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懂鹿鼎记,但你看懂张一山了吗?

新版《鹿鼎记》上映了,这次,张一山被全国网友骂惨了。
豆瓣评分低至2.7,7.5万人评分中,接近80%打了一星,口碑全面崩溃,从服道化,到外形和演技,都惹来大量争议。
有人说他外形尖嘴猴腮,不符合韦小宝的痞帅形象,有人说他用力过猛,表演油腻,浮于表面。可以说网友们对张一山的评价,几乎快和当年对鹿晗、蔡徐坤的水平相当了。
网络评价图
新版《鹿鼎记》的烂,真的是因为张一山烂吗?
我们先来看看演员张一山迄今为止的演艺生涯:
作为童星出道的张一山,先后出演了《小兵张嘎》、《家有儿女》这种国民爆剧,让他从小便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童星,从此星途坦荡。
但是似乎长大进入演艺圈后,他的代表作却越来越少,前几年一部《余罪》获得大众认可。
大家通过这部戏对他的演技有了新的认识——没有偶像包袱,表情很灵活,擅用脸上每一条肌肉,感染力强;小时候刘星有多调皮,长大后的张一山演技就有多痞。

《余罪》
张一山在演艺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获得的大大小小奖项名称足足可以印满几张A4纸,这里面也确实有一些有重量的奖项。
受到“国家级”的赞赏
综上所述,即使张一山算不上演技爆棚的戏神,但最起码也可以说他是个合格的演员,毕竟,童星出道的演员如果不能做到业务能力继续发展,基本上也就是群演和转行的命了。
新版《鹿鼎记》剧照
那么,为啥我们一想到大烂片新《鹿鼎记》,会先去怪罪张一山呢?
其实,这个问题总结起来叫做“先入为主”,在心理学上我们叫它“先占观念”。
所谓先占观念是指个人所独有的在头脑中占优势的观念。
比如你想要在池塘里游泳时,当你觉得面前的池塘非常深,你就会很担心下水的危险,别人告诉你事实上这个池塘很浅的时候你也会先迟疑一下,然后才敢去尝试下水。
这里要区别于精神科所说的带有妄想味道的先占观念,因为那是基于一种精神病性的基础的。
比如一个人坚信自己就是生了病,不管去医院做了多少检查,结果显示都是正常的,可是就是不相信,有些人甚至会出现一些类似这个疾病的躯体反应,比如坚信自己得了肺癌的人会咳嗽并且认为呼吸是困难的等等。
所以我们的“先占观念”是阻碍我们做出正确选择的。因为当人头脑中有了先占观念,往往就会选择支持该观念的信息,而忽视或拒绝接受与其相悖的信息,从而难以形成理性的认识。
童年滤镜是我们对角色的先占观念。
童年滤镜指的是对过去曾经喜欢过的事物的一种执着的偏爱,不仅会时不时的回味,有时还会不由自主的保护它在我们心理的地位。
毫无疑问,我们对张一山也有童年滤镜,但仅限于刘星这个角色。
调皮淘气小聪明还有些义气,这像极了我小时候的一些朋友们。
对于韦小宝之前的版本,无论是陈小春演的痞帅,还是张卫健演的美贱帅,都已经深入人心。
而再次翻拍的鹿鼎记,让我们对张一山所扮演的韦小宝和其他的版本不由自主的做了对比,当然无疑这个角色的塑造是非常不深入人心的,有些人认为韦小宝被演傻了,演娘了,演夸张了。对比之下,张一山就很难超越之前的角色塑造了。
之所以人会产生童年滤镜,是因为人往往对少年时候喜欢的东西记忆最深刻。
新《鹿鼎记》的扑街到底是谁的错?
在观看了5集后,我惊奇的发现不只是韦小宝让我无法接受,康熙帝、鳌拜、建宁公主、甚至因为王启年而关注的海公公也全都让我感到无奈。
张一山在一次采访中说道,这个版本是做了年轻化、喜剧化的改动。
张一山接受采访
可不曾想到这种改动让韦小宝变成韦小猴,康熙帝变成小公举,鳌拜变成了面瘫怪,建宁公主除了刁蛮又多了几分幼龄化。
其实这一切都是整体剧本设计及编导拍摄风格出了问题。
对于经典剧目进行人物IP改编,已经成为影视快餐的常用手法,不过这并不是为了打碎重塑,而是在当下时代,与角色进行全新的融合与成就。
悲剧的内核没了,喜剧的夸张过了,一个宫廷剧完全失去了严肃,过分的浅薄让观众彻底愤怒了,只是因为大家的先占观念使得炮火最先对准了张一山而已。
张一山还是值得肯定的。
所谓期待越大,失望越大。观众对张一山的标签是“90后演技扛把子”,“痞帅”,这无疑会限制他的自我发展。
因为有这种事实,我们的观念里,张一山出道时间不算短了,杨紫都拍了好多知名的剧了,张一山却似乎还没有多少知名作品。这些作品是剧本不好,还是演技问题?
张一山接受采访
从一种统计心理学角度来说,比如你听说某医生的口碑很差,就不敢去医治了,但是事实是什么呢?
因为被这位医生医治好的人,都逍遥去了,谁还会到处去夸这位医生的医术好呢?
说医术不好的,都是那些个别的没治好的。而这些人,并不是患者的绝大多数。
因为大部分人没看过他所有作品,但因为他火出圈的剧里,演技都还可,加上童年滤镜,于是就给他打上了演技派标签,人们自动觉得他的演技就是应该好,无论是拍烂剧还是拍爆剧。殊不知这只是冰山一角。
事实上,张一山《局中人》里,就已经暴露了演技短板:在剧中,需要饰演性格沉稳的地下工作者,而他似乎“痞性未退”,时不时用一些看起来“隐晦”但其实很“多余”的小动作来传达人物情绪,但是这样不出彩,反而显得角色浮躁不安。
然而因为这样的剧不出圈,人们看不到。
张一山说,“千万别把我当特别好的演员,因为我也有演不好的时候”,这是他在对抗大众对自己的刻板印象,从而降低大家对自己的期待。
张一山接受采访
没有了高期待,也就不会有对演技落差的失望感。
最后我想说,鹿鼎记这部剧的确是失败的,匠心与经典的两相结合,才能生出意外之喜。否则只能在糟蹋经典的唏嘘声中,留下不光彩的一笔。
但不难看出张一山在这部剧中完全执行了导演的要求,将自己融合在这部剧的风格中,没有丝毫的违和。
我依然肯定张一山的演技和水平,这部剧不是他的问题,是剧本方向的问题,我也期待在下一部作品中他会展现更好的演技。
当然这可能也是我的“先占观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