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宁国商人新探(一)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明清宁国商人新探
董家魁
摘 要:宁国商人的经营足迹遍及省内外,在促进农副产品商品化、加速经商地区商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宁国商人与徽商并称“徽宁商帮”,是明清时期安徽境内两支知名商帮。二者有着相似的兴衰历程,经营中存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明清;宁国商人;徽商
明代中期起,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商帮”相继在国内兴起。其中,宁国商人是兴起于皖南地区的一支重要商帮,常与徽商并称为“徽宁商帮”。一般认为,宁国商人是指明清时期宁国府所辖的泾县、旌德、太平、宣城、宁国及南陵六县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它兴起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形成于嘉靖、万历年间,鼎盛于清康熙、乾隆至嘉庆之际,衰败于清咸同年间。揆诸明清商帮史论著,宁国商人研究虽有部分成果①,但宁国商人的兴衰历程、宁国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徽州商人之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尚薄弱。本文依据大量的宁国商人史料,试图对此问题探讨,就教于方家学者。
宁国商人兴起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形成于嘉靖、万历之际。成化以前,宁国府县之人多以务农为本,仅有少数人经商,他们“力耕织,薄商贩,敦俭朴”[1]卷9《风俗》,过着勤劳简朴、自给自足的生活。然而到明弘治年间,宁国府人纷纷走上商贾之路。如旌德“弘治以前,人心甚古,乡里之老有垂白不识县官者;以后渐变渐靡,舍本而务末”。[1]卷9《风俗》泾县在弘治以前“男勤于耕,女勤于织,鲜事商贾,尤贱工作”,嘉靖时则“商贾亦远出他境”,[2]卷2《风俗》此后更是“操奇赢,走四方者多矣”[3]卷4《风俗》。嘉靖、万历时人张瀚说,“自安、太至宣、徽,其民多仰机利,舍本逐末,唱棹转毂,以游帝王之所都。”[4]卷4《商贾纪》时人章潢在其所辑《图书编》中,更称宣、歙之间“其民尽仰机利,行贾四方,唱棹转毂,以游万货之所都而握其奇赢”[5]卷36《南直隶图叙》。由此可知,明嘉靖、万历时期,宁国府人结伙外出经商已蔚成风气,成为继徽州商帮之后的皖南第二支商帮。
宁国商人的兴起与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宁国商人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影响而兴起,《宁国府志》将此情形称为“势”,“百工技艺之人,商贩行游之徒,皆衣食于外郡,逐利于绝徼,亦势使然也”[1]卷9《风俗》。此时,商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今夫天下之人不为商者寡矣,士之读书将以商禄,农之力作将以商食,而工而隶而释氏而老子之徒,孰非商乎!”[6]卷10《江湖胜游诗序》其二,迫于生计。明成化年间,受人多田少、自然灾害、人口激增等因素影响,宁国府所辖六县人地矛盾骤然加剧。据当地文献记载,“民食朝夕饘粥不免于饥,红女终岁纺织不免于寒”[7]102,“人皆欲有生,以贾为生意,不贾则无望”[8]。可以说,经商成为当时宁国府人谋求生存的唯一出路。其三,受利益驱使。经商不仅可以谋生,还可以获得“机利”,正如前文所述“自安太至宣徽,其民多仰机利,舍本逐末”,“宣歙之间,其民尽仰机利,行贾四方”。上述三种因素促成宁国商人的崛起。
清康熙、乾隆至嘉庆年间,宁国商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营地域广阔。宁国商人或坐贾或行商,他们除了在省内经商外,更多的是在省外从事商贾活动,“走贸四方,或远入黔滇间”[1]卷9《风俗》。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宁国商人的商贸福地。“居民谋生拮据,往往经营贸易,散之四方。自京师以及各行省,而以大江南北最多。”[9]第21册《艺文三》
二是经营行业多样。宁国商人涉足诸多经营领域,他们从初期主要贩卖本地的土特产品,“客则以兴贩木材为上,下则携纸刀、花剪、漆扇、绒伞诸物走贸四方。”[1]卷18《物产》到后来随着经商范围不断扩大,宁国商人的经营行业涉及食盐、典当、茶叶、竹木、粮食、纸张、雨伞、烟草、丝绸、医药、油、漆等方面。
三是社会影响较大。鼎盛时期,宁国商人同徽商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他们或合作或竞争,常被并称为“徽宁商人”、“徽宣商人”。宁国商人虽然在总体实力上尚不如执商界之牛耳的徽商,但是在不同地域及行业,宁国商人有时并不逊色于徽商。譬如,在芜湖、苏州、松江等地,泾县、太平两县的烟草商人十分强势;在宣纸、雨伞等行业,宁国商人有着徽州商人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
清咸丰年间,宁国商人开始衰微。宁国商人逐渐衰败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天灾方面,清咸丰元年开始,宁国府境内自然灾害频发,洪水、蝗虫、瘟疫等交相肆虐。如咸丰年间,宣城县境内“水灾相继、疫病大起,以致境东南一带,十室九空、人少烟稀,土地荒芜、满目疮痍。”[10]2又如当时的宁国县,“瘟疫后,宁国土著人幸存者十不及一。”[11]743人祸方面,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天国军在宁国府境内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宁国商人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均受到了致命摧残。以旌德县为例,咸丰六年始,旌德初遇旱涝瘟疫,复遭清军围剿太平军的兵燹洗劫,结果“壮丁存者不及十分之二,老弱妇女百不存一”[7]87。从“咸丰十年,突遭兵燹,郡人流寓,苦无公所”[12]383等材料来看,宁国府其他各县的情况也大体与旌德类似。
宁国商人的衰微可以从旌德江氏商人的命运中略见一斑,“吾旌自设县以来,元明曾遭兵燹,而蹂躏不深……道光末年,予族设质库外埠者六十余家,商店则如恒河沙数。辛酉之难,百无一存矣。”[9]第21册《艺文三》当然,随着清末通商口岸的开辟,商业竞争加剧等因素也加速了宁国商人的衰败。
商人是商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积极推动者。明清时期,宁国商人同徽商一样活跃于商业界,其经商足迹遍及省内外。他们在促进农副产品商品化,加速经商地区商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转销货物,促进农副产品商品化
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这自然离不开商人的推动。宁国府地理条件特殊,这里盛产大米、茶叶和竹木等农副产品。宁国商人无论是在本地区收购产品以出售,还是远贾他乡从事长途贩运贸易,其结果都起到了转销货物,促进农副产品商品化的作用。早在明人刘洪谟所撰《芜关榷志》中就有记载:
新庄河(属宣城县,距庙埠四十里,庙埠亦属宣城交界)总甲一名,查庙埠斧号。旧例,竹木从旌德、宁国二县西津渡出路,由双桥东溪过宁国府,而乌盆沿,而竹丝沟,而庙埠,而油榨沟,而陈村湾,方至新庄河。此河一通水阳、塘沟、黄池,一通建平南湖。凡竹木至此,验有工部斧号,方准过关,如无斧号,即系走水。商人竹木泊庙埠上,即投单请斧号,本厂差二役查点行号,报厂定税。如往芜湖、高淳卖,过新庄河,过水阳,过塘沟,总甲照前斧号放行。万历二十六年,主事钱竖庙埠课旗一面。万历二十九年,主事茅给告示严查。[13]卷上《管辖事宜考》
这段资料说明,宁国商人将本地区的竹木贩运出去,沿途要交纳关税。又据史料记载:“厘金局多设于货物流通要津之地,因旌、泾、太、石、黟、歙诸县,盛产竹木茶炭等山货,大部分经青弋江水道运出,当时便在青弋江中游之马头镇设一厘金局,榷征竹木茶炭等货税收。”[14]53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宁国商人抑或徽州商人,把皖南的旌德、泾县、太平等地的特产竹木、茶叶贩运到外地,并转化为商品销售出去。
泾县章家渡老街
具体来看,泾县的榔桥镇,早在明代中叶,已成为泾县东南乡商贾和徽商运销木材、茶叶、蚕丝等商品的集散地。在把本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过程中,商人尤其是本地的宁国商人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泾县商人徐辉堂就是个典型,他于清道光年间,经常在泾县、太平山区一带收购茶叶贩运到南京销售。泾县、太平的茶叶味香色美,深受南京人欢迎,他生意愈做愈大。后来又在南京三坊巷口租赁一处三进店房,于同治三年开设“徐源记茶栈”。经营茶叶零售业务,并吸引泾县、太平的临时茶叶客商和茶农存放茶叶,还介绍推销茶叶,提取—定的栈厘。由于对顾客和茶商、茶农服务周到,生意日益兴隆。[15]33-34这为泾县的茶叶外销做出了贡献。
旌德县的货物转销情况,据该县方志记载,道光、咸丰年间,本县人口发展到最高峰,“人有余而土不胜”,半数以上的粮食均由商贾从芜湖、湾沚等地筏运以济,旌德米市也应时而兴。[7]102清末民初,工业品和南北杂货分别从绩溪县临溪、歙县深渡和泾县、芜湖输入。[7]360这些商品的购销,主要依靠本地商人来完成。另外,商品运输线路“旌绩驿道”也可得到启示,自唐至清,此道为徽宁二府经济贸易、官员往来的主要通道之一,公文传递频繁,货物运输不息。[16]80这其中必然有宁国商人的积极参与。
宁国县的首镇河沥溪,商业比较发达,这里既有泾县人经营的各类商号,又有绩溪商人开设的店铺。那时的河沥溪正街可谓商贾林立,是皖南山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当地的竹、木、柴、炭、茶叶和土特产品要运出去,日用百货、布匹等要从外地运进来,都需要有宁国商人的经营活动。清代,宁国县商业市场形成,宁国商人把本地所产竹木、柴炭、桐油、表芯纸等特产外销,换进食盐、布匹等所需商品。如宁国县商人叶德松,光绪六年(1880)在江苏溧阳南门河沿“德丰”木行当学徒。三年满师升为水客(即采购员),前往江西、汉口等地采购木材。数年后升为经理,经常赴江西、湖南、湖北采购木材远销上海、南京一带。[17]77这些商业上的举措,无不促进了各地农副产品向商品转化。
宁国河沥溪老街
2.开拓市场,加速经商地区商业发展
商人是市场活动的主体,无论是坐贾还是行商,其经营活动都是为了开拓市场,从而加速经商地区的商业化发展。宁国商人一部分在本府境内经商,一部分到外地经营,推动了经商地区的商业发展。
坐贾家乡,推动本地商业发展。
在南陵县,清道光二十二年,南北商贾渐多,城关经商的多为泾县、旌德、太平、徽州等地商人。贸易物资大都是地产的稻米、木材、竹器等。至光绪十四年(1888),该县城关有大小商铺300多家。[18]305清末民初,徽帮、泾帮商人来南陵经商,江北各地手工业者亦到此谋生,故商业逐渐兴盛,手工业匠铺日益增多。[19]84
在宣城县,清末始有来自毗邻的泾县、旌德、太平、南陵各县以及安庆、庐州、徽州等地的客籍商帮入境,在县城和水阳、湾沚、孙埠、水东、沈村、周王、寒亭等集镇定居经商,促使商业重新兴起。至民国初年,宣城县城区商业活跃,店铺鳞次栉比,成为宁国、泾县、郎溪、广德等县茶商集聚之区,也是粮食、茶叶、竹木、山货集散地。当时,独资经营以“徽州帮”、“泾县帮”居多。民国六年(1917),泾籍商户成立“旅宣泾帮商业公所”。[10]336
在旌德县,明末清初已有很多人外出经商,自乾隆以后,掀起经商热,经商成为时髦的职业。当时本县北乡通泾县之徽水货运十分繁忙,仅三溪古渡就有筏户八百,竹木土产水运至芜湖,县内贸易由此兴盛。旌阳、三溪的布店、货栈、钱庄、当铺盛如都市,商号满目,店旗交错。庙首、杨墅、朱旺村、大礼村等都是繁华的集镇,“穷乡僻壤之区,均成市廛林立之所”。旌德人“因商致富”,特别是巨商大贾,以其雄厚的资本投资家乡。[7]4
旌德江村
在宁国县,清末民初,县内的经商者大多为徽州、旌德、泾县等外地商人。商户多集中于县城和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港口、宁墩、胡乐、东岸等较大集镇。县城的河沥溪、城里、西街是主要商业区。[11]373据《宁国县商业志》记载,光绪年间先后在河沥溪兴办的大型综合商店有:“德隆新”、“春和”、“吴义成”、“吴同亨”、“吴同春”,计五家。在城经商者五方杂处,其中以徽商及旌德、泾县商人居多,故有“无徽不成镇”,“无泾不成集”之说。
以上所述反映,宁国商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本府所辖县境内从事商业经营,他们与徽商等一起发掘本地的商机,共同开发家乡的市场,为推动本地区的商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行商他乡,促进外地商业发展。大量的史料记载,宁国商人在外地开辟了很多的商业市场,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为经商所在地区的商业化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中又以泾县、旌德和太平三县的商人表现突出。
如泾县商贾人,自明成化、弘治始,已是远出他境,赢走四方。清代至民国中期,泾人外出经商者足迹遍及十八行省,宁、沪、苏、浙、赣、鄂、湘、粤及沿江各地商埠,均有泾商开设的宣纸栈、发行所,丝茶行、烟行、竹木行乃至盐号、钱庄、典当行业,且有转而兴办纱厂、面粉厂等民族工业者,形成“泾帮”商系。[20]306胡朴安撰《泾县乡土记》云:“泾人在外经商者约计比居本邑经商者多三分之二,是泾邑商界特色也。”[21]《安徽第九区风土志略》也载:泾县人“长于经商,(南)京、镇(江)、沪、汉(口)诸大埠,无不有泾帮之称”。这些都反映了泾县商人在外地商业发展中的影响和地位。
旌德商人除了在本省境内从事商业活动,更多的则是远贾他乡,在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河南等地区经商,这必然促进外地商业的发展。据《江氏宗谱》节录江希曾《旌川杂志》记载:“吾旌自设县以来,元明曾遭兵燹,而蹂躏不深。故生齿繁,而谷不足食,每年必由湾沚运米以济。居民谋生拮据,往往经营贸易,散之四方。自京师以及各行省,而以大江南北最多。道光末年,予族设质库外埠者六十余家,商店则如恒河沙数。”[9]第21册这段材料反映旌德江氏商人在外地经商的地域之广,并取得较大成功。
太平商人在外地经商者很多,如谢余庆,咸丰间“设米肆于新安”,同治初又“贸易和州”。清人谢燮敬,“开设衣服庄于江苏之高淳县”。清人林之楙,服贾汉皋,“今汉镇得有花布、茶叶两帮,亦楙首倡之功也。”还有光绪年间的苏国华,未弱冠助其父怀之公经营商务,以振兴实业为己任。他感慨中国瓷茶业之不振,于是倡议创办有江西瓷业公司、江宁茶业研究所等组织。[22]《人物类》这些都说明太平商人在开拓外地市场、推动经商地区的商业发展中,做出过积极的贡献。
3.热心公益,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商人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阶层,不仅要推动经济发展,还应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往往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拥有丰富的资本,有热心公益事业的善行懿德。宁国商人在经商过程中或经商致富后,积极投资和参与地方公益事业,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修桥铺路,方便行人商旅。宁国商人在外地经商时,遇到桥断路毁等道路不通畅之时,便主动投资修桥铺路。泾县商人的善行,如查冠群“修村口大路及狮子山栈道,并建石桥”;查崇禧“在含山修路建桥”。[23]卷254《人物志》查维吉“见义必为,尝倡修青邑山路河桥,客无为州又独建周家硚。”[24]卷5《人物》铜陵县的大通镇,是商旅抵达宣、歙的必经之地,“然中隔山溪,逢骤涨,病涉维均。”乾隆十七年(1752),泾县朱氏商人独资建桥,曰紫阳桥。后来,此桥毁于洪水。嘉庆初年,泾县众商又相谋集资,“得白金七千有奇”,重建了桥梁,修葺了道路。[25]卷18《大通镇重建紫阳桥并修路碑记》
此外,宁国商人还设立义渡,方便和帮助行人商旅通行。例如,泾县曾有五位商人共同出资在县内设立了“上坊渡”。旌德商人的义举,如江一廉“牵车服贾,方起家,慨捐银二千金造黑溪长春桥。”[26]卷8《人物志》康熙五十七年(1718),旌德县三溪石壁大路被蛟水冲坍,舆马负贩阻塞不前者数月。旌商朱文焕“倡首捐资千五百金,坚砌坦夷,至今行旅称便”。[27]卷8《人物》还有旌人汪秉璧,“贾汉阳积赀,喜行善举,归里独力造聚金桥,并构殿阁凉亭,以为村之北障,沿溪筑堤砌路,计费千数百金”;汪上裕“在江右独立建大塘桥,费千余金,毫无吝色”。[28]卷7《人物》太平商人在修桥铺路方面也有很多作为。如林贵懋迁江右,“平治路、修桥梁,凡二十年前后所费共二千金有余。”[1]卷末《补遗》胡国理曾“出千金修通徽州太平路十数里”[23]卷254《人物志》。又如杜伯端尝贸易徽州,稍有余资,辄行善举,对歙县岩寺等处桥梁亭路,倡捐募修;李绍祖道光时侨居贵池之唐田,倡建永济石桥三洞,费数万金;李志发同治初年营业湖北董滩口,“独资重建距董市十里之龙灯桥,行人称便”。[22]《人物类》宁国商人的善行义举,不仅方便了行人和商旅,也有利于社会的有序正常发展。
宣州阮公桥
赈灾济民,维持社会秩序。宁国商人在遇到天灾民饥之时,往往会慷慨捐资,以解救灾民;或者不顾自己的商业利益,积极转运粮食,减价出售,以赈济灾民。如泾县商人中代表性的有,朱时庆“雍正间游楚,适汉口大荒,输粟数千石”。[29]卷19下《人物》王全以服贾致饶,“康熙癸酉饥,输谷二千石以赈。”[23]卷252《人物志》潘景彰道光初年经商芜湖湾沚镇,值水灾,他与同乡潘周达、潘周云,“倡赈难民数万,三月之久,全活实众”。[23]卷254《人物志》旌德商人在灾害面前的义举,如江璐“乾隆癸亥春,雨雪联绵,米价腾涌,璐遵母命,出所藏谷,减价平粜,不足则之山溪太邑贸易以济,全活实多,至今乡邑犹称颂之。”[27]卷8《人物》吕积厚贸易于江北,“乾隆丙午、嘉庆甲戌,岁大祲,叠赈里党及江北费万余缗。”[28]卷7《人物》太平商人在赈灾济民方面也表现突出。如胡国理“咸丰中在汉口资送乡人避难者数千人”[23]卷254《人物志》。刘时可“尝贾于浙,积有余资,辄行善举。乾隆六十年,县境旱灾,人苦饥,与弟际可、行可、仕可、圣可,由浙运米六百石助赈。”李成勋习贾荆沙,好行善。道光二十八年岁大祲,捐资购谷数千担平粜,全活甚众。”赵希圣经商汉口,“咸丰间,县人避难于汉者几万人,希圣会同黄景星等捐巨款,筑屋百十间以居,日给粥两餐,全活甚众。”[22]《人物类》宁国商人在灾害面前,自觉维护了社会秩序,有助于社会稳定发展。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