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夫子为卫君乎(7-15)

孔子认为,为政之道重在合“礼”。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比。孔子对伯夷、叔齐给予高度赞扬,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礼制感到不满和不安。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
为:助,帮助的意思。
卫君:卫出公辄,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前481年在位。其父蒯聩(kuǎi kuì)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诺:表示答应的口语。
【译文】
冉有(问子贡)说:“夫子会帮助卫国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有什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夫子不会帮助卫君。”
本章涉及两个典故。一是伯夷、叔齐兄弟相互推让国君之位。商朝末年纣王时期,诸侯孤竹国国君有三个儿子,伯夷是长子,叔齐排行老三,国君一直想立叔齐作为继位者。国君过世以后,按照礼制长子应该继位,叔齐严格遵守礼制,不愿尊崇父亲遗命,将君位让给伯夷。伯夷为了成全父亲遗命,便推让叔齐即位,自己则跑掉。叔齐看到伯夷跑掉,自己也跑掉,因为不能行不义,国人只得让排行老二的中子即位。后来,武王伐纣并建立周朝,伯夷、叔齐身为商朝臣子,不吃周朝的粮食,饿死在首阳山上。二是蒯聩和儿子辄争夺卫国国君之位。南子生性淫荡,卫灵公却非常宠爱她,对她言听计从,朝政被南子把持,大臣们只得屈从。卫灵公的儿子即世子蒯聩为此跟母亲南子结怨,鲁定公十四年,涉嫌谋杀南子未遂而被驱逐,离开卫国。鲁哀公二年春,卫灵公去世,南子说卫灵公的遗命是立公子郢为国君。郢认为蒯聩有儿子辄,就推辞掉,于是立辄为国君。同年六月,晋国赵鞅领兵帮助蒯聩回卫国争夺国君之位,其实质是晋国挟持蒯聩入侵卫国。这时,齐国齐景公因与晋国有怨,便出兵帮助卫国,结果蒯聩和晋国的阴谋均未得逞。
当时,孔子正在卫国,曾受到卫灵公和南子的礼遇。面对此种局势,孔子仍留在卫国。弟子不知道孔子心里作如何打算,冉有也是心存疑惑,希望能知道孔子的真实想法,但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不敢直接去问,所以只能私下问子贡。
子贡在孔门四科里言语第一,讲话很有技巧,不是单刀直入,而是巧妙地问了一个历史典故,“伯夷、叔齐何人也?”伯夷是兄长,知道父亲的意愿是希望把君位传给叔齐,便极力让叔齐继位,这种行为就是孝,即孝顺父亲。叔齐则严格遵守长先幼后,让兄长继位,这种行为就是悌,即恭敬兄长。孝悌为仁之本,伯夷行孝道,叔齐行悌道,兄弟二人都是求仁得仁,伯夷从不怨父亲,叔齐从不怨兄长,所以孔子说“又有什么怨恨呢”。孔子对伯夷、叔齐两位贤者非常佩服,认为伯夷、叔齐彼此相让,是为贤为仁;而卫国当时的情形却是彼此相争,显然与仁相悖。于是,子贡透过孔子的观点,明白孔子不会帮助卫国国君。当然,孔子不离开卫国,又不帮助卫君,其根本目的是出于“仁”,仍在等待时机,希望能有机会帮助卫国恢复礼制、推行仁德。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道德经》讲:“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伯夷、叔齐兄弟以国相让,就是为仁而不争利。为仁之人,世上便无人可以与之争。孔子念念不离仁、不违仁,凡是弟子的提问,所得到的答案都是为仁。子贡问得巧妙,孔子答得精妙。子贡以古问今,孔子借古喻今。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为后世留下十分珍贵的为仁之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