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你,你别带相机行么
插画家:Michelle Kondrich
有些地方我会记住
有些就遗忘了
但是这些地方都有它们的回忆
和那些我还能记起来的朋友和爱人
——《In My Life》by The Beatles
很多人旅行最大的收获就是,拍了很多很多的照片,然后没了。
美国Fairfield大学的心理学教授Linda Henkel,2013年刊登在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表明:过度的拍照行为会损害事后细节回忆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旅行中你一直在拍照片,很可能你的回忆就只剩下那些照片了。因为当别人在当下享受美食、美景和偶遇的游客时,你却在不停地摆盘、凹造型,甚至你的自拍杆可能正打在了一个专心赏玩路边特色小物件儿的游客的脑袋上。
那天跟朋友去一家西餐厅吃牛排,我一边啃着餐前面包,一边跟朋友说「面包都这么好吃,牛排应该错不了」,一边看着餐厅另一侧角落里的一对情侣直播摄影技巧。
两个人缓缓落座后,把衣服放在一边,女生示意男生可以开始了,然后摆出一个用叉子思考的姿势,男生非常配合地迅速掏出手机,正面、左侧、右侧、仰拍、俯拍,咔咔一通拍。面包上来了,又举着新道具试了试灯光。女生抱怨不自然,于是男生开始扭曲着身子、移动着步伐,抓拍抓拍抓拍。这倒是让本来毫无生气的餐厅多了些人气儿。
很想看完全程,但无奈我们的牛排上来了,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因为拍照耽误吃上热乎的牛排,也不知道他们回忆今天这顿烛光晚餐的时候是不是全是灯光和镜头。
你常常抱怨自己注意力不能集中,很可能就是因为吃饭的时候都无法只关注食物;你常常埋怨另一半没有时间陪你,可真的在一块的时候,也没见你有多享受二人时光。
我知道,你是想把那些美好的时刻都记录下来,但有时候你的目的可能未必这么单纯。如果真的是想和家人朋友分享你旅行的快乐,打个电话好好聊聊,随手附上三两幅美图就足够了。更多的时候,抑制不住不停拍照的冲动,只是为了晚上发朋友圈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搭配出完美的9宫格,可以琢磨出与众不同的文字说明,得到更多的赞和互动。稍微停下来想一下,你的快乐很大一部分在旅行中不旅行的时候,而真的旅行的时候想的又是如何在有Wi-Fi的地方更好地展示自己旅行的过程,一个你并没有真的好好经历和体验的过程。
这事儿是不是有点讽刺?
可不就是我们每天都在干的事情么?
发表在Visual Communication上的一个研究表明:照相技术的主要功能已经从最开始记录特殊事件和家庭生活的功能,演变到我们自我的形成和社交联系。
也就是当我们在翻看我们的相册时,看到已经不是回忆,而是这张照片发出去能向我的社交圈传达什么信息,能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能吸引什么样的人来和我互动。
你常常抱怨没有自我,四处寻找建立自我的方法,可却忽略了这个隐藏在你手机中的巨大隐患;你常常嫌弃自己没有社交技巧,反而把真正锻炼交流的机会浪费在了选图、修图和发图的恶性循环中。
想要真的留住回忆,试试别拍照片了。
情话3.0:我带着你,你别带相机行么
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问题
点击菜单栏「向店长提问」
第一时间进行回复哦
今日心理武器 🔫
关注当下:
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看电影的时候就好好看电影,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就好好聊天,运动的时候就好好运动......这些是对「关注当下」最简单的诠释,取自冥想中的核心原则,能够有效地缓解焦虑、提高我们的注意力。
🌰
比如关于旅行拍照的话题,可以给自己限定一个拍照的数量(如一天不超过个位数),剩下的时间就要投入到美食、美景和旁边的美人中。
关于情话2.0,请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