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茂陵是西汉第四代第五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陵园

陕西虎牙发布时间: 20-04-2909:07汉武帝茂陵是西汉第四代第五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陵园。位于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茂陵村南,距西安40公里。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幼名刘彘,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宗刘恒的孙子、汉太祖刘邦的重孙子。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修建陵墓时间长达53年,是西汉诸陵修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公元前87年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庙号世宗。汉武帝茂陵与李夫人英陵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其在位期间,曾用年号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从1962年至90年代初先后在茂陵陵区开展了5次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大体上确定了茂陵的组成部分,发现了部分外藏坑,发掘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但是由于当时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均未能对陵区重要遗迹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古调查和勘探,所形成的考古资料仅限于局部,难以反映出整个陵区的布局和结构。

西汉帝陵是大遗址保护项目之一,茂陵是西汉帝陵的重要部分。汉武帝时期,国富民强,具备修建大规模陵园的经济保障。茂陵陵园的建设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后代的帝王陵寝建设有深远的影响。深入了解茂陵的遗迹分布情况和性质内涵,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考古研究工作提供科学、全面、详实的资料,保障西汉帝陵的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西汉帝陵考古工作方案>的批复》(文物保函【2006】1087号)的文件精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茂陵博物馆联合组队,于2006年9月至2008年初率先对汉武帝茂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重点勘探,调查、勘探总面积达13平方公里。茂陵陵区由茂陵陵园、茂陵邑、陪葬墓、修陵人墓地等四大部分组成,分布范围东西约9.5、南北约7.0公里。茂陵陵园位于陵区的中央,以园墙、围沟形成平面呈东西向的长方形,陵园园墙东南部被平整土地破坏,无任何遗迹存在,南、北门址也由于现代公路的破坏,形制不清。在茂陵陵园内分布有帝陵陵园、2座墓园、8座陪葬墓、11处建筑遗址、外藏坑400座、祭祀坑7座。这些遗迹单位合理的规划分布,使茂陵陵园布局紧凑、功能完备。茂陵邑位于陵区的东北部,以围沟围绕形成,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有“三纵七横”道路将其分割成居住区、手工业区等。陪葬墓分布在茂陵陵园的周围,钻探确认有113座(组),其中东侧较为集中,墓葬等级较高。另外,茂陵陵区还具有完备的道路系统。汉武帝陵园是茂陵陵区的核心,也是茂陵陵园的核心,汉武帝陵园包含封土、墓葬形制、外藏坑、陵园几个部分。帝陵封土四周围绕有园墙,形成平面呈方形的帝陵陵园。四墙间距封土为80-86米,园墙四面正中各设一门。四角均建有角楼或角阙之类的建筑。汉武帝帝陵封土位于帝陵陵园中心,现存形状为覆斗状。底部边长东243、南238、西243.2、北240米,顶部边长东36、南41.6、西39.2、北41.7米,现地表上残存高度48.5米。封土正南立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汉孝武帝茂陵”石碑,以及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茂陵帝陵陵园内,帝陵墓室周围呈放射状分布有150座外藏坑,其中东侧37座;南侧34座;西侧39座;北侧40座。每侧的外藏坑相互平行,靠近墓室的一端基本位于一条直线上,部分外藏坑叠压在封土之下。东西两侧的外藏坑为东西向,南北两侧的外藏坑为南北向。外藏坑平面多呈长方形,最长的达100.8米,最短的仅3米,宽度大多在4米左右,最宽的为7米,最窄的仅1.4米。大多有斜坡道。茂陵陵园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方向82°,东西2080、南北1390米,墙体宽2.5-3.5米。东墙位于卫青墓封土西侧70余米处,南墙至咸阳原边缘,西墙至留位东坡村中部,北墙至策村北侧。园墙在现代地面已无任何遗迹,全部掩埋于地下。茂陵陵园内,园墙与帝陵陵园之间分布有大量的外藏坑,总数达244座。这些外藏坑成组分布,大体可以分为7个区。每区的外藏坑排列较有规律,分布较为密集,或全部方向一致,或一定数量的坑方向一致。茂陵陵区共发现建筑遗址12处,其中1-11号建筑遗址分布于茂陵陵园内。这些建筑遗址距离帝陵陵园有远有近,面积有大有小,形制结构各不相同,性质、用途应存在差别。茂陵陵园内陪葬墓共有10座,李夫人(M1)、“次冢”(M2)现存有封土,另外8座陪葬墓整齐的分布在陵园东北角。茂陵陪葬墓分布在茂陵陵园周围,以东部数量较多,等级较高。茂陵陵园外陪葬墓分布区域:1、茂陵邑以西,和茂陵陵园之间的区域,代表有卫青、霍去病、金日磾墓等;2、茂陵陵园东司马道以南的台地上(即茂陵邑以南),代表有阳信冢等;3、茂陵邑以东,代表有霍光、上官桀墓等;4、茂陵陵园以西,西司马道两侧;5、咸阳塬以南,零星分布有陪葬墓,代表有“三冢”等。除茂陵陵园内10座陪葬墓,截至目前确认113座(组)。其中保留封土的有15座,有卫青、霍去病、金日磾、阳信侯、霍光等墓;拥有独立陵园的5座,有卫青墓、霍去病墓、上官桀墓、M14、M15。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圹墓和洞室墓,墓道方向分布随意,四面均有。墓葬规模不一。这些墓葬,是通过调查获取信息,再钻探确认,相信还有数量众多的陪葬墓尚未发现。茂陵邑位于茂陵陵园以东偏北,西距茂陵陵园东墙370.5-380.5米,西距现茂陵博物馆东墙19.8米,西距M13(金日磾)封土仅为4.0米。茂陵邑钻探未发现墙垣迹象,以四面围沟确定其城邑范围,以茂陵陵园东司马道北沟为其城邑的南沟。西沟至史村东部,东沟至陈阡村东部,北沟至陈阡村北。茂陵邑平面呈西南-东北走向的长方形,东西长1813.8-1844.5米 ,南北宽1534-1542.7米,面积2.85平方公里。茂陵博物馆建立在茂陵陪葬墓之一霍去病墓前,是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汉代大型石刻群而蜚声海内外,融文物、古建、园林于一体的的西汉断代史国家二级博物馆。1956年3月成立,时称茂陵文管所,1979年12月晋升为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茂陵博物馆总占地面积4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开放区域有汉武帝帝陵陵园、霍去病墓园、金日磾墓园、卫青墓园;展厅面积2370.42平方米,有“西汉出土文物菁华展”“汉茂陵历史文化菁华展”“霍去病墓石刻陈列展”“霍去病生平展”“汉武帝故事造像展”等陈列;拥有各类文物藏品5194件(组),其中国宝文物14件,占咸阳地区国宝总数的70%,目前陈列展出有260件(组),尤以再现西域天马雄姿的鎏金马、构思巧妙的四神纹玉雕铺首、气势磅礴的霍去病墓石雕以及刻有“阳信家”款识的铭文铜器等珍品举世瞩目。来源:茂陵博物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