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救风尘”者的赞歌 ——读《残缺的成全》
“救风尘”者的赞歌
——读《残缺的成全》
《残缺的成全》是一本赠书,是法新居士赠阅我的五本书中的一本。法新居士是中医世家,宅心仁厚,和我是乡党,年长我一些,经人介绍认识,有过网络交往,却一直未曾谋面。由于书价飙涨,近年来我的阅读以电子书为主,纸质书主要是借阅和赠阅为主,不然的话,以我的阅读需求,肯定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在写这篇文章之前,还是要先感谢一下法心居士。
《残缺的成全》的作者是许海涛,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很简单,没有那一长串看起来吓人,其实一分钱事也不顶的头衔,仅仅为:“1969年生,陕西咸阳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跑家——那些埋藏民间的古董传奇》”。但是,熟悉许海涛的人都知道,家住周陵街办马家窑村的许海涛是个跑家(走村转巷挨门挨户收古董老货的),好旧物,爱收藏,喜文字。专注民间古董收藏近三十年,走遍关中,刮地皮式“跑一线”探古寻宝,经见、过手数万件古董老物,与近百位民间跑家和收藏家相交甚笃。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常有文字见报刊和网络,是跑家里的才子。
《残缺的成全》以大秦古都咸阳、十三朝古都西安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背景,以江南青年画家湖舟的见闻为切入点,将尧头窑酒盏、南红珠串、鸟纹瓦当、秦诏版、唐代经幢、西周愙鼎、西汉四神瓦当、意大利十七世纪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明代唐寅的《秋山晚霁图》等39件珍贵文物为线索串联开来,讲述了民间收藏家金晍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当下半个多世纪的故事,描写了他如同“古董残件”一样残缺的爱情和他对完美爱情执着的、却令人叹惋的追求。
《残缺的成全》中金眮是悲剧式的人物,他曾经因为家庭缘故,也因为不愿意伤害爱人,委曲求全,放弃了爱情,降身以求,跟寡妇桑军英结婚,最后又不惜放弃数百万财产,净身出户,追寻爱情,却最终因为爱人的离世而隐遁山林,不复出焉;桑军英也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因为抚养金眮脑瘫的哥哥而对夫妻生活产生了心理阴影,所以两人分居多年,再到最后的被迫离婚。凌丽云也是悲剧式的人物,由于金眮的放手,所以放弃了爱情,草草结婚——离婚——单身,后与金眮旧情复燃,并且在金眮的帮助之下,即将走上绘画的舞台大展英姿的时候,却不得不因为意外而烟消云散。
是的,凌丽云和金眮只能是这样的结局,因为他们的感情生活不是这个世俗社会法律和道德所容许的,是见不了阳光的。一个离世,一个遁世,这也许就是作者所谓的成全吧。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世事沧桑多变,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个先来,所以我们唯有珍惜今天,珍惜眼前的一切,活在当下,才是幸福的。当然,当我们明白了所有的事情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时候,我们就无需心思费劲,去寻找子虚乌有的完美而忽略了身边存在的真实。谁也没有因为维纳斯断了胳膊就觉得她不是艺术的珍品,相反的有一些好事者按照唯美的原则想要给维纳斯补上胳膊,结果发现都很难超越现状,都有画蛇添足之意,所以最后都不了了之。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需要“高大全式”的人物,就像我们宁愿看到一个真小人,也不愿意看到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一样。所以,残缺是一种真实的美,是一种悲剧式的美,是能够震撼人心的美。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了解了大量的文史知识,这其中有一些自己原来知道一鳞半爪。比如说耀州窑和尧头窑,前者经常听人谈起,后者也是近几年才听到过。知道尧头窑也是因为乾县薛录镇黄土乡舍的刘鑫,曾经和一帮子人在这里创办了一个写生基地。但是尧头窑和耀州窑出品的具体区别我则很难完全说清楚。比如说经幢,在我原创的乾县地域文化系列文章《行走在乾县》“薛录镇”中有所记载:乾县薛录镇大墙社区三佛村曾有一尊唐开成四年(840)陀罗尼经幢。该经幢上小下大,八棱柱体,字体小楷行书,上径0.32米,下径0.40米。再比如说悟空禅师,俗名车奉朝,法号达摩驮都,谥号悟空。唐京兆人,今泾阳人。生于开元二十年(公元733年),圆寂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后魏拓拔氏之后代,是孙悟空的原型。再比如说八仙庵、鸡市拐,自己当年在陕西教育学院上学,曾经在这里带了一个学生,每周都要经过这里两三趟,只是很少驻足。
更多的是我闻所未闻的。比如说《秦诏版》、《三希堂画宝》《冯少墟集》《斯托拉蒂瓦里小提琴》《秋山晚霁图》《鸟纹瓦当》《永寿嘉福》《竹雕笔筒》等篇章所讲的内容,对我来说,都如同打开了一扇又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子。
说实话,我早就知道许海涛和他的《跑家》一书。但是一直没有想着去看这本书,主要是现在写书买书的比读书的多,各种各样的书籍太多了,自己根本看不完,而且这其中大多数作品太虚、水分太多,“不看可能会有遗憾,一看肯定会后悔”,所以只能拣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真正好的书来读,仔细地读,认真地读,就像《周作人散文集》,我每天早晨在跟早读的时候都会读一两篇。
之所以对这部小说产生了兴趣,是因为近期我接触了陕西收藏界的著名人物李欣宇,看了李先生主办的一次展览,读过几本他与父亲李毅民合作的几本书,如《朱克城古玩鉴定访谈录》等。同时,在今年的国庆节前后,自己深入参观了“乾州人文历史博物馆”,了解了杂项收藏家赵秦波先生的故事,自己写了几篇文字,记录和分享了自己对于乾州人文历史博物馆以及赵秦波先生的一点认知,对这个领域产生了兴趣。所以,就想近距离的了解这些“拯救文化艺术品于风尘之中”的人们。
因为种种原因,很多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并不重视,他们可能会用明清的石碑铺路,用青花瓷去腌咸菜,让黄花梨木的老家具蒙上厚厚的灰尘等等,如此的暴殄天物让人心痛不已,跑家们独具慧眼,将这些物件从村民手中淘出来,转手与那些懂得文化艺术价值的人们,可以说是功德一件,所以我称跑家为拯救文化艺术品于风尘之中的人。
东拉西扯,凑了这么一段两千字左右的文段,算是我对许海涛先生《残缺的成全》的读后感,感谢他以及所有“救风尘”的“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