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洲归来游有记,文字浅深各不同
庚子荷月某周五,天气阴晴飘忽,时阳光灿烂,时细雨濛濛, 偷中招之闲,约二三好友,驱车依计前行。上午八时许聚,俄尔上沪陕,路宽车少,适我初驾,一路风光不谈,心专于高速。是日友贤志合,身心俱愉,若驾轻就熟,一气至新野,约百二十公里,谓之首远。十点余至邓州花洲书院,游人不盛,购票三十而入。沿东线参观,经正门大屏墙,南侧行草书范公千古名句。东行若城墙上石路,通向春风阁,此吾名也,四面有历代名人题名,南面为董其昌书,正是我今之追求者也,此时细雨渐密而游兴遂增,穿越迷幻山洞而寻一出口,到书院北末。遂逆向参观至大成殿,高数丈孔子金丝楠木像,又有孟子、子思、颜子等,为镇院之宝也,拜而去。行至范公植桂处,细雨疏,次第与多个团队交合,商议跟导游寻觅,次序遂乱。主景区百花洲雨中别有情趣,碧水红亭,曲廊斜径,极尽江南水乡之能事,多合苏州园林之奇巧;与中原风物相谐,富而有味,处处佐以配乐朗诵《岳阳楼记》,灵动而厚重。范公祠端而书院名起,忧乐句出而千古共仰。二月河、姚雪垠等居此而文盛,凌云阁、文昌台建此而游多。左右转合出正门,高墙书名文,文前立范公,与来路合而终游,时午后一时余也。
七律 访花洲书院
一到花洲笔墨贫,言辞不敢示来人。
江南亭阁诗联暖,千古儒经字句亲。
流碧清泉依草树,历时高客作墙邻。
范公忧乐关天下,书院风行四季春。
至不远处福胜寺,访历史名刹。踏遍地砖石瓦砾,见古塔沧桑,岁月雕刻于碑文,风霜写见于砖苔;盛名来自史记,残败立在目前。旁有一巨观音像,在民房侧而极不协调,周遭残垣中已有复古式建初起。
未时略,大盘鸡鼓舞,至台湾村,几处地标,数处大冢,有黑石绵延高立,算是台湾高山族地貌,下有河道但无水,旁有竹楼建筑高耸,下有妈祖像与祭台,还有一些不知名,遇人极少,无行高山风俗,乃笑之而去也。
七绝 参观邓州台湾村
无潭无海更无津,何处高山妈祖神。
却说台湾殊俗在,风吹尽是地方尘。
四时许,走一路高柏依偎夹道的村路,到达邓州习氏宗祠,却因疫情而封,只见其广阔、规整与洁净,前有河,岸有坡,旁有交 汇势,今古元素相得益彰,树木茂盛,建筑别致。多处风景远观而已。五时,沿邓内县道数十公里至沪陕,七时余到县城兴隆酒家兴尽歌罢子时而归,数日后再忆,得律绝各一以记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