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 两只老鸳鸯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烈的岁月,我出生在绥化的黑土地上。故乡的亲情把我抱大,善良和快乐领着我向前奔走。老光棍老处女是我的老师,小猪倌小马倌是我的朋友。尽管那时候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但是人们的心里充满了阳光。是北方的寒冰冷雪,造就了北方人的韧性和顽强。我们从困境中挣扎着走过来了,那深深浅浅的脚印,都印在昨天坎坷的路上。
那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那一个或悲或喜的故事,都是一个变化莫测的人生。我们走过了昨天,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昨天。苦涩和甜蜜,都是一棵树上的果实。
回忆是寻找,回忆是发现,尽管有些艰难,我还是把那些曾经走过的路又走了一遍,让那些远去的人物又回到了我的身边。
我被往事的激情燃烧着,写完《我在美国看美国》,又写下了《左邻右舍一百家》。
树叶不管大小,总是有许多的话要对根说。
两只老鸳鸯
按理说,郑淑云和黄万林搭伙过日子是顺理成章的好事情,结果却让双方的子女把事情搅得沸沸扬扬。
一年前,郑淑云的老头走了,半年前,黄万林的老伴没了,剩下俩只单飞的老鸳鸯。一有空,两只老鸳鸯就往一起凑,那些车轱辘话好像总也说不完。
他们小时候,曾经是青梅竹马,在一起常玩那个过家家的游戏。一个小小子,一个小姑娘,头上戴几朵野花,跪在草地上就算拜了花堂。柳树皮做的叫叫吹得呜哇响。长大了,还没有正式提婚论嫁,黄万林就扛起枪杆子上前线当了兵。两年没有消息。郑淑云的父亲说大概是人死了,就不等了,便由他做主,把女儿嫁给了本村的高二郎。黄万林带着残废证从部队退伍的时候,郑淑云已经是孩子的妈妈了。黄万林痛苦了几天,还是得接受现实,只好娶了一个外村的姑娘。就这样,两个人东西街前后院的住了几十年。见面也说不上几句话,家庭来往也不多,怕是别人传出闲话来。
人生真是环形道。几十年以后,两个人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从前。心里压着的那股情火,很快重新燃烧起来。天气好的时候,两个人就挎着小筐去山上挖野菜,脸上荡漾着春天的光彩。赶上乡里有大集,两个人更是成双入对,你帮我挑衣服,我帮你选鞋子,不知情的,都以为他们是一对恩爱老夫妻。
村里好管事的窦二瓢把他俩找到一起说,你们光给烟,不对火,还是冒不出那股烟来。干脆,就搬到一起住算了。
郑淑云说,我们倒是想,怕是子女的面子不好看。
窦二瓢说,你也不是跟老和尚跑了,有啥不好看的!
黄万林说,你看着办,事情成了,请你喝酒。
窦二瓢跟黄万林开了句玩笑,你这个老兵要上新战场,还得好好磨磨枪呢!
郑淑云不好意思,轻轻地捶了窦二瓢一拳。
一天晚上,窦二瓢找到了郑淑云的大儿子高子辰,说起了他妈要和黄万林搭伙的事情。
窦二瓢的话刚刚说完,高子辰就把脸拉下来了,阴沉着说,他们这样好着,我管不着,老人有老人的自由。但搬到一起住,坚决不行。那样,像是我们养不了老人似的,让村里人笑话。窦二瓢讲今比古,说得嗓子都冒烟了,高子辰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口八个不行。
窦二瓢又去说了几回,高子辰的态度都比石头还硬,歪着小脖说,你就是说得骡子下马驹,我妈跟老黄头公开搭伙也不行!
黄万林知道郑淑云的儿子那里卡着关口,事情成不了,就对郑淑云说,咱俩这辈子算是无缘,下辈子再说吧。
郑淑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日看着墙发呆。一天下午,她到院外抱柴禾,摔了一个大跟头,就得了脑血栓。
得病的前几个月,高子辰对他妈还算不错,找大夫煎汤熬药的,上厕所也由媳妇扶着。病长无孝子,过了几个月,就不是那样了。老人躺在炕上要碗水,也没有人给端了。高子辰还常常用小话磕打他妈说,你要不是急着嫁给老黄头,就得不了这场病。
黄万林来看过几回,郑淑云就拉着他的手哭。
黄万林看郑淑云的褥子上大圈套小圈的,衣服上也是一股尿骚味儿,真是遭了大罪。他又找到窦二瓢,说愿意把郑淑云接到他家,由他侍候。
窦二瓢看这事挺好,就跟高子辰说了。高子辰心里乐意,嘴上还装着,对窦二瓢说,这事我做不了主,应该问我妈。她愿意去就去。
窦二瓢什么都明白了,就让黄万林找个二马车,把郑淑云拉到了他家。
黄万林的儿子跟他生气,说他动了哪股邪脉,把一个病老太太接到家里炕头上养着?
黄万林不理会这些,没事也不和儿子说话,天气好的时候,就扶着郑淑云到院里晒太阳。
郑淑云很享福,换上了新衣服新被褥不说,零嘴零药都不断。
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一个好消息:黄万林的伤残金涨了一倍,另外村上乡上还有一些补贴。黄万林的儿子算了算,每年一万多元。
金钱有时候就是魔鬼。黄万林的儿子越算账心里越不是滋味。他爹的钱花不了,可以帮他养家,可以给他的儿子娶媳妇。这样,不明不白地贴到一个病老太太身上,真是吃了天大的亏!
儿子和父亲吵闹了几回,黄万林一步不让。他说,你们将就不了我,我就租个房搬出去住。无论我搬到哪,这个病老太太不能扔。
儿子就和爹生闷气,几天也不说一句话。
过了些日子,机会终于来了。黄万林到外地去参加一个晚辈的婚礼,当天不能回来。儿子找个二马车,强行把郑淑云送回了高子辰家。
没有想到的是,郑淑云当天晚上就死了。
黄万林从外地回来,遇到了一场麻烦的官司。高子辰嚷嚷着要把死尸抬到黄家去,说是老太太让他们给折腾死了,就该他们家发送。
黄万林的儿子说,我们家发送可以,但这几个月炕钱饭钱药费钱护理钱你们家得掏。
高子辰说,你爹乐意!
黄万林的儿子说,你不乐意,这些天钻耗子洞去了?
两个人越吵越凶,抡起了菜刀。
窦二瓢一看要出人命,就和黄万林说,你和老太太好过一回。一铺炕上睡一宿,算是夫妻。花点丧葬费,尽了夫妻的情分。
黄万林想了想说,我发送可以,但是骨灰盒得归我保管。
窦二瓢跟高子辰一说,高子辰赌气冒烟地说,行,他们家当祖宗供起来更好!
黄万林用自己的残废金安葬了郑淑云,葬礼办得很体面。
家里住不下去了,村里住不下去了,黄万林背着骨灰盒来到了外乡的老姑娘家。老姑娘和老姑爷的心眼儿都不太全,多多少少有一点智力障碍,也不会计较什么,便收留了他的爹和他爹带来的那个骨灰盒。
丝路
新
散
文
情怀温度
丝路新散文,打造高端平台。提倡有格局有高度、哲理与诗意相结合的文体。丝路新散文,欢迎一切有格调、有情怀、有温度的文字。优秀稿件将在《丝路新散文》杂志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