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白马一道
这是村庄物语第252篇原创推送
我在网上搜索“白马一道”,出来的多是地理上的白马称谓,也有一个“白马股”。我觉得,这都跟皖北村人常说的“白马一道”,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也说不定,皖北村人对它,就拥有原创的版权吧。
从前的村子里,也就是个小社会。邻里之间,都是熟人熟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非亲即邻,甚至比亲戚还亲。于小辈而言,表叔二大爷,婶子大娘,张嘴就来。有的人家遇了事,帮衬一定少不了,也少不得。
比如有的人患了重病,邻家人的瞧看,一定少不了的。坐坐,叙叙,自是应有之义。而备些为病者买些补养物品的钱款,也在其中。通常,瞧看之前,一家人需要商量:给多少,以及什么时候给——是单独“吊搭吊搭(独自一个人)”去给呢,还是跟别人一块儿扎堆给(人多,显示出多方面人家都好看)呢。而基本上不存在给与不给的问题。皖北村人的观念中,不给,就是“白马一道”了。那样,就会惹人家讲,面子上都不好看。
皖北村人常说,“搿邻居是大事”。这些个场面,家家户户都要撑着的。他们之间,最为讲究的,就是邻里情分过重。至于“白马一道”,他们做不出来,也不能做。
那么皖北乡间,皖北农人之中,有没有“白马一道”的人和事?回答是肯定的。只不过,少之又少,打着灯笼也许能碰得到。
有的人明明腰包里装着钱。但在人家热情招待的场面上,几打岔几不打岔;或者喝了酒,“八老爷不当家,九老爷当家”,一下子把那事儿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等到回到家,无意间一摸口袋,先是愣怔,再是恍然,继而一拍脑门:我这真就是“白马一道”了!心里还得惦记着,给人家补上。这样的“白马一道”,不只人家心里可能会不所喜(心中有个结),自家的老老少少都拿手指头捣么那经手办事的人。
不仅是这样的场合。长期少有走动的老亲,如果因事打算上门,也不能“空手攥俩拳头”。空着手,他们就觉得是“白马一道”,要受人家“包坦”(褒贬)的。或者有请人家办事,更不能“白马一道”。虽说少有人注重这个,但搁在央求一方的心里,总感觉过意不去,亏欠了人家似的。真的“白马一道”行事,人都会说他不懂事。
皖北村人的“白马一道”,总归跟白马无关,而跟常说的人情世故相关联。至于怎么就“白马一道”了,我请教过很多人,都没能讲出个所以然来。好吧,我也暂且在这里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