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应该是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
ZAKER生活
2020-10-22 05:09
最近有朋友跟我聊,说挺迷茫的,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一般情况下,我最多会给点不会错的建议。
例如,不知道之后的事那就先把当下的事情做好,总是不会有坏处的。
又例如,多赚点钱,把资本和底气攒足了,总是不会过的太差。
还有,多学习,技多不压身,能力强了,总是不会差的。
但是,今天想聊深一点,也是一直以来我的一些想法。
什么是向内求?
向内求是向自己的内心去寻求自己想要的。
什么是向外求?
向外求是自己想被大众认可,迎合群体价值观。
那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向内求,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
向外求,就是视时而动,随机应变的策略。
两者选择理论上都能成为高手,但作为个体来说,推荐前者,事实上,在历史中也看到了很多高手就是这么做的。
例如,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意思是,孟子说,柳下惠这个人,就算你用三公这样的高官厚禄,也改变不了他的做事原则。
追求自己的标准,自己的世界,这是向内求。
追求功名利禄,这是向外求。
向内求,就能坚持原则,坚持自我。
向外求,就会随时放弃原则,迷失自我。
坚持原则,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你的原则会替你自动选择周围的人,与志同道合、心气相通者待在一起,你的世界会越来越美好。
又例如,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你开始向内求,观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才能成为一个掌握自己生活的人。
王阳明的重要思想,知行合一。意思是要想过得更好,要达到更高的人格和事业目标,不是向外求,要向内求。一切的根源都是自己。
达摩祖师也说过同样的话:“将心来,与汝安。”
佛教人不要向外求,向内求。向内求,没有求不到的;向外求,求不到,真的求不到,这不是假的。你做生意求财,我想尽方法想赚钱,你所赚到的钱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要是没有,人家做大买卖、大生意让给你做,你做几天就倒闭了,你命里没有。再给诸位说,连做小偷他偷得来的,做强盗他抢得来的,还是命里有的;你看你命里没有的,你去抢人家,还没有抢到手,已经被警察抓去,坐牢去了。
知行合一很多人都起码听说过。
浅表的理解,说既然认知到了,就应该能做到,你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就应该戒烟嘛;知道好好学习有未来,放了学赶紧回来做作业,这叫知行合一。这个理解也不能说错,但是还不够深。
更深一层的理解,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它所有的着眼点和立足点都是我们的自身,是我们的这颗心。
首先,你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来驱动更正确的行为。反过来呢,所有的行的目的,都是要提升自己的知。
王阳明,继续说道,心外无物,何待外求。
又继续探索,在心理学领域也找到了答案。
心理学说,有了外在资源的帮助,也不要忘了向内求;有了内在的圆满与强大,不要忘了去外在关系中去检验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过了这一关。
在哲学领域也有相关说明。
哲学说,人生三阶段:外驰,内求,依他。
“外驰”到“内求”,出现了自我,向内要求自己,生命变得完整而有目的性,不再依感受来决定好恶,而是用理性来判断道德责任。
体会:向内求或者向外求,求的是理。当你想通自己要向内求的时候,那种感受就太爽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爽。
曾经我也穷追极理,终日思索,茶饭不思,结果什么都没有。开始思考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正什么是邪?
其实,正是没有定义的;邪是有定义的。邪的对立面就是正,也可以说去除邪恶就是正。
那么向内求,就是反思自己,去除内心的邪,就会越来越好。那么向外求呢?能求到理吗?
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概念,老师长辈都会教我们是非观,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久而久之,每个人也就有了自己的是非观,大部分人的是非观就是整体社会的是非观,追名逐利,积极向上,都想成为金字塔顶端的人。这些都是来自于理。
事实上这些是非观都是被定义出来的,虚构的,没有所谓的对,没有所谓的正。并且向外求,这求的过程中,会被带偏,偏离真理。咱们向牛人学习,学习他们如何成功的,学习各种套路,如何将对手打败,学习如何搞定客户,学习如何征服别人等。
这些其实只是学到了新技能,新招数,增长的这些能力也许是好的,但是自身的邪还在那里啊!你还是会有懒惰、私心、恐惧等!向外求只是在不断的填充,具体是填充的财富、感情、知识、仇恨、欲望还是空虚,不得而知。
但是要寻求理,那就要无所求(向内求)。无所求则无所欲,有所欲必有所慌。
当明白了向内求,我就看懂了周星驰的《功夫》,把正邪善恶演绎得非常到位,拔掉莲花中间的毒刺(恶)就是善,去除人心中的邪就是正。
《阿甘》中阿甘心无杂念,也是很典型的例子。
也能读懂《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也知道王阳明为什么是圣人了,心即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用生涯规划的工具解决,就是探索自己的人格特质,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先找到方向再去做选择。网上也有很多测评之类的,可以参考。
有效的努力,积累有故事的回忆。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