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男女有别?还是男生女生的家长有别?

学数学男女有别?还是男生女生的家长有别?

作者   |    赵晴

和男生相比,女生是不是真的在数学和理工科的学习上处于先天劣势?这个问题先天沉重。而各种数字告诉我们,事实似乎的确如此。

比如,尽管美国2016年大学毕业生中,女性占到57%,但是数学专业的女性毕业生仅占43%;而在工程和计算机专业中,她们只有19%和18%。

再比如,尽管2013年中国在校女大学生的比例达到51.75%,女生的专业选择往往集中在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护理学等专业;同时,男生所占比例最高的前十个专业全部是理工学科,且男生比例均超过80%。(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01

男女能力差异是否存在?

凭着一肚子民间谚语就认定男生天生更适合学数理,或者基于男女平等的信念而拒绝承认两性差异都不符合科学精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看相关的研究和数据。好在,这样的研究不仅存在,而且大量存在。

举一个例子来说,在美国的一项针对1000多名一到六年级的儿童的研究中 (Hutchison, Lyons, & Ansari, 2018),研究人员发现,儿童数学技能的性别差异很小。再比如,另一项针对一年级至三年级儿童的研究(Miller & Halpern, 2014) 也得出相似结论,女孩在数学上的表现与男孩一样好,而在其他学科(例如阅读)上的表现还要优于男孩。

但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情况有了一些变化。不止一项研究表明,在这个阶段,男女数学成绩上的差异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在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SAT中,女生的数学得分往往低于男生。2015年,女生的数学平均分是496,而男生是527(满分为800分)。

这似乎进一步强化了很多人都有的一个印象,男生学数理往往“更有后劲”,虽然男生往往“开窍晚”。但真的是这样吗?

02

如何解释这些差异?

美国权威的《科学》杂志在2008年曾发表的一项研究,针对全球15岁儿童进行了数学和语言能力的标准化测试。结果发现,女生的数学成绩的确落后于男生。但是,这个研究还有另一个重要发现。那就是,男女数学成绩的差距跟各个国家的性别不平等程度高度相关。

在男女越不平等的国家,男生和女生的数学成绩差距就越大;而在男女越平等的国家(比如瑞典和挪威),这一差距缩小到几乎为零。

换句话说,在男女基本平等的国家,男生基本没了“后劲”。

研究者们认为,这个结果恰好说明文化影响,而并非天生能力才是造成两性数学成绩差异的更好解释。那么,这些文化影响会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A::家长的刻板印象

作为家长,以下三句话你是否同意?

1. 女性应有的位置是在家里,而不是办公室或者店里。

2. 男主外女主内对所有人来说才是最佳选择。

3. 女性更乐于居家照顾孩子。

在2019年的一项美国教育数据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当妈妈越是根深蒂固的相信上面这三点性别刻板印象,女孩对自己的数学能力的自我评估就越差。有趣的是,妈妈的态度与男孩的数学成绩之间并没有相关性。【1】

【必须要说明的是】,这里之所以是“妈妈的态度”而不是“爸爸的态度”并非因为爸爸不重要,或者妈妈必须负全责,而是研究者并没有能采集到关于“爸爸的态度”的系统全面的数据。】

在纽约时报2017年的畅销书《每个人都撒谎》中,作者大卫多维茨(Seth Stephens-Davidowitz)通过分析谷歌搜索的大数据,给出了三组非常值得品味的数据:

1

尽管在美国的学校中,女生被选入天才班的可能性比男生高出9%,父母在网上搜索“我的儿子是不是很有天赋”的可能性是 ”我的女儿是不是很有天赋“ 的2.5倍;

2

家长在网上搜索 “我女儿是不是体重超重了?” 的次数是搜索 “我儿子是不是体重超重了?” 次数的2倍。而在实际情况中,美国仅有28%的女生超重,这个数字在男生中是35%;

3

家长在网上搜索 “我女儿是不是漂亮?”的次数是儿子的1.5倍;而家长搜索 “我女儿是不是很丑?”的次数是儿子的3倍。

现实向左走,而认知走向右。

大卫多维茨认为,这些在私密环境下进行的谷歌搜索其实最能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我们最迫切需要的答案,和我们的焦虑和恐惧都在大数据中慢慢汇集。

家长更在乎男生的天赋和能力,而更在乎女生的外貌和体重。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取向不仅反映出我们根深蒂固的价值判断,也会静水流深的影响下一代。

B::青春期孩子更容易受到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

尽管在小学阶段,男生女生的数学成绩不存在性别差异,但父母老师普遍对男生的期望更高,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往往从孩子上幼儿园和一年级就开始了。当我的朋友为她一岁多的孩子走访幼儿园的时候,深圳一家学费昂贵设施先进的私立幼儿园里,老师是这样向她介绍的:

“小朋友在这有很多兴趣班可以选择,男孩可以玩机器人学编程打跆拳道,女孩可以画画跳舞。”

这些深入人心的刻板印象会不停不歇的向孩子渗透,传达某种信息。糟糕的是,对于很多女生而言,从小到大,她们不断被渗透被传达的信息就是 “你不适合学数学“。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会越来越自发的遵循常见的性别刻板印象,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小学阶段男生女生的数学成绩没有差异,而在青春期之后这种差异开始逐步加大。

C::自我身份认同

想不想学数学,要不要学好数学,这件事其实跟每个孩子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密切关系。

研究者分析了2011年TIMSS报告(这是一个包含45个参与国的,针对中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态度和观念的一项大型国际评估)的数据后发现,男生对数学和科学的态度更积极,而女生女孩更消极,自我评估也更低。

随着女生年龄的增长,她们似乎越来越不在乎要成为一个擅长数学和理工的人,甚至一个聪明的人。一项最近的研究表明((Bian, Leslie, & Cimpian, 2017),在女孩仅仅6-7岁时,她们就对那些“为聪明的孩子设计的游戏”的开始丧失兴趣,并且越来越不把“聪明”和“女性”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如果女孩在进入青春期后对数理学科失去兴趣的话,这将大大降低她们在这些领域从事工作的信心。

03

家长能做什么?

如果你认为女生应该拥有跟男生平等的机会来学习数学和理工,并且摆脱刻板印象的束缚,去自由选择职业方向的话,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A::小心对待我们头脑中那些性别刻板印象。

从很小开始,男孩和女孩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会被区别对待,而这种区别对待往往是不经意的。比如,男生在数学考试中一再犯错会被认为是“不细心“、”不认真“,而女生经常会被归结为”笨“、“不开窍”。

区别就在于, 对于“不细心”或“不认真”,我们默认这是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的;至于“笨”或“不开窍”,我们实际在告诉孩子(和我们自己)这是天生的,何必为难自己。

我们要一再提醒自己,刻板印象背后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最终会深刻的影响我们的孩子。不论男孩女孩,我们都需要从小对他们建立健康的期望值,而不是“女孩只需要漂亮,男孩才需要聪明”。

是的,改变刻板印象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

是的,靠一己之力,一个家庭之力来对抗一个社会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绝非易事;

做堂吉柯德需要勇气,所以我们才要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B::改变我们自己对数学和理工的态度

要想让孩子对数学和理工有热情,作为家长,我们先要改变自己一提起数理就不胜其烦的状态。哪怕你还做不到带着星星眼去跟孩子讨论数学的神秘力量,至少想办法收起你避之唯恐不及的表情。

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Maloney, Ramirez, Gunderson, Levine, & Beilock, 2015),神经学家们发现,家长自己的数学焦虑感会对孩子的数学学习造成负面影响。但这里还有个前提,那就是:如果这样的家长帮孩子辅导数学作业的话。

那个美不胜收的画面,我们都可以自行脑补。

我们都曾经站在马路边,兴奋的指给孩子看,垃圾车!水泥车!救火车!

我们也都在动物园里,指着远处大喊大叫,猩猩在那儿!老虎过来了!山猫藏在树底下!

我们的兴奋雀跃,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喜欢垃圾车/水泥车/救火车,或是猩猩/老虎/山猫,而是我们能想象出孩子初见世界的眼中,这些会多么新奇。

数学亦可如此。

我们需要(装作)更有热情的和孩子展开关于数学和理工的对话,这种对话完全不必围绕公式、计算和应用题,而是学会去和孩子一起观察和赞叹生活中数学和科学的无所不在。

这或许需要我们重新开始学习,甚至拿起书本。但是,这不恰恰是身为家长的福利吗?因为孩子,我们有了一次重新认识世界的机会。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弄假直到成真。

Fake it till she makes it! 弄假直到她成事。

你我共勉。

备注:

【1】该研究结果目前以working paper的形式发表在美国国家教育研究纵向数据分析中心的网站上。

References:

Bian, L., Leslie, S. J., & Cimpian, A. (2017). Gender stereotypes about intellectual ability emerge early and influence children’s interests. Science, 355(6323), 389-391.

Hutchison, J. E., Lyons, I. M., & Ansari, D. (2018). More Similar Than Differe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Basic Numerical Skills Are the Exception Not the Rule. Child development.

Miller, D. I., & Halpern, D. F. (2014). The new science of cognitive sex difference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8(1), 37-45.

- 版权声明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