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夫子为卫君乎(7-15) 2024-06-07 20:25:55 孔子认为,为政之道重在合“礼”。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比。孔子对伯夷、叔齐给予高度赞扬,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礼制感到不满和不安。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为:助,帮助的意思。卫君:卫出公辄,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前481年在位。其父蒯聩(kuǎi kuì)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诺:表示答应的口语。 【译文】冉有(问子贡)说:“夫子会帮助卫国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有什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夫子不会帮助卫君。” 本章涉及两个典故。一是伯夷、叔齐兄弟相互推让国君之位。商朝末年纣王时期,诸侯孤竹国国君有三个儿子,伯夷是长子,叔齐排行老三,国君一直想立叔齐作为继位者。国君过世以后,按照礼制长子应该继位,叔齐严格遵守礼制,不愿尊崇父亲遗命,将君位让给伯夷。伯夷为了成全父亲遗命,便推让叔齐即位,自己则跑掉。叔齐看到伯夷跑掉,自己也跑掉,因为不能行不义,国人只得让排行老二的中子即位。后来,武王伐纣并建立周朝,伯夷、叔齐身为商朝臣子,不吃周朝的粮食,饿死在首阳山上。二是蒯聩和儿子辄争夺卫国国君之位。南子生性淫荡,卫灵公却非常宠爱她,对她言听计从,朝政被南子把持,大臣们只得屈从。卫灵公的儿子即世子蒯聩为此跟母亲南子结怨,鲁定公十四年,涉嫌谋杀南子未遂而被驱逐,离开卫国。鲁哀公二年春,卫灵公去世,南子说卫灵公的遗命是立公子郢为国君。郢认为蒯聩有儿子辄,就推辞掉,于是立辄为国君。同年六月,晋国赵鞅领兵帮助蒯聩回卫国争夺国君之位,其实质是晋国挟持蒯聩入侵卫国。这时,齐国齐景公因与晋国有怨,便出兵帮助卫国,结果蒯聩和晋国的阴谋均未得逞。 当时,孔子正在卫国,曾受到卫灵公和南子的礼遇。面对此种局势,孔子仍留在卫国。弟子不知道孔子心里作如何打算,冉有也是心存疑惑,希望能知道孔子的真实想法,但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不敢直接去问,所以只能私下问子贡。 子贡在孔门四科里言语第一,讲话很有技巧,不是单刀直入,而是巧妙地问了一个历史典故,“伯夷、叔齐何人也?”伯夷是兄长,知道父亲的意愿是希望把君位传给叔齐,便极力让叔齐继位,这种行为就是孝,即孝顺父亲。叔齐则严格遵守长先幼后,让兄长继位,这种行为就是悌,即恭敬兄长。孝悌为仁之本,伯夷行孝道,叔齐行悌道,兄弟二人都是求仁得仁,伯夷从不怨父亲,叔齐从不怨兄长,所以孔子说“又有什么怨恨呢”。孔子对伯夷、叔齐两位贤者非常佩服,认为伯夷、叔齐彼此相让,是为贤为仁;而卫国当时的情形却是彼此相争,显然与仁相悖。于是,子贡透过孔子的观点,明白孔子不会帮助卫国国君。当然,孔子不离开卫国,又不帮助卫君,其根本目的是出于“仁”,仍在等待时机,希望能有机会帮助卫国恢复礼制、推行仁德。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道德经》讲:“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伯夷、叔齐兄弟以国相让,就是为仁而不争利。为仁之人,世上便无人可以与之争。孔子念念不离仁、不违仁,凡是弟子的提问,所得到的答案都是为仁。子贡问得巧妙,孔子答得精妙。子贡以古问今,孔子借古喻今。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为后世留下十分珍贵的为仁之道。 赞 (0) 相关推荐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四) 素说《论语》:述而篇(十四) 名义上最长久的诸侯——卫国 周文王有十个嫡子,其中,周武王成为周天子,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其他的嫡子中,有明确传承记载的是蔡叔度.曹叔振铎和,之前已经介绍过蔡叔度和曹叔振铎了,本文介绍下卫康叔封的封国--卫国(资料来源:<史 ... 求仁得仁焉有怨——《论语》悟读【158】 问心无愧表如里,求仁得仁焉有怨. <论语>第七篇第十四章: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辅助或辅佐)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qu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5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 【第325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5章》孔子答“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之问有何深意?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5章>孔子答"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之问有何深意? 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 ... 【每天读论语】子张19.15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子张19.15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原文]19.15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翻译]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 ... 论语:道千乘之国(1-5)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中说:"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鲁迅所指是 ... 【第277期】音频学《论语·先进篇第15章》孔子强调“过犹不及”有何重要意义? 音频学<论语·先进篇第15章>孔子强调"过犹不及"有何重要意义? 11·15 子贡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qu ... 视频·每天读论语·宪问14.15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宪问14.15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原文]14.15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翻译]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 ... 【每日学一句论语】雍也6.15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原文]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翻译]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 ... 马氏论语正义—为政篇1-5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用目标来治理(天下),就像那北极星一样,自己呆在那里静止不动,其他星辰都围绕着它转. 重点词解: 政:本意指收税,这 ... 【第250期】音频学《论语·乡党篇第15章》孔子“问人于他邦”,何以要“再拜”? 音频学<论语·乡党篇第15章>孔子"问人于他邦",何以要"再拜"? 10·15 问①人于他邦,再拜②而送之. 问:问讯.问好.古代问好,也致送礼物以 ... 《论语》中的15条人生哲理,精辟简短,耐人寻味 <论语>反映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在诸经中,<论语>得到的评价极高,对后世影响的时间最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