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颜的我竟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么重要的日子我竟然会忘记了”,Coco边跑边整理着凌乱的头发,嘴里还叼着在路边买的汉堡。
今天是约好了跟Leon见面的日子,Leon是朋友介绍的,Coco只见过他的照片,看上去是自己喜欢的类型,难得第一眼看上去会有心动的感觉。
第一次见面竟然就要迟到,Coco懊恼不已,更让Coco难以接受的是,她平时出门非常注意个人形象,这次竟然要这么急匆匆地赶过去,甚至都只能匆忙地洗把脸,头发都来不及整理。
电影《闺蜜》
路上的行人已经很多了,大多都脚步匆匆,Coco低着头,生怕遇到熟人,感觉好多人的眼光都在盯着自己,心里不住地给自己打气:“他们一定没有看到我”,可还是忍不住抬头用眼角的余光悄悄扫视一下,看看是否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突然,Coco停下了脚步,“天哪,怎么会这样”,Coco盯着自己的脚上两只不一样颜色的鞋子,头有点发昏,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祸不单行?Coco一时有些纠结,到底还要不要去赴这次约会?
内心短暂地挣扎过后,Coco还是重新加快了脚步,爽约是一件不能容忍的事情,更何况这次约会是如此重要的事情。
在餐厅门口,即使是如此匆忙,Coco还是忍不住借餐厅的落地窗当镜子整理了一下。
电影《蒂凡尼早餐》
约会的过程中Coco是恍惚的,几乎记不得当时交谈的过程,只记得自己不停地借机观察Leon,看他是否对自己的形象表现出不满,同时悄悄地拉一下裙子试图掩盖脚上错位的鞋子。
Coco感觉自己就像是摆在聚光灯下,被人欣赏的宠物,而餐厅里的人都在谈论着自己糟糕的形象和状态,声音是那么刺耳……
好吧,我编不下去了,你一定看出了我是在杜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内容本身其实只是一个载体,我重点要说的是一种错觉——“他们都在看着我”,或者“他们都在谈论我”。
韩剧《请回答1988》
我大胆地猜测一下,很多人估计会有过类似的经历,当自己出现某种失误或者自己在意的东西发生糟糕情形的时候,会感觉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血涌上头,面红耳赤,甚至焦虑不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自己就经历过这样的场面,而当时的情形不过是自己的衣服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一只扣子,我一整天都觉得别人在盯着我、嘲笑我,焦躁不安,一直尝试用手挡在丢失扣子的位置,以至于朋友以为我当天是不是肚子不舒服。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这背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在作怪?
自我展示理论
让我们从自我展示理论谈起,这种理论认为,出于某些重要的原因,我们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是一致的。
这整体上是一种印象管理,我们都希望自己在生活中展示出来的是一种稳定的表现,比如前文故事中的Coco,她非常注意个人形象,这对于她个人是很重要的,她的内心对于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有一种预期,所以当现实的形象与自己的预期不一致的时候,就会有冲突发生,因此产生焦虑。
韩剧《迷雾》
这种焦虑感会让我们有一种怀疑——怀疑自己在社会情境中的能力或表现。
心理学家们认为,我们每个人渴望以一种留给别人美好印象的方式来展示我们自己。
但是,当我们有期待给他人留下好印象的渴望,但又怀疑自己能否做到的时候,这种焦虑感就会非常容易产生。
很多关于这种社会性焦虑的研究都发现,与个体的体验息息相关,有几种情境特别容易产生这种焦虑感:
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
1. 和有权势,位居高位的人(权威)交往——他们对我们的印象如何,对我们非常重要;
2. 在一种评价情境中也容易产生焦虑,例如第一次见女朋友的家长;
3. 过于敏感,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和自己的行为之上时;
4. 关注对我们的自我形象有重要意义的事物,例如,你大学毕业要做论文答辩。
5. 身处一种新奇的、没有概念或体验的情境中时也容易产生焦虑,例如第一次参加一场舞会,或者对于某种社交场合的社交规则不熟悉时。
电影《永不妥协》
个人化的情境
在前述的这种情境之下,人们会自然地倾向于小心翼翼地展现自己,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情绪,会有被人盯着或被人谈论的感觉,很多时候是由于人们将周围的环境过于个人化,高估了其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评价程度,人们会以为所有人都会注意到,并且由此而对他们做出评价。
当然,人类本身有一种自我中心的特质,自我参照效应也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对于自我的感觉处于我们世界的核心位置。
人们都倾向于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因此我们更容易高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指向程度。
电影《教父》
相关性错觉会是会加深这种焦虑的程度,尤其是对于一些害羞的人,或者认知上存在偏见的人。
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思考能力和联想能力无疑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人类非常善于从两件看上去没有关联的事物当中找到相关性,如果没有这种联想能力,或许牛顿被一吨苹果砸到头昏,也产生不了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
但是,这种联想能力有时候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尤其是当我们将情境个人化的时候,这会使人产生一种相关性错觉,坚信两种情形之间是存在联系的,而且不幸的是,当人们坚信某种联系存在的时候,他一定能找到支持这种联系的证据。
西方有句谚语“只要相信就能看见”,说的就是如此。而在这种情形之下,似乎也可以用自我实现的预言来解释,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故事中,如果Coco不断地用小动作去试图掩盖自己脚上的鞋,肯定会增加被人发现的概率,从而帮助Coco证实“他们确实都在看着我”。
电影《垫底辣妹》
如何解决过度自我关注的问题?
控制情绪应该是第一步,也是最直接的一步。
由于情绪会渗入到我们的思维当中,所以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非常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很多人都曾经有过在激烈的情绪之下说错话或做错事的经历,人们常说“不要在情绪激烈的时候做重要的决定”,原因也正在于此。
在做判断或决定之前控制情绪,有助于我们做出的判断或决定更加合理。中国先人说“乐极生悲”“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满满都是生活的智慧。
英剧《唐顿庄园》
当然,控制情绪更倾向于提升临场时的反应,要持久改善这类社会性焦虑的状态,提升认知能力才是更重要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尝试培养自我觉察的能力,可以尝试以第三者的视角来观察一下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平衡内心的自我感觉和外部知觉之间的关系,使之更趋于一致。
日剧《被讨厌的勇气》
我们从出生开始慢慢形成自我的概念,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的边界会随之逐渐扩大,尤其是个体的社会角色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边界所及之处环境对于人们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复杂,我们要尝试扩大理性的范围,以减少我们的行为受环境影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