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总有几个人的文章,你会有所期待!
据外媒报道,华尔街证券分析师玛丽-米克尔昨天在美国Code大会上发布了《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指出:
1.微信目前活跃用户高达9.38亿,
2.微信占据了用户花在移动APP上29%的使用时间。
3.中国用户平均每天投入到移动应用的时间为大约31亿小时,投入到微信的时间约为9亿小时。
从上面的报告不难看出:我们基本上要花3小时以上的时间在智能手机的运用上,而其中有1小时左右是花在微信上的。
这也就难怪为什么到深更半夜,还有许多朋友在"批阅“朋友圈 。
今天这篇文章可能会让你失望了。
不是良子想出什么良方可以戒掉朋友圈的瘾,而是因为我”中毒“也很深。每天花在微信上看文章,公众平台上写文章的时间远超常人,所以有了些”感悟“。
上图内容就是我”阅文无数“后最大的体会:有些朋友转发的文章,它是一种品质的保证。
但是这样的朋友真的太少了 ,在某个细分领域,你可能凑成双都做不到 。
而这些有趣,有用,或者有种的文章来源往往并非位高权重者。
这可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微信一贯坚持的”得屌丝者得天下“的路线。
当然还有种可能,阶层的不同导致趣味也不同,所以很难发出“平民的共鸣“吧。
此处停留5秒,你可以回忆下,你最期待的文章来自于朋友圈哪位了。
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有这样的过滤器,一定要善待他(她),让他(她)心情愉快,便于更好的“工作“,产出更多符合你趣味的内容。
下面从文章阅读引申到读“书“
关于阅读,我们来看一组2016数据:
中国国民一年平均看书7.86本,比2015年多了0.02本。这个数据包含了数字化阅读,而纸质书阅读平均每人4.65本,比2015年增加了0.07本。
读书数量最多的是以色列,犹太民族每年人均读书64本。俄罗斯,人均读书55本。美国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
中国和读书多的国家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再加上“微信”等这么的有吸引力,大量侵占我们的有效学习和阅读时间。
而人的生命终究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对茫茫书海,如何选择读物?如何建立个人知识体系?这是多么焦虑的一个问题啊!
但互联网信息时代,总有“互联网+“的方法出现。
一些所谓的帮你读书,帮你推荐书单的组织和个人就应运而生了。
引用知乎上一位朋友的观点:“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接收这种方式。”
让别人给你挑选书籍,让别人帮你输出书本价值点,就好比别人帮你挑选了食材,然后嚼烂了喂你,想想有点恶心。
也许有些老板觉得读书很重要,但又没有时间和耐心,所以让人帮他读书。这看起来很美好的,但是真的有用吗?
一个人没有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作者的思考方式,论证过程,没有结合自己的经历去思考和验证,只得到一个结果,他能领会多少,又能得到多少?
加入读书会就能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有了炫耀的资本的话,那不读也罢。
我臆测,很多认同这种方式的人觉得节约了时间。有人帮你挑选了书,然后你听了书觉得好,自己再去完整的看这本书。但我反问一句:当一个结论,或者答案给了你以后,你真的还会去看这本书吗?打个不是最恰当的比喻,悬疑片剧透了之后去看,和怀揣着忐忑看,这效果和结果能一样吗?
选择书籍其实也是一种乐趣和能力。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看的书可能也不尽相同。书可能会成为你心灵交流的朋友,但是同看一本书的人却未必能成为朋友。
同一本书,针对不同人,可能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
全球排名第一的畅销书——圣经。可能每个人对其的理解都不一样。
读书会的初衷是让更多的国民参与到读书这项有益的活动中来,本没有错。但以盈利为目的时,就变成了一种产品。产品就必须对购买者来说有价值才行,或者说性价比高才行。而目前的产品多将“吸收知识”和“上网”结合在一起,大大降低了“娱乐”的罪恶感。
这样的结果势必带来:推荐某本书是以结论为导向,而不是享受过程。描绘一些不痛不痒的情节,受众就不愿意付费了。即使那些描绘真的很美。
当今社会,最贵的东西是时间,每个人都在计算自己的时间成本。提高效率的方法有2种:
提高自己阅读的速度和转化率
有些人几天就能读完一本大部头,还能很好地吸收,给你娓娓道来。而有些人一辈子都读不完那本书。这就关乎效率了,而效率是可以通过方法达到的。
下面这本书也许对你有点帮助。
找到信得过的试读者
就像我在文章前段提到的,朋友圈里总有几个人的推文,你值得期待。这些“过滤器”并不是你花300块买到的,而是你长年累月看他的文章,发掘出来的。所以他们是品质的保障,他们推荐的文章,或者书,不会浪费你宝贵的时间。
而试读者有多重要,从下面这个朋友的回答中就可见一般了。
良子可能会选高晓松来作为试读者,因为臭味相投。
当今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焦虑。读书是一种很好的疏解压力的方法。即使碎片化阅读也是有益的,聊胜于无。而系统阅读给你带来的身心愉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不管是谁人推荐的,开卷有益。
希望上面的内容能成为一剂“良方“,提高你生命效率的同时,还能带来读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