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琴韵春晓《鹧鸪天·黛玉孤来洁有灵》
我读琴韵春晓《鹧鸪天·黛玉孤来洁有灵》
作者:常志英
愚以为,春晓这首鹧鸪天,乃是其近期作品中,颇具内涵、很有分量、不可多得的思乡述怀之佳作,也是其重要作品之一。作者身在文艺圈, 经常在外地演出,工作十分紧张忙碌,很少回家,思乡怀亲之情之真切之“更迫”,是可想而知的。与其他一些空泛而无病呻吟,缺少真情实感的乡思乡愁的诗词作品不同,春晓此作,紧密联系其生活、工作和思想实际,把内心最真实最细微最独到的感受抒发出来,因为特别走心用情,而且赋比兼用,层层递进,用形象说话,以景语作情语,所以非常感人!
从思乡怀亲角度看,“曲满乡思月满觥,四周蛩语影伶仃” 的铺陈,可谓开门切题,带人入境,已经足以让人感同身受,并为之唏嘘,因此感动;其述怀之句,既让人眼睛一亮且为之叹息而又油然生敬的,乃是“兰花老去香无冢,黛玉孤来洁有灵”。此联不惟格律工稳妥贴,意境幽深凄美,是作者用一腔心血凝就的自我的真实写照,而且还是词眼词“核”和作品重心所在。而“铺素纸,画丹青。吟灯一豆坐天明”,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是一位多才多艺,勤奋进取,不懈奋斗,不辍向上的优秀女性;当然,亦可看做作者思乡之情的“转移”和别样的进一步表达。在收束全篇的“置身污淖泥难浸,高寂寒梅自带馨”中,作者向我们展示的 ,是一个虽身处污淖却绝不与之同流合污,而且立志发愿,要使人生带香、为社会添香、在历史留香,既德艺双馨,又“高寂孤寒”的高洁之梅的形象。
这首作品,倘以更高的标准衡量,可能并非上佳之作,但是,我却对其颇为看重,且在我的思想上引起强烈共鸣。也许,这同我在机关工作几十年,一直不肯跟风随俗,仰人鼻息,而最终只能茕茕孑立、孤独无助的经历有关。我认为,此作因其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结合得较为完美,在春晓的诸多乃至全部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很有正能量,可视为其“自画像”“宣言书”,对我们全面深入了解春晓其人很有帮助,起到引路和“导向”作用,所以应该受到更多读者的重视和关注。在此,我郑重地向读者推荐春晓此作,希望大家喜欢。我想,无论是吟诗,还是做人,春晓其作其人,应该都是一个难得的“范本”。
附:春晓《鹧鸪天·黛玉孤来洁有灵》(原题《接常大哥“曲满乡思月满觥”》)
曲满乡思月满觥,四周蛩语影伶仃。
兰花老去香无冢,黛玉孤来洁有灵。
铺素纸,画丹青。吟灯一豆坐天明。
置身污淖泥难浸,高寂寒梅自带馨。
作者简介:常志英,网名苏子门生,孟小清,别名孟子丰,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6月6日生,辽宁葫芦岛人。分别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辽宁大学(自考)。先后供职于青岛远洋运输公司、中共锦西市(县级)委宣传部、中共葫芦岛市委宣传部、葫芦岛市社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