岛、中途岛、硫磺岛,场场都是难啃的硬仗,难免遭受十分巨大的损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