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这样治肾虚
临床上,肾虚是致病的重要病因病机,可导致多种疾病。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精不足都属于肾虚。面对因肾虚而致的疾病时,应该如何诊疗呢?今天为大家分享4个肾虚病证的医案,快来学习一下吧。
1.浮肿案
代某,女,32岁。患慢性肾炎5年余。1986年8月23日初诊。
全身浮肿,按之没指,面色㿠白,精神倦怠,胃纳不香,月经停闭,溲短便溏。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象细弱。化验检查:尿蛋白(+++),尿中红细胞少许;血浆总蛋白78.5mg%。李老认为此乃肾虚精漏,气虚血耗。宜温肾培元,补养精血。药用自制肾复康丸为主(主要成分为紫河车、红参、冬虫夏草、菟丝子、枸杞、首乌、黄芪、丹参等),每次6g,日服3次。
配服汤药:菟丝子15g,巴戟肉15g,仙茅12g,肉苁蓉15g,地肤子12g,当归10g,白芍12g,白术12g,黄芪30g,茯苓皮30g,泽泻15g,苡仁12g。
水煎服,每日1剂。
以上方丸、汤出入至1986年12月,浮肿消失,面色有华,月经复潮。复查尿常规:蛋白极少。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在正常范围,非蛋白氮37.6mg%。随访2年未见复发,身健如常。
2.泄泻案
熊某,男,58岁。每日晨起即肠鸣溏泻,一日2~3次不等,已有10余年。时觉腹部隐痛,恶寒喜暖,夜睡时腰腹部需要裹被贴身。虽经多方医治,反复罔效。1986年12月23日初诊。
面色无华,体瘦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腻,脉沉细弱。究其证脉,李老认为此为肾脾阳虚,肾阳亏虚为显。治拟温肾扶脾。
药用:制附片25g,破故纸15g,菟丝子20g,山药20g,干姜15g,白术20g,苡仁30g,茯苓15g,枳壳12g,炙甘草10g,葛根12g。
连服8剂,腰腹部冷感减轻,肠鸣好转,晨便质软,一日2次。守上方续服。半月后复诊,神清体健,纳谷增加,大便正常。随访半年无恙。
3.眩晕案
胡某,男,31岁。眩晕年余,1987年3月4日初诊。
头昏晕痛,寐少梦多,精神萎靡,腰酸肢软,间或滑精,时有咽干口苦呕恶、耳鸣等症。面色萎黄无华,形体消瘦,手足心热,脉象沉细稍数,舌嫩红少苔。进一步详询病史,始知患者年青时沾染手淫恶习,遗精滑泄严重。脉证合参,属精血不足,肾阴亏损所致。
方拟:生熟地各15g,山药20g,枣皮15g,首乌20g,桑椹20g,女贞15g,丹参15g,炒枣仁12g,生龙牡各30g,菊花12g,怀牛膝12g,磁石30g。
服药7剂,睡眠好转,眩晕减轻。依上方加白芍12g、制龟板30g、紫河车30g。服10剂后,诸症大减,眩晕止,乃去牛膝、龙牡,加当归10g、太子参20g、珍珠母30g、沙苑子12g、枸杞20g,蜜糖等量收膏以服,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发。
4.便秘案
张某,男,61岁。自述近6年来,大便干结难解,硬如羊屎,每5~7日一行,每次需半小时以上,苦不堪言。曾按气虚、气滞,用番泻叶、生大黄等泡水服,均罔效,便秘日益加重。1987年10月8日初诊。
面容瘦削,皮肤干燥,纳谷一般,腹软无痛感,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睡不安眠,时有手足心热,脉沉细弱,舌红苔薄。李老认为患者年逾六十,肾气已虚,病程较久,证属肾阴不足。宜滋肾养阴,生津润肠。
药用:生地30g,桑椹子20g,生首乌30g,玄参15g,麦冬12g,当归10g,白芍12g,桃仁10g,郁李仁15g。
服上方5剂,大便已通。继服上方加太子参20g、玉竹20g、山楂12g、谷麦芽12g,共15剂后,大便通调,睡眠转安,纳谷增加。再予上方制成糖浆,善后调理。随访半年,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