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写个作业妈妈哭了,爸爸手骨折了!“恐辅症”还有救吗?

“儿子刚上一年级,被气得天天头疼。”
“刚被儿子气得胃疼,辅导作业太难了。”
“想起自己下班回来帮女儿写作业的日子。”
这是最近网友们看了一个视频后的体会,视频中,哭着的妈妈给哭着的儿子教作业。看着妈妈哭,孩子也便跟着哭了起来。初看爆笑,再看却是忍不住心疼。
“这不就是我吗?”成了网友们统一的感慨,看来孩子写作业,真是让家长操碎了心。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关于家长、孩子、作业之间的故事,这不是第一次被大家关注。
有的妈妈因为辅导孩子作业,气到离家出走;有的爸爸被孩子的“人在曹营心在汉”气到叫起了孩子“大哥”;有的父母因为孩子的作业导致关系破裂......
还有一位妈妈,因为辅导作业到崩溃,从晚上吼到了凌晨,吓得邻居报了警。
就连相声演员岳云鹏也不例外。去年4月18日晚,岳云鹏在微博发布了一则招聘,称“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会这样。”
岳云鹏微博图片
辅导孩子作业,还不单单会造成“精神创伤”,“身体创伤”也会如影随形。
有一位爸爸,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因为过于生气拍桌子,结果手掌骨折了。
还有一位妈妈,在辅导儿子二年级的作业时,因为焦躁跟儿子发起了脾气,儿子呢,也不示弱,两个人就这么吵起来了,虽然爸爸及时制止了“战争”,但是妈妈还是越想越生气,最后竟然吞下了7颗安眠药。
就因为辅导作业如此“恐怖”,网上还有了新的词汇:恐辅症。

难道作业真的只能是“亲子杀手”了吗?当然不会,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从心理方面入手。
孩子不好好写作业的常见心理
辅导孩子作业,不单单是陪孩子写作业,还要弄明白孩子不好好写作业背后的心理。一般常见有这四种心理:
1. 抗拒心理
对作业具有抗拒心理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父母不正确的指导,有的父母在指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孩子理解能力受到年龄限制这一重要因素,总是单方面认定孩子“笨”、“不认真”。
然后会忍不住打骂孩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久而久之,犹如种下“心锚”,一看到作业就想起爸爸妈妈发怒的脸,对作业自然会产生抗拒心理。
2.缺乏动力
对写作业缺乏动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孩子不明白作业的重要性,觉得写不写都无所谓;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有的父母有多布置作业的习惯。
有的父母总喜欢在孩子写完作业后再布置点小练习,或者增加一张试卷,慢慢地,孩子便不好好写作业了,因为对孩子来说,作业是无穷无尽的,写完了老师的作业,还有父母的作业,还不如慢慢磨。
3.追求完美的“橡皮综合征”
有的孩子在外人看来,简直是“天使宝宝”,他们会主动写作业,而且作业很是工整,一看就是用心写的。
但只有父母知道,自己快要被孩子的“完美主义”搞抓狂了。这类的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如果有一丁点没有写好,就会擦掉重写。更要命的是,越担心写错,越容易出错。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是“橡皮综合征”。
4.“榜样效应”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大都认为“学生不爱写作业是天经地义的”,这是来自集体意识的误导,“榜样效应”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如果孩子的同学或者玩伴中,有人不爱写作业,甚至不写作业,那孩子很容易受到影响,会不自觉想要去模仿。
巧用“鸟笼效应”,让孩子爱上作业
什么是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发现的,作为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它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当一个人偶然获得一件自己完全不想要的物品时,就会为了这个物品,继续添加许多东西出来。
比如给他一个鸟笼,久而久之,他便会买来一只鸟养在笼子里。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和作业有关的点,孩子就会因为“鸟笼效应”而逐渐爱上作业。
第一步,先设置一个“鸟笼”。
通俗点说,就是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比如布置一个孩子很喜欢的学习房间,或者是给孩子一套漂亮的书桌。这个过程,最好有孩子的参与,这样,孩子的喜爱度会更高,更想早日在这样的环境里写作业。
电影《寄生虫》
第二步,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当孩子接受了书房或者书桌之后,这里父母需要多一些耐心,孩子可能会有三分钟热度。
所以,我们要不断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今天的作业完成情况比昨天好哦!”
“今天的速度又进步啦!”
这会让孩子产生“我很棒”的心理,会有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电视剧《春夜》
第三步,可以继续加固“鸟笼”。
当孩子对书房和书桌已经产生“疲劳”、失去动力的时候,我们可以增添一些相关的东西进来,比如一个好看的台灯。
在这整个过程中,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个性来选择合适的事物,但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一定要有耐心。就像明代苏士潜在《苏式家语》中说:
“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
不骂不怒,在耐心的引导下,孩子则会慢慢改变对作业的态度。
要知道,辅导孩子作业,不只是协助他们,更是一场对父母沟通和教育的考验,父母们一起加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