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处处谨言慎行,保护自己隐私呢?我...

为什么要处处谨言慎行,保护自己隐私呢?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案件。
2013年市里一间个体装修公司的保险柜被盗,丢失金额80余万。
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办案人员马上展开了侦查。通过询问受害人,也就是公司的老板发现,此事非常蹊跷,因为他们公司的流水往来通常都是在银行线上,这是近年来唯一一次收取大额现金,并且只在保险柜存放了两天,就立马被盗了,绝不像是巧合,肯定有内鬼通风报信案犯才能如此精准的行窃。这笔现金只有三人知晓情况,公司老板也就是他本人、他的财务和付款方。
办案人员分两条思路,一方面从知情人入手查起,另一方面根据现场痕迹、监控等追查。
案子很快破了,四名嫌疑人是一个团伙,得手后分头逃逸被从各地抓获。
知情人方面彻查后,发现并无嫌疑。既然案犯已经落网,这条线也就被暂时放下了。
但是在审讯这四名案犯时,发现他们中有三人的口供一致表明在盗窃之前,“老大”就已明确告诉他们保险箱里有80多万,并且“老大”因为提供了准确信息,还据此多分了脏。他们口中的“老大”对此则坚决否认,否认自己事前就知道保险箱里有多少钱,也否认自己事后多分了脏,说是他们四人合谋,随机作案,不存在主犯从犯。
事情蹊跷就蹊跷在这里,外面受害人称这笔钱只有三人知情,并且他们常年不存现金,只存这一次,就丢了。里面三名嫌疑人同时供述在盗窃前已明确知道保险箱里的具体金额。并且经过侦查这四名嫌疑人与受害人素不相识并无交集。这就摆明了有人给案犯通风报信嘛。
本着不让一个案犯漏网的原则,案件被退回补充侦查,试图找出这个告密的人究竟是谁。
但一直到侦查期限用尽,也没能找出究竟是谁将信息透露给了案犯。
最终是那位“老大”扛不住,自己招了。
原来在案发几日前,他四处踩点时曾闲逛到一处城中村的棋牌室,牌瘾上来的他就站在别人的牌局前看了一会儿。而打牌的人,正是那位失窃的老板。受害的老板在牌局上曾接了一个电话,“老大”就在旁边听到了这样两句“一共有80几万是吧?”“那先放保险箱吧,过几天可能会用。”说者无心,听到这两句话后,“老大”就一直等到牌局散场,步行跟踪到了受害人家,又再次蹲守,找到了他公司所在。而后便立刻召集人,完成了盗窃。
案子虽破了,但赃款是现金,已经被嫌犯挥霍了不少,只追回了部分。而且因为怀疑内部员工,整个公内东猜西疑,当天就停业了,各种合同悉数违约,没等判决书下来,公司就倒闭了,老板自此一蹶不振。
仅仅是两句话没注意,就飞来横祸坠入了深渊。知道案情的人,对此都唏嘘不已……
啰嗦这么多,其实我只想告诉大家一句。
你的小心,没有一次是多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