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址觅“禅踪”(二)

开元寺址觅“禅踪”

“片面之瓷”话宣城之二

陈    亮

第二类历代古茶具标本,亦选图片十幅。

图十一:六朝越窑青瓷钟式杯,杯高7,5厘米,口径10厘米,平底小圈足,青釉翠绿,若倒扣恰似古钟。

图十二:唐青瓷点彩鹾簋(cuogui),高13厘米,口径7厘米,青釉中有6组24颗点彩,浸蚀严重,致釉部分脱落。《茶经》载: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盒型,或瓶、或罍,贮盐花也。

图十三:唐越窑秘色瓷茶碗(残),高4厘米,口径15.5厘米,胎细釉匀,玉璧底制作考究,有秘色瓷风韵。

图十四:唐代青瓷茶碗标本,高5.3厘米,弧长15厘米,釉薄泛黄,底为玉璧式,碗璧呈斗笠状,有向北宋斗笠碗过渡趋势,应为晚唐器物。

图十五:五代白瓷茶碗(残),高5.5厘米,口径15.2厘米,白釉微开片,五瓣花口,气度不凡。

图十六:北宋青白瓷瓜楞水注(汤瓶),残高19.8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7.5厘米,六瓣瓜楞,釉色似湖水,庄重透大气。

图十七:宋影青托盏,高11.5厘米,盏径7厘米,托径14厘米,盏与托像盛开时莲花的蓬与瓣,妙不可言,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发现有此类器型饮具。

图十八:多彩缤纷的宋吉州窑盏,这是一幅集体照,将数十件吉州盏摆放在一起,本身是因为这批茶盏在同一文化层和同一地点采集,由此我们能否推测,宋时开元寺院里斗茶风气也同样盛行呢?

图十九:明清紫砂壶流标本,六件壶流(嘴)即六把壶,表明明清时期紫砂壶在开元寺院已大量使用,也说明自明清始泡茶法已在开元寺院里流行。

图二十:明时大彬款紫砂壶底标本,底径8.6厘米,内底满茶沁,外底阴刻“时大彬制”四字款。

由于受篇幅限制,与宋元时期“点茶法”相关的图十六、十七和图十八等三件标本不便展开赘述,同时与明清“泡茶法”相关的图十九和二十这两件标本,其知识点介绍也从略。

本篇想着重谈图十一到十五这几件唐五代茶具标本。翻阅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唐代茶具的记载,还是有些超乎想象,当时一套完整的吃茶器具竟有二十七件之多。进一步学习探讨就会得知,这与唐时饮茶方法有关,唐代以前还没有形成约定俗成的制茶方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类似“喝蔬菜汤”,东晋郭璞《尔雅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东吴一带人又称“茗粥”。唐以后,制茶技术日臻完善,饼茶、散茶品种日益增多。饮茶方式以陆羽归纳整理的煎茶为主。

参阅陆羽《茶经》中煎茶法,大致为:取饼茶经过灸、碾、罗三道工序,将其加工成细微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煎茶重视水的煮沸程度和品饮方式,煎茶要分三个阶段,具体要根据煮水的“三沸”而定。当锅内的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水声时,是第“一沸”,这时要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尝尝水的味道。当水煮到锅的边缘出现连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时候,是“二沸”,这时需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在水中搅动使之形成水涡,再用量茶小勺取适量的茶末投入水涡中心。待水面波浪翻滚时,是“三沸”,这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锅内,使开水停止沸腾。此时,锅内茶汤表面即生成厚厚沫饽,但需及时将茶沫上形成的一层黑水膜去掉,因为它会影响茶汤的味道。然后再将茶汤均匀地舀入三个或者是五个茶盏中,而每盏的茶沫要均匀,陆羽认为茶汤的精华就是这茶汤上面的沫饽。煎茶时茶和水的比例要恰当,水多茶味会过淡,水少茶味则太浓,从而失去品茗应有的乐趣。

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唐代饮茶开启了品茗艺术的先河,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茶道鼻祖皎然法师与茶圣陆羽交好,皎然法师的茶诗《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区区二十字诗,却雅俗分明,把饮酒与品茶孰雅孰俗一语点破。俗人饮酒,高僧处士品茶。

皎然法师的另一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这首诗即是佛家禅宗对茶作为清高之物的一种理解,也是对品茗育德的一种感悟。而禅宗历来主张“平常心是道”的茶道之理,是对抛却贪、嗔、痴的一种解读,当你端起茶碗,放下一切的瞬间,再来体会“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之意,得到的羽化人生境界,烦恼顿去,是何等洒脱。三碗得道,通过对“涤昏寐”、“清我神”、“破烦恼”的描述,多少能让我们触摸到一点禅宗茶道的 “踪迹”。

有必要拜读《五灯会元》中的这段记载,“南岳下三世,南泉普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问新到:曾到此间否?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从谂是南泉普愿的弟子,马祖道一的徒孙。普愿、从谂虽未创宗立派,但他们在禅门影响很大。茶禅一味,道就寓于吃茶的日常生活之中,道不用修,吃茶即修道。后世禅门以"吃茶去"作为"机锋"、"公案",广泛流传。这里提到的南泉普愿禅师,即是前面介绍的驻开元寺说法的南泉普愿禅师。

茶作为饮食在寺院盛行,起始是因为形而下的健胃和提神。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惟许饮茶。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形而上的心灵净化,对自然的感悟和回归,在静思默想中,达到真我的境界。禅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 茶不仅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而且成为悟禅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盖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茶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着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茶禅文化之潜移默化,期盼能更多的增益于世道人心。

本篇由数件古瓷标本,尝试在开元寺遗址文化层寻觅一丝“茶禅”踪迹,不论效果如何,但我相信这些古瓷标本,都是具有灵性的,它让我进行了一番超越时空的情感交流与对话,让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仿佛也进入到"茶禅一位"的境界。正所谓:"唯是平常心,方得清心境;唯是净心境,方可悟禅机。"

(作者系宣州区农委纪委书记、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童达清

制作: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

主办:

宣城文史研究

微信号:xclswh999
联系人:ltsr271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