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媒说,《巴比伦柏林》是过去十年世界上最好的电视剧
说到德剧,恐怕大部分朋友还是会感到些许陌生。
尽管在中国影响力有限,但自冷战结束、两德统一以来,德国电视剧的发展势头非常之猛,其中结合历史反省和深度挖掘的时代剧足以令诸多美剧、英剧相形见绌。
近几年来,《克虏伯家族:一个德意志家族》、《我们的父辈》、《德国八三年》等连续几部剧集让观众惊觉,原来德剧也这么好看。
意欲进军各国本土市场的Netflix,请来德国类型片大导演——曾执导《香水》、《云图》和《罗拉快跑》的汤姆·蒂克威尔掌镜,以5000万美元的空前预算一口气制作了两季《巴比伦柏林》,力图做出时代剧新标杆。
在2018年的德国电视奖上,该剧一举斩获了最佳剧集、最佳摄像、最佳音乐和最佳美术指导四项大奖。
今天就为大家好好安利这部被众多西方媒体认为是“过去十年世界上最好的电视剧”——
《巴比伦柏林》
(Sky和Netflix播出)
一
Netflix对德国市场看得很重,项目启动前极为慎重,最终历经千挑万选,选中了德国作家沃尔克·库彻亚的历史系列小说作为改编对象,该系列小说讲述了纳粹上台之前的魏玛共和国是怎样抛弃民主制度,一步一步走向极权和专制,蜕变成第三帝国并最终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
小说的第一部叫做“潮湿的鱼”,但网飞高层觉得表意不够明确,不足以概括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遂更名为“巴比伦柏林”,这个片名可能包含了三层涵义——
《圣经》中,巴比伦是 “冒犯上帝的城市”,最终被上帝毁灭,隐喻魏玛共和国的覆灭,对应其声色犬马,醉生梦死的浮华生活招致天谴,罪恶人心是罪魁祸首;
人类修筑巴比伦之塔,即通天之塔,妄图跟神平起平坐,最终被上帝所忌讳,半途而废,僭越之举受到惩罚,意即人不能胜天,个人战胜不了时代和宿命;
巴比伦之塔的修建中,人类分裂成了操不同语言的群体,语言不通导致理解不通,从而导致战祸横生,纷争迭起,此处暗喻柏林是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之地。
二
剧集从1929年这一历史关键节点开始讲述,原属科隆警局的格里安·拉斯警探 (沃尔克·布鲁赫饰)来到柏林调查一起色情小电影胶片被窃案件,因为该胶片涉及后来的联邦德国总理、时任科隆市市长康拉德·阿登纳嫖妓丑闻。
事关重大,当时德国掌权的第一大党社会民主党担心这个胶片被媒体泄露而引发政坛震荡,为了防止另外两大势力——德国共产党和德国国防军借机上位,社民党高层要求格里安·拉斯务必破案。
另一方面,俄国贵族后裔为了反对斯大林的暴政,从苏俄内陆拉来整整一车皮黄金,准备作为政治献金,献给当时斯大林的死对头、在土耳其政治避难的托洛茨基,使其成立第四国际,伺机推翻斯大林的统治。
两条线交织在一起,从中呈现出当时德国的社会百态:
有穷困潦倒而对魏玛资产阶级宪政不满的中下层市民;
有遵守《凡尔赛条约》,从而觉得对外扩张受阻的大资产阶级;
有因一战战败而对英法列强心生怨恨并暗中储蓄力量的国防军军官阶层;
有响应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妄想建立共产党政权的德共成员……
他们无一例外,都对掌权的社民党没有信心,觉得其对内无能、对外太软。
因此,他们试图颠覆社民党政权,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风雨飘摇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时代即将到来,而他们一切所为即将迎来苦果,各方缠斗的结果是玉石俱焚,收获胜利果实的将是极端民族主义——
纳粹即将登上政治舞台并改变德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
有意思的是,在《巴比伦柏林》前两季中,纳粹——这股蠢蠢欲动的政治势力还远在慕尼黑大本营里,尚未完全释放出其魔鬼一样的力量。
此时的希特勒还是个不足道的小人物,只是偶尔在他人的对话中一闪而过,但第三帝国所有的运行基础此时已呈现完毕,那就是战败后的德意志民族的复仇欲望,以及对犹太人的仇视。
在这点上,汤姆·蒂克威尔体现了一线大导的魄力,看似没有纳粹,但处处都有纳粹崛起的痕迹。
他让观众得以追问并深思,为何纳粹在1930 年代初短短3年就可以迅速掌权,从而将整个民族和国家带入苦难?
如果没有希特勒,德国就能否幸免于?
答案是苦涩的,也是否定的,即使没有希特勒,德意志民族的复仇心和民族主义依然会将德国带进去世界为敌的境地。
剧集第二季深刻地展现了这点,在容克贵族和大工业资本家的暗中支持下,一批国防军的军官秘密建立了“黑色国防军“,本来《凡尔赛公约》约定的德国国防力量不超过10万人,但刚到30年代,这个数字就扩充到了30万人,他们甚至和斯大林相勾结,在苏俄的疆域里训练德国空军力量,从而避开国际社会的检查;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想刺杀法国大使,以颠覆本国政府,迎接前德国皇帝复辟。
这一系列事件,是以历史为依据的,事实上,当时的社民党已经作出了让步,将国家总统的职位给了一战中功勋昭卓的兴登堡元帅,以为这样就可以安抚一众老兵,让他们不再对君主政体心存幻想。
而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德国中下阶层则伸开双臂欢迎共产党。
这里补充个历史知识:共产党一直到纳粹发动国会大厦纵火案之前,一直在德国国民议会里占据重要位置,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而兴登堡之所以最终让位给希特勒,也是因为德国的资产阶级非常恐惧共产主义上台后的前景,他们宁愿让纳粹上台也不愿意让德国步苏联的后尘。
这种心思在剧中便有体现,在镇压共产党领导的游行示威时,魏玛共和国政府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而对于国防军官们的造反,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犹太人的态度更是如此,无论是容克贵族、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还是市民阶层,对犹太人心理上的敌视充斥全片。
片中代表着魏玛共和国政府中清醒认知的本达议员的结局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他是德国资产阶级,但也是有产业的犹太富人,他对国防军阴谋的洞悉让他被兴登堡一方的大资产阶级和容克贵族所记恨;
而国防军视他为民族的罪人,德国战败的罪魁祸首(有个说法在一战战败后的德国非常流行,称是德国境内的犹太人策划了德国革命,推翻了德皇的统治),要拿他祭旗;
而共产党也视他为眼中钉,因为他反对暴力革命,主张依法办事。
他的结局象征着一件事:德意志民族对犹太人的偏见和敌视并不是从希特勒乃至纳粹开始的,而是根深蒂固,深植于其内心的,他们视犹太人为劣等民族、叛徒和走狗,日后希特勒的大清洗,不过是这种态度的最终意志呈现。
三
《巴比伦柏林》不光讲了一个好故事,其艺术表现手法也跟英美剧的常规模式不同。
首先是充斥全片的多线索叙事,这是汤姆·蒂克威尔一贯的作者风格体现(《云图》已经是其集大成者),所以本剧中的交叉剪辑和倒转叙事数不胜数。
新奇之处在于汤姆·蒂克威尔在一部电视剧中向前辈们的致敬,这才是该剧最大的亮点。
剧集一开场,蒂克威尔就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表现主义电影以及美国的黑色电影致敬,下水道的奔跑追逐和工厂里对警局小弟的一枪爆头尤其体现光影的精巧程度,能明显看出致敬的就有《M就是凶手》、《蓝天使》、《杜巴里夫人》等经典之作。
他延续了德国电影中的优良传统,即灵活的摄像机、令人印象深刻的布景以及通过巧妙的照明推动情节发展和刻画角色等。而为了表现壮阔的复古感和厚重的历史感,汤姆·蒂克威尔还运用了大量的CG特效,譬如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示威的数十万群众和容克斯生产制造的K-47战斗机。
此外,他还塑造了夏洛特(丽芙·丽莎·弗赖斯饰)这一游移在人群中的女性角色。
这类角色在德国电影中源远流长,“一个不幸的、无家可归的灵魂,穿行于现实的外来者”,夏洛特的眼光深入社会底层,游走在警察和工人运动、声名狼藉的下流场合和无孔不入的黑帮之间,代表着一种全知视角,刚好和行动果断、内心却始终踌躇的男主角格里安·拉斯相结合,两者互相弥补,将本剧的浮世绘气质无缝连接在一起。
除了男女主演,其它配角亦栩栩如生:服侍犹太人的痴情女仆、心狠手辣的前军官警探、仁厚睿智的本达议员以及那位憨厚善良的警局小弟,人物性格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这是电影级别的编剧技法。
尤其是第二季中后期的那场大决战,各自的人物性格导致必然的悲剧宿命,使得情节更加惊心动魄。
而在动作场面上,餐馆枪战戏依旧延续了导演前作《跨国银行》里的枪战写实风格,同时,汤姆·蒂克威尔在开场不忘致敬希区柯克的《眩晕》,在“刺杀法国大使”中致敬《擒凶记》,结尾又致敬《火车大劫案》,可谓迷影情结深重。
锦上添花的是片中音乐元素的运用,无论是夜总会里的载歌载舞,还是格里安·拉斯的幻想双人舞,以及最后俄国女贵族的告别舞,歌声承载着本剧的主题。
巴比伦的诅咒延续给了柏林,每个人都朝着黑暗和迷乱的命运而去,这也对应着片头的巧妙安排——万花筒中的柏林,终究无可奈何花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