耩子的机巧︱村庄旧物
大家好!
村庄旧物 又继续了。这一期,我想介绍一些耩子。
不知道啥叫耩子?没关系。知道历史教科书上的耧车,就行了。它们,其实就是一个物件。在皖北,人们就叫它耩子。用耧车播种,皖北人就说成耩地。
据说,西汉时的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皖北地区,多是三腿的耩子。
事实上,赵过并非是耩子的发明者。远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播种机械。古代的耧车,因播种幅宽不一,行数不同,而效率不高。汉武帝的时候,赵过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创造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后面手扶耧车播种,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
对耩子,我用的词是:机巧。
其一,耩地也就是晃耩子的人,讲究技术。扶耧掌舵要稳,耧不能乱晃;还要掌握好力度,保证耩得不深不浅。拉耩步履得匀称,不然耩的垄就不直,还要保证行距均匀,免得浪费地力。这个技术,最关键的就是一个尺寸的把握:晃荡的程度要正好,匀称。
其二,耩子盛种子的斗,下方有个小孔——种子就从那儿漏下去。但小孔的下面,栓有个用细绳系着的小石子。随着耩子的晃动,小石子也在晃荡。就在这个晃荡的过程中,种子才能匀称地进入三个耩腿。这个小石子,皖北人称作耩铃,也唤作耩蛋蛋。
皖北平原上,午收后耩豆子,秋收后耩小麦。空旷的田野里,只是体力活的耩地,因为有耩蛋蛋的响声,而变得不再单调。那也该是皖北农人自创的田间娱乐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