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历史上的铸钱业
241
230
宣城,建城已有2300多年历史,历史上的疆域并非局限于今天宣城市辖境,更非今天的宣州区地境,随着朝代更替,变化极大,但均地处长江中下游皖南铜、铁、硫、金等多金属成矿带。考古发现,该地带春秋战国至汉唐时期采矿、炼铜遗址40余处。文献记载及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佐证,商周时期,古宣城一带即为我国著名的产铜地。《周礼·考工记》之:“吴粤(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境内既有可供贸易的商品资源,又有铸造铜币的矿产、冶炼金属森林和煤炭,以及在此基础上兴起的铸钱业和铜镜制造业,构成了远古时期开发的全部内容。今宣城市境内的宣州区、泾县境内的铜矿,多属鸡窝型富矿,埋藏浅、易开采,采冶历史直至唐宋,因资源枯竭而废弃。闻名遐迩的南陵大工山古铜矿遗址,从洪荒至民国元年(1912),始终隶属宣城地境。闻名全国的铜都——铜陵,唐末时,为宣州义安县。南唐保大九年(951),元宗李璟更名宣州铜陵县。
宣城有文字记载的政区地名,为战国时期楚国的爰陵邑。“爰”者,换也,即交换的货币,为楚国货币重量单位;“陵”为宣城境内陆形地貌。爰陵是楚国在今皖南唯一的经济、商业和水运中心,城中设有水关,驻有税官。封地在鄂(今湖北鄂城,一说西鄂)的大贵族兼大商人鄂君启的商业运输船队,每年从郢城沿江顺流而下,经彭泽湖(今江西九江北、望江一带)到松(枞)阳,然后沿长江再到泸江即今青弋江,经青弋江转道今水阳江到爰陵(注:今市区城关)进行商贸活动。楚国货币有黄金货币、白银货币和青铜货币三种。金币中的“郢爰”,为楚国全国性货币,呈龟壳状,楚国国都郢(今寿县县城)铸造,“郢”为楚都城名,“爰”为当时的宣城政区名。宣城地境出土的楚金币,最早可追溯到东晋永和元年(345)宣城郡春谷县(今繁昌县境)。铜币,是楚国常用货币,形状仿天然贝(海贝壳),俗称“蚁鼻钱”、“鬼脸钱”。铜币的铸造,文献无考。楚国的铜矿资源主要有三处,一处位于湖北大冶,一处湖南麻阳,另一处位于皖南。1982年,在广德誓节出土一坛楚国铜质货币“蚁鼻钱”,重3.15公斤,1159枚,是境内发现最古老的铜币。唐末从宣城分离出去的繁昌县,1982年在该县横山出土的2件制造铜贝的钱范,1号范长28厘米、宽12厘米;2号范长23厘米、宽10. 8厘米,是国内已发现的5件同类铜范母中最完整的2件。另外,考古工作者在古宣城境内发现多处古铜矿遗址。据此,古代宣地境内的铸钱史可追溯至战国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但当时秦帝国版图内六国遗留且仍在流通的货币,使始皇帝深感即使政治已统一,但仍不能掌控经济上的统一。遂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 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由国家垄断,禁止民间开矿铸币。随着秦帝国的灭亡,由国家控制的货币的铸造和发行处于真空状态,部分工商业主及六国贵族,趁机铸钱牟利。汉王五年(前205),刘邦建立汉王朝。如果继续施行秦王朝的货币制度,垄断铸币、严惩盗铸,既不利于新生政权的稳定,国家也没有足够的财力铸造和发行货币以满足恢复经济的迫切需求,同时也会招致豪强宗室的反对,因此,不得不下诏“令民铸钱”,即允许民间铸钱,私人铸钱合法化,为封国内铜资源丰富的诸侯国打开了私铸钱币之门。汉文帝时更是废“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全国“盗铸如云而起”。汉文帝前五年(前175),赐邓通蜀郡严道铜山铸钱,吴王刘濞开鄣郡铜山铸钱。吴、邓钱布于天下。当时铸钱最多是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的吴王刘濞。吴王刘濞“招致天下亡命者”开鄣郡铜山“即山铸钱”。铜山,《元和郡县图志》载:“宛陵县(注:今宣城市宣州区)铜山者,汉采铜所理也。”《括地志》载:铜山,今宣州及润州句容县有,并属章也。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据载吴国因铸钱技术高,铜质上乘,铸造的钱币当时全国通用,成为汉初铸造货币较多的王国。《史记·吴王濞传》载,刘濞曾自夸说:“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于吴,诸王日夜用之弗能尽。有当赐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遣之。”可见吴国当时采铜铸钱规模。刘濞据此发动“七国之乱”,召至亡国之灾。
元狩元年(前121),汉武帝创铸“元狩五铢”,始奠定了汉代钱币的新体制。五铢钱轻重、大小适宜,民多乐用,历代相承,一直沿用到唐武德四年(621),通行739年,成为中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长的货币。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刘彻下令不准郡国铸钱,专由上林三官(注:水衡都尉掌上林,其下属有均输、钟官、办铜三令丞承办铸钱)铸造标准五铢钱,废止其它旧钱,铸币权集中于中央。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改鄣郡为丹阳郡,郡治由浙江安吉迁至今市政府所在地。同时,在宣城设置了全国唯一的“铜官”,主持采铜铸币,专门负责丹阳郡境内铜矿资源的开采和治炼。《汉书·地理志》载:“丹阳郡有铜官”。丹阳郡出产的大量优质铜材,被誉为“嘉铜”、“善铜”,源源不断被运往汉中央政府。
三国东吴时期,是“丹阳铜”开采、冶炼、铸造继续发展的重要时期。周瑜曾以江东有“铸山为铜,煮海为盐”等资源优势,劝说孙权与曹操抗衡(《三国志》卷五十四《吴收·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吴国丹阳郡(郡治宣城)在春谷县境内梅根冶大量铸钱。嘉禾五年(236),“铸大钱,一当五百。诏使吏民输铜,计畀铜直。设盗铸之科”(《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传》);赤乌元年(238)春,又“铸当千大钱”(《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传》),因虚值太大,百姓反对,而于赤乌九年(246)收回。东晋时,宣城郡梅根冶为全国最大的两大冶铸中心之一,主要铸造铜钱,时人称其为“钱溪”。《太平寰宇记》载:“六朝时置梅根冶于铜官”。晋安帝元兴三年(404)三月,陶渊明奉命出使京都,途经钱溪,曾作《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一诗。
隋统一全国后,为改革币制,更铸新钱,曾在鄂、扬、并、益四州设铸钱炉25座;另有贵族、官吏经营的坑冶。在南朝齐、梁宣城郡“梅根冶”的基础上,建立了冶监机构,并纳入国家的职官制度。唐承隋制,太宗贞观年间在宣州建置“铜官冶”,负责开采铜铁矿,冶铸铜材料,加工铸造铜器。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初全国“凡银、铜、铁、锡之冶,一百六十八”处,主要分布于陕(含河南陕县)、宣(今宣城)、润(今江苏镇江)、饶(今江西波阳)、衢(今浙江衢县)、信(今江西上饶)6州。宣州名列第二。
唐代,铸钱始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实行“开元通宝”,废止五铢钱制,结束了汉代以来重量作货币计量单位的历史,从此,进入通宝钱体制时期,历时1300余年。《文献通考》卷8钱币一:“唐武德四年,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钱,每十钱重一两,计一千重六斤四两,得轻重大之中”。宣州铜矿为国家铸钱基地,始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此前,据《唐六典》卷二二《少府军器监》载:“凡天下出铜铁州府,听人私采,官收其税。若白镴,则官为市之。”即官府只对私采铜矿征收实物税,对税后铜并不要求必须卖给官府,而是允许自由买卖。每年开采的铜大部分掌握在私人手中,由此导致唐前期铸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私铸猖獗,恶钱泛滥。《新唐书·食货志》载,“武后时,盗铸蜂起,江淮游民依大山陂湖为铸,吏莫能捕”,“天下盗铸益起,广陵、丹杨、宣城尤甚。”为解决货币流通中虚钱产生大钱、恶钱的问题,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宣州建置钱监,职能是管理铸造钱币,为国家铸造钱币,归属唐王朝的“少府监”管辖。《新唐书·百官志》载,少府总管“五署”“三监”八个部门,宣州钱监归属“三监”中“铸钱监”管辖。《新唐书·食货志》载,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宣、润(今江苏镇江)等州初置钱监,两京(指:长安、洛阳)用钱稍善。”说明宣州钱币质量优良,投放两京,改善了长安、洛阳两钱币的流通状况。天宝年间(742—756),全国有铸钱炉“九十九”座,宣州有十座。“每炉岁铸钱三千三百缗(缗,一千钱,即一贯钱),役丁匠三十,费铜二万一千二百斤、镴三千七百斤、锡五百斤”。当时,“天下岁铸三十二万七千缗”(即32.7万贯),宣州钱监每年铸钱3.3万缗(即3.3万贯),相当全国每年铸钱总数的十分之一多。宣州钱监因为具有勘察、开采、冶铸、制造、运输各个环节的优越条件,形成了良好的的钱币制造基地,备受朝廷重视,因此不断发展,相继建置了“梅根监”和“宛陵监”。诗人孟浩然(680—740)曾描写过梅根监铸钱的熊熊炉火、火光冲光的景像。“山泊敬亭幽。火炽梅根冶”(孟浩然《夜泊宣城界》)。《元和郡县志》卷二八《江南道四·宣州》载,元和年间(806—821),“(宣州)梅根监并宛陵监,每岁共铸钱五万贯”。宣州钱监元和年间铸钱量比天宝年间涨幅达到51%,充分说明了宣州钱监在唐王朝金融铸造方面的地位。
宣州不仅铸造用于流通的铜币,而且还铸造用于进奉、上贡及赋税等方面的银饼条和银钱。唐代银货币以银铤为主要形制,扁长、束腰、一般重50两,有一定规格、型体,可计数使用。《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贵池、青阳、宁国、铜陵、绩溪有银开采,宣州曾置银冶。《新唐书·权万纪传》载:“宣、饶部可凿山冶银,岁取数百万。”宣州的银矿可以就地冶炼。1956年12月,西安市唐大明宫遗址出土4枚银铤,3枚的铭文中出现了“铤”的字样,其中二号铤为宣城郡所铸,系杨国忠用以进奉之银铤,呈条块状,唐制伍伍拾两,实测重2100克。正面一行:“专知诸道铸钱使兵部待郎兼御史中丞支事臣杨国忠进”;背面三行:“宣城郡和市银壹铤伍拾两,专知官大中大夫使持节宣城郡”;“诣军事守宣城郡太守上柱国臣苗奉倩”;“天宝十载四月二十九日”。此枚银铤的发现表明宣城在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已铸造解铤。杨国忠进贡的宣城郡和市银尺寸(毫米)300×80×5,铤注重量伍拾两,实测重量2112克,每两折重42.24克,制作特点“中厚边薄”。进贡的另一块宣城郡采丁课银,1963年陕西长安县丰曲镇出土,铭文时间天宝十三年(754),正面文字“天宝十三载采丁课壹铤伍拾两”,背面文字“朝义大夫使节宣城郡诸军事守宣城郡太守副使上干事都尉清水县开国男赵悦朝议郎官守司马朝议郎行录事参军朝议郎行司士参军李口部送纲将仕郎守宣城郡县尉员外置同正员刘鉥”。该采丁课银尺寸(毫米)366×75(“厚度约一分许),铤注重量伍拾两,实测重量2100克,每两折重42克”。这两块银币均是由宣城郡矿冶工人手工生产的,后由当地地方官送交中央。
唐五代,宣州及唐代宗永泰二年(766)析分宣州秋浦、青阳和饶州至德三县建置的池州,一直是铜质钱币的铸造基地。至道二年(969),宋王朝在境设永丰监铸铜钱。《宋史·食贷志》记载:天禧三年(1019),全国“铜钱有四监:饶州曰丰平,池州曰永丰,江州曰广宁,建州曰丰国。”庆历元年(1041),西北用兵,铜钱不敷用,增铸铁钱。元符二年(1099)后,铁钱渐多,铜钱渐少。因为钱少,盗铸屡禁不止,大观四年(1110),全国以私铸(钱)得罪者高达11万人,皖南的池州、宣州、太平州等格外猖獗。《夷坚志·甲志》卷九载:“黄池镇隶太平州,其东即为宣城县境。十里间有聚落,皆亡赖恶子及不逞宗室啸聚,日屠牛杀狗、酿私酒、铸私钱、造楮币,凡违禁害人之事,靡所不有。”甚至还把船开至江心,夜间在船上铸钱。南宋宣州南陵工山,自宋孝宗隆兴(1163-1164)、淳熙(1174—1189)年间,‘私铸钱遍境内,市井交易、官务酒税、细民输税,皆铁钱矣。南陵知县郭峣在上报朝廷的《申免工山坑冶札子》中,以“作炉者据深山穷谷易聚亡命”拢乱社会治安和矿冶“伐两山之木,以供薪炭,作坏风水,惊触神灵,犯冒时禁”为由力主“即行罢免”,被朝廷采纳,铜矿彻底关停。宣城境内也因旧矿枯竭,新矿苗尚未发现,铸钱业终结。
宋代,我国商品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商业不再是为少数富人服务,而变成供应广大人民的大规模商业”。为适应商业贸易的发展,纸币开始出现并逐步代替铜钱,成为商品交换的等价物。《永乐大典》载:南宋嘉熙三年(1239),朝廷在宁国府(乾道二年,宣州更名宁国府)设造会子局,印刷纸钞,规定日造3万片。会子局设在99年前(注:绍兴十三年、公元1140)宋宰相秦桧哥哥秦梓任宣州知府时在城北建造的澄江亭旧址及附近的民居内。宁国府会子局终止年代不详。
20世纪六十年至八十年代,江苏省建在广德县柏垫镇前程村的“小三线”工厂——江苏利民机械厂,为南京造币有限公司前身940厂。南京造币有限公司将940厂的锻造工房改建为南京造币有限公司艰苦奋斗传统教育基地,2012年6月16日正式挂牌,近100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作者系宣城百姓广告公司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