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教育缺项,导致竞争力越来越低

我们总是以为国外的教育开始很宽松,到了大学阶段就非常紧张,而中国的教育一开始就很紧张,到了大学却很宽松。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事实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国内的教育是内容教育,试图以量取胜,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好,国外的教育是结构教育,目前看起来效果比较好。教育的效果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学成后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如何。

首先,内容教育和结构教育带来的最大差别就是生存能力的差别。

我们观察到,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国外会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那个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结构特点安排不同的内容。比如,在低龄的幼儿园和小学低段,会教孩子们认识自己的生理结构,教给孩子们如何与其他人相处,会教各种社会规则,比如非常重要的交通规则,还要教会孩子生存技能,比如如何应对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可以说国外在低龄阶段进行的是生存教育。这个阶段的教育看起来没有课本,没有作业,孩子们就是做游戏锻炼身体,看起来很轻松,而实际上,孩子们就是在这些体育运动中强健体魄,学会如何与团队合作,在文艺娱乐中找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学会和人群相处的同时,学会了如何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人在幼年和童年的经历将会影响人的一生,那时候得到的训练就像初始程序一样,好的行为心理模式对成年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极为重要。

而国内的教育,在低龄阶段就开始了内容教育,以技能为主的看图识字、学习拼音、数数、加减乘除,这些内容塞满了孩子们成长的空间。我们传授的这些知识都有标准答案,在学习过程中无形地限制了孩子的思维。

生存能力也是平衡能力,国外的孩子普遍自信、幽默,在成年后会用小时候形成的素养去化解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落。而同龄的中国孩子普遍没有这样平衡生活的素养,缺乏幽默感和自信心。这也是两种教育造成的社会生存能力的差距。

可以说,国内教育一开始就是内容教育,而忽略了生存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最大的缺项。

其次,内容教育和结构教育带来的另一个差别就是创新能力的差距。

国外教育重视引导和探索,很早就有研究性的作业,让孩子们组成团队,确定研究课题,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自学的知识进行探索研究,这些课题成果并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在研究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而国内还是延续低龄教育模式,一脉相承地将内容教育发扬光大,更多更复杂的内容排满了学生所有的时间。孩子们每日进行的是无休止的做题、考试,国内的孩子普遍缺乏体育活动,都是因为课业负担太重,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做的每一道题都有标准答案,我们在用标准答案消除了分歧,也扼杀了想象力和好奇心。

我们的教育,在幼年时没有生存能力的教育,而是让孩子去学习用不到的技能,在需要认知自己的时候,用统一的模式去消除个性,在需要探索的时候用标准答案堵死了好奇心,在需要合作的时候去鼓励竞争,在需要竞争的时候却要求和谐。

我们的教育试图用知识量取胜,而西方教育已经在结构上胜出。美国是世界创造力中心,西方国家科技普遍发达,说明西方教育的成功。

这两种教育的差别就像一个小孩子堆了好多的沙子,不如别人的一颗珍珠夺目。堆沙子用了很大精力,收获不高,而寻找珍珠虽然也费了一番功夫,但收益颇丰。收获的不仅是物质财富,还有自信心。

世界形势在变化,如果放在六七十年代,内容教育可能快速地形成生产力,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在信息化时代,没有创新能力就将与时代失之交臂。这个时代堆沙子没用,寻找珍珠或许更有用。

这是一个科技竞争的时代,我们争夺的就是珍珠,而不是沙子。竞争力评判的标准也在向这个方向倾斜。所以必须改变教育结构,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提高两种能力,形成竞争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