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接纳是最好的解药!央视热播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

 纪录片视界 

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

按照保守数字5%-10%估计,我国有数以千万计的儿童面临阅读障碍症的困扰。儿童阅读障碍症是什么?有什么表现?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它?家庭和教育体系又该如何帮助这一群体?如同抑郁症、自闭症一样,儿童阅读障碍症同样渴望得到正视。

由中央广播电视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与心理学部联合制作的三集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这部作品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监制,李瑞华和樊启鹏联合导演,心理学部舒华、李虹、邢爱玲担任学术顾问。

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先导片

“在没有接触到学习的时候,他完全正常,非常可爱,和人沟通都非常好。上学一考试,全班下90的都没有,人家全是双百双百,他65!”

“孩子学习痛苦,我们教他也很痛苦,最痛苦的是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

“我问老师,她是不是笨啊?学习很费劲,真的是没有办法。老师说哪有笨的,就多努力吧!”

这是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中三个孩子家长的苦恼与困惑。他们的孩子上学之前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聪明伶俐,讨人欢心。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转折出现在上学之后。

问题最初出现在识字上。无论看很多遍,写很多遍,依然记不住,读不出,更写不对,他们可以绘声绘色地口头描述一件事情,但是却没有能力将它们变成文字,因为识字困难,语文成绩很差;因为读不懂题,数学成绩不好,因为记不住字母的顺序,英语成绩也上不来……

这些孩子最常听到的评价就是笨、懒、不努力,家长因此痛苦不堪,老师感到无能为力,而孩子们日常面对的,还有来自同龄人的嘲讽,小小年纪就经历着外人难以想象的煎熬。

其实,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将他们陷入樊笼的是阅读障碍。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一种,发生率约为5%~10%,特指儿童拥有正常的智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正常的学习动机,却不能在学龄阶段顺利地习得阅读技能。对中国的许多家长和老师而言,这还是一个新概念,公众对此知之甚少。

《我不是笨小孩》是一部长时间观察阅读障碍儿童成长的纪录片。通过对三个阅读障碍儿童家庭长达三年的系统追踪跟拍,真实而深入地反映了他们的生存困境和成长变化,以及家长、教师和孩子们的不懈努力。

三年的记录,细致真实地呈现了家长的困惑、焦虑和冲突,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直面困境,自我排解焦虑,陪孩子一同穿越至暗时刻,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复杂的矛盾中寻求平衡之道的艰难过程。

第一集《校校》

情商高、惹人喜爱的校校,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落后,当妈妈发现这是阅读障碍症后,想尽办法弥补短板。家庭矛盾、厌学情绪、挫败感围绕着这个家庭,爸爸妈妈该怎么办?

扫码观看《我不是笨小孩》第1集

第二集《群晓》

群晓是个自我要求很高的孩子,可是他偏偏有阅读障碍问题。为了守护群晓的心理健康,追随最初发现他阅读障碍问题的教学团队,妈妈带着他四处奔波游学,一家人过着双城生活。当他慢慢走出困扰、开始爱上阅读的时候,又被迫再次转学……

扫码观看《我不是笨小孩》第2集

第三集《若汐》

一对亲姐妹,姐姐学习优秀,考取了重点中学。妹妹若汐学习成绩长期不理想,从来没有得到过一张奖状,即便是在艺术课外班中,她也是常被老师忽略的人。因为不堪忍受误解造成的伤害,若汐被迫转学……在他们倍感焦虑的时候,妈妈又经历了一场重疾。

扫码观看《我不是笨小孩》第3集

《我不是笨小孩》在讲述主人公生命故事的同时,也为公众普及了相关科学知识。本片获得了长期研究阅读障碍问题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舒华、李虹教授团队的学术支持,权威专家访谈和干预活动记录,为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帮助这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提供一份生动鲜活的影像参照。

本片联合导演李瑞华和樊启鹏

《我不是笨小孩》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阅读障碍儿童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教育,关于爱的启示录。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如何面对孩子的不完美?爱与自由的界限在哪里?怎么做才算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片中三个孩子的父母,也同样困扰着无数个家庭,或许它们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片中三个孩子的父母的行动以及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生动阐释了:爱和接纳是最好的解药。

本片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继《小人国》《成长的秘密》《零零后》之后,与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团队合作推出的关注儿童成长的纪录片新作,团队希望用纪实影像服务儿童教育,让温暖阳光照亮童年。

综合自北京师范大学等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