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鸿沟---《水经.渠水注》考略
A1
△渠水出荥阳北河,东南过中牟县之北。
《风俗通》曰:渠者,水所居也。渠水自河与泲乱流,东迳荥泽北,东南分泲,历中牟县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水。泽多麻黄草。故《述征记》曰:践县境便睹斯卉,穷则知逾界。今虽不能,然谅亦非谬。《诗》所谓东有圃草也。
渠水,即“狼汤渠”。《水经》中《渠水》一篇,即指此河。[1]狼汤渠,或作蒗荡渠、莨汤渠。即战国至秦汉之际的鸿沟。《汉书·地理志》河南郡荥阳县:“有狼汤渠,首受济,东南至陈入颍。”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市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中牟县北,至开封市东南折而南流,经通许县东、太康县西,至淮阳县东南入颍水。自战国以来为中原水道交通的干线。魏晋后,开封以上改称汴水,开封以下改称蔡河。[2]鸿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运河之一,它的开凿使黄淮平原第一次形成完整的水上交通网。其干流自荥阳北引黄河水东流,至大梁(今开封)后转为南流,经由陈留通许、陈县(今淮阳)等地,最后在项县(今沈丘)附近注入颍水,沟通了黄河、济水、汳水、睢水、涣水、涡水、沙水、颍水、淮水等自然河流,形成了素有“鸿沟运河体系”之称的水运网络。鸿沟运河的开通不仅改变了黄淮地区的水运格局,而且也给战国乃至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格局带来深刻的影响。但其引水口和渠首段经流的问题,至今仍存歧见。肖冉等通过对史料及考古资料的系统梳理与分析,深入探讨了战国至魏晋时期鸿沟引水口与渠首段经流的变迁过程,认为:①战国时期,魏国在荥阳一带的实际控制线当在魏长城以西,包括当时的卷邑、衍邑等,魏惠王初开鸿沟运河时,其渠首段是利用流经魏国境内的济隧河道,而不是利用流经韩国境内的荥渎河道;②秦兼并六国过程中,消除了国界的障碍,并在广武山设置了敖仓,为水运转输方便,遂将引水渠道西移至距敖仓较近的荥渎河道,并在荥口设置水门,以控制航运;③东汉后期,荥渎被黄河泥沙侵淤,鸿沟渠首段再次西迁至有柳泉、广武涧等清澈溪水注入的石门水河道,并一直沿用至隋开通济渠。[3]
泲(jǐ)水,即古济水。《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说文》作“泲”。《汉志》注引师古曰:“泲本济水之字,水声”。[4]济(泲)水为古四渎之一。
荥泽,按杜预“荥泽,在荥阳县东”结合Google earth作海拔及方位校验;荥泽约今古荥镇东乃至东北一带成片的低洼地带。侯卫东认为荥泽的形成与距今7000至3000年间本地的暖湿气候有重大关系,古济水、今索河、枯河和贾鲁河等河流均给荥泽补水,则是直接而重要的原因。荥泽的形成年代至少为商代中晚期之际,很可能更早就已经形成。荥泽的消失是一个过程,其主要原因是自然方面的,即干冷气候的影响;人为地决其附近下游的黄河水,也会造成水源流失,应该也是荥泽干涸的原因之一。公元1世纪荥泽主体上成陆,南北朝提到的“荥泽”水域已经很小,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荥泽”了。[5]近年来,肖冉等通过对史料及考古资料的系统梳理与分析,认为按今荥阳枯河、索河、贾鲁河地区发现的商周时期的郑庄、石河城、小双桥、王寨北、大河村等遗址,以及春秋时期的垂陇故城遗址的分布情况看,推测荥泽的方位与范围大致为:北可与黄河相连,南不出郑庄、石河、小双桥、王寨北等遗址,西不过广武山,东不越垂陇故城,受黄河泥沙影响,西汉末年荥泽日益淤堵,“自汉平帝(前1年-6年)后,荥泽塞为平地”,东汉时几成平陆。然仍谓其地为荥泽,因北与河、济相通,西晋时尚有积水,唐初彻底淤成平陆。[6]
皇武子曰: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圃。泽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中有沙冈,上下二十四浦,津流迳通,渊潭相接,各有名焉。有大渐、小渐大灰、小灰、义鲁、练秋、大白杨、小白杨、散哧、禺中,羊圈、大鹄、小鹄、龙泽、密罗、大哀,小哀、大长、小长、大缩、小缩、伯邱、大盖、牛眠、等浦,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故《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者也。
中牟县之圃田泽,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及郑州东。《周礼·职方》:“河南曰豫州,其山曰华,薮曰圃田”《尔雅·释地》:“郑有圃田”。[7]黄富成、王星光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圃田泽湖域宽泛,古人活动的文化遗存分布于濒水的高岗台地上。然至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之时,圃田泽已萎缩为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的狭长地带,其间还有众多沙岗。结合在圃田泽湖域核心地带发现的大量汉晋时期的文化遗迹,可以推断,两汉之际的气候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直接导致这一区域地表水显著减少,圃田泽湖域范围迅速萎缩:一方面裸露的大量肥沃湖泽地为人类的生存定居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自此以后风沙堆积情况加剧,导致这一区域环境恶化,圃田泽与鸿沟水系渐趋分离。[8]
史念海先生认为凿通黄河与大梁之间的鸿沟水道,是魏惠王改造开封附近水道的最主要措施。该段工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水经注》卷二二《渠水》引《竹书纪年》载:“梁惠成王十年(前360年)入河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甫田即圃田泽,魏惠王首先凿通了黄河与圃田泽之间的水道,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荥泽与圃田泽之间的河道。因为鸿沟的上源,从河口到荥阳北一段,是利用了济水故道,在那里接受了自荥阳西南流来的旃然水(索水),再流人荥泽,济水自荥泽东流,鸿沟自荥泽东南流入圃田泽。[9]吴朋飞等认为魏惠王凿通了荥泽与圃田泽之间的河道,然后“又为大沟而引甫水”,即从圃田泽引水向东流向大梁,是为大沟。对于大沟与圃田泽的关系,北魏郦道元指出“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这说明当时渠水位于圃田泽的北部,而在战国时大沟则是从圃田泽直接引水,两者是有差异的。[10]
又有一渎,自酸枣受河,导自濮渎,历酸枣,迳阳武县南出。世谓之十字沟而属于渠。或谓是渎为梁惠之年所开,而不能详也。斯浦乃水泽之所钟,为郑隰之渊薮矣。渠水右合五池沟。沟上承泽水,下注渠,谓之五池口。魏嘉平三年,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春,自彼而还,帝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者也。今其地为五池乡矣。
酸枣县,按《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酸枣县: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十五里。《元和志》卷8: “以地多酸枣,其仁入药用,故名” 汉属陈留郡。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属东郡,移治今延津县北十五里。[11]结合相关文普资料综合推析颇疑秦酸枣县故城即今延津县南古墙村战国城址(备注:城址位于延津县新安乡南古墙村北,城址全貌因黄河淤积不详。现存一段南北长700米的城垣,墙宽1 0米,夯土筑成。曾在此发现大量战国铜镞.俗称此为“鬼打城”。)[12]
十字沟,史念海先生认为由酸枣县(今河南延津县古墙村)西南黄河崖边和濮渎(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那条别濮水)一块引出的十字沟,就是南流到鸿沟里的。这条十字沟中间截过了南济和北济两条水道。作为人丁开凿的水道,这样截过其他的水道并不是不可能的。其目的显然是要增加鸿沟的水量。[13]
五池沟,在今河南中牟县西。《方舆纪要》卷47中牟县:“亦曰五池口,今涸。曹魏嘉平二年,司马懿讨王凌还,魏主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宋张洎曰,莨宕渠自荥阳五池口出,注为鸿沟是也。”[14]
A2
渠水又东,不家沟水注之,水出京县东南梅山北溪。《春秋.襄公十八年》,楚蒍子冯、公子格率锐师侵费,右回梅山。杜预曰:在密东北,即是山也。
不家沟水,简称不家水。俗称管水。隋以后称郑水。在今河南郑州市和中牟县境。[15]
京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二十四里京襄城。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属荥阳郡。北齐废。[16]考古资料显示京城故城位于荥阳二十里铺乡王寨村东南,系东周、汉遗存,是春秋郑国重要城邑,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夯筑城垣周长约6300米,东、西城墙数段保存较好,最高处7米。墙基宽25米,夯层厚5-12厘米.城内散存较多的陶器残片。1979年曾出土汉代金饼两枚,历年出土有战国铁器,汉代建筑构件等。城外有大量汉空心砖墓分布。[17]
梅山,古山名。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南。《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45年):楚师伐郑,“右回梅山,侵郑东北”,即此。[18]
其水自溪东北流,迳管城西,故管国也。周武王以封管叔矣,成王幼弱,周公摄政,管叔流言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公赋《鸱鸮》以伐之,即东山之师是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晋师救郑,楚次管以待之。杜预曰:京县东北有管城者是也。俗谓之为管水。
管城(故管国),商周管邑地望何在,学者多依据文献及相关资料判定在郑州市域范围内,但具体位置犹有争议。近年来,亦有研究者认为商周管邑不在郑州。汤威以金文、清华简等出土文献及近年来考古新发现,结合文献典籍和郑州出土唐宋墓志等资料,对商周管邑地望进行探析,指出商周管邑确在今郑州,大致方位应位于郑州市区西北郊一带,且管叔在武王伐纣之前业已经略管地。[19]
又东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注黄雀沟,谓之黄渊,渊周一百步。其一水东越长城东北流,水积为渊,南北二里,东西百步,谓之百尺水。北入圃田泽,分为二水。一水东北迳东武强城北。《汉书.曹参传》称:击羽婴于昆阳,追至叶,还攻武强,因至荥阳。薛瓒云:按武强城在阳武县,即斯城也。汉高帝六年,封骑将庄不识为侯国。又东北流左注于渠,为不家水口也。一水东流,又屈而南转,东南注白沟也。
黄渊,又称黄池,在今封丘县西南。《晋书》卷一四《地理志上》司州内黄条云:“黄池在西。”《元和郡县图志》卷七河南道三封丘县下云:“黄池在县南七里。”《太平寰宇记》卷一封丘县下云:“黄池在县西南七里,东南三里。”[20]
武强(彊)城,在今河南郑州市东北。《史记·曹相国世家》:曹参“击羽婴于昆阳,追至叶。还攻武强”。即此。瓒曰:“武彊城在阳武。”《括地志》:“武彊故城在郑州管城县东北三十一里。”[21]
长城,颇疑与郑州青龙山魏长城遗址有关。该段长城遗址位于郑州市圃田乡李南岗村东岗,系战国遗存,现存长城遗存为连绵的夯筑岗丘,呈东南一西北走向,长约3公里。李南岗村东岗处俗称青龙山,与文献记载的圃田泽西(战国)魏长城的方位正符。现地表经常年冲淤遗物很少,偶可见战国铜镞等出土。[22]
白沟,中国古运河名。原为大河故道,在今河南浚县西,由菀水分部分淇水为源,东北流下接内黄以下的古清河,水流微弱。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将进攻袁尚,在淇水入黄河处下大枋木使成堰,遏淇水东人白沟,以通粮运。此后上起枋堰,下达今河北威县以南的清河,统称白沟,成为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至隋炀帝后才为永济渠代替。故道南段相当于今河南淇河口至河北大名南的卫河,亦即隋代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北段流经今大名西,北流至威县东,下接清河,今湮。[23]
A3
渠水又东,清池水注之,水出清阳亭西南平地,东北流迳清阳亭南,东流,即故清人城也。《诗》所谓清人在彭,彭为高克邑也。故杜预《春秋释地》云:中牟县西有清阳亭是也。清水又屈而北流,至清口泽,七虎涧水注之,水出华城南冈,一源两派,津川趣别,西入黄崖沟,东为七虎溪,亦谓之为华水也。
清阳亭,即春秋郑清邑。在今河南中牟县西。《水经·渠水注》:清池水“出清阳亭西南平地,东北流径清阳亭南,东流,即故清人城也”。[24]按方位推析颇疑清阳亭即中牟县圃田故城,位于中牟县芦医庙乡蒋冲村与白沙乡古城村之间,系汉代遗存,城址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l 400米。夯土城垣断续可辨,墙基宽20米,残存最高约7米。城内外出土物有铜器、陶器、石器等。文献记载此为圃田故城。[25]
中牟县(故城),按杜预《春秋释地》云:中牟县西有清阳亭是也。则颇疑即今中牟县东古城城址,该城址位于中牟县韩寺乡东古城村北,系汉代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近600米,东西宽420米。西北、东北城角保存尚好.夯土城墙高8米,底宽30米,城内出有板瓦、简瓦、铜镜,五铢钱,《太平寰宇记》记载为“箜篌城”。[26]
清口泽,又称清池,在今中牟县西南。《水经注》卷二二《渠水》:“渠水又东,清池水注之,水出清阳亭西南平地,……清水又屈而北流,至清口泽”熊会贞疏云:“《名胜志》引《东京赋·注》,以清口泽为八泽之一。”[27]《太平御览》卷一七七引戴延之《西征记》:“官渡台去清口驿六十里”,熊会贞认为“驿为泽之误”[28]。但鉴于官渡台与清口驿均为明确对应的地望,故此本文对熊氏之论姑且存疑。
七虎涧水,《新郑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认为七虎涧水很可能是当时新郑县的华城水。详洧水注。
又东北流,紫光沟水注之,水出华阳城东北,而东流,俗名曰紫光涧。又东北注华水。华水又东迳棐城北,即北林亭也。《春秋》文公与郑伯宴于棐,子家赋《鸿雁》者也。《春秋.宣公元年》,诸侯会于棐林以伐郑,楚救郑,遇于北林。服虔曰:北林,郑南地也。京相璠曰:今荥阳苑陵县有故林乡,在新郑北,故曰北林也。余按林乡故城,在新郑东如北七十许里,苑陵故城东南五十许里,不得在新郑北也。考京、服之说,并为疏矣。杜预云:荥阳中牟县西南有林亭,在郑北。今是亭南去新郑县故城四十许里。盖以南有林乡亭,故杜预据是为北林,最为密矣。又以林乡为棐,亦或疑焉。诸侯会棐,楚遇于此,宁得知不在是而更指他处也?积古之传,事或不谬矣。又东北迳鹿台南冈,北出为七虎涧,东流,期水注之,水出期城西南平地,世号龙渊水。
华阳亭,在今河南新郑市北四十里华阳砦。《晋书·嵇康传》:“初,康尝游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2]考古资料显示华阳故城位于新郑市郭店乡华阳寨村,系东周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夯土城垣周长约5公里,现存墙高8米,基宽15米.四面城墙正中和城角均设有一高台,城内外经常出土各种陶器和铜簇,西垣缺几处曾发现多量入骨,据记载;华阳故城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争战之地。[29]
苑陵故城, 苑陵故城位于新郑龙王乡古城村东,系汉代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公里,城墙高约10米,城内出土有铜器、铁器、陶器以及布币和空心砖等。城墙下层叠压有周代夯土,内含夹砂绳纹陶片,据文献记载为汉苑陵故城。[30]
林乡故城, 即春秋时棐林。在今河南新郑市东二十五里。《史记·魏世家》:“从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 集解:“徐广曰:‘林乡在宛县’”[31]
华水, 熊会贞认为华水大致在新郑东北一带。(会贞按:水在今新郑县东北。[32])
龙渊水(期水),在今中牟县西南。《水经注》卷二二《渠水):“(期)水出期城西南平地,世号龙渊水。”[33]
鹿台南冈,熊会贞认为鹿台南冈中牟县西南。(会贞按:冈当在今中牟县西南。[34])
东北流,又北迳期城西,又北与七虎涧合,谓之虎溪水,乱流东注,迳期城北,东会清口水。司马彪《郡国志》曰:中牟有清口水,即是水也。
期城,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七里。《寰宇记》卷1封丘县引《城冢记》云:“期城者夏禹理水时所筑,今呼为簸箕城”[35]
清水又东北,白沟水注之。水有二源。北水出密之梅山东南,而东迳靖城南,与南水合。南水出太山,西北流至靖城南,左注北水,即承水也。《山海经》曰:承水出太山之阴,东北流注于役水者也。世亦谓之靖涧水也。又东北流,太水注之。水出太山东平地。《山海经》曰:太水出于太山之阳,而东南流注于役水。世谓之礼水也。东北迳武陵县城西,东北流注于承水。又东北入黄瓮涧,北迳中阳城西。城内有旧台甚秀。涧水又东,屈迳其城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郑釐侯来朝中阳者也。台侧有陂池,池水清深。其水东北流为白沟,又东北迳伯禽城北,盖伯禽之鲁往迳所由也。屈而南流,东注于清水,即潘岳《都乡碑》所谓自中牟故县以西,西至于清沟,指是水也。
梅山,古山名。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南。《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45年):楚师伐郑,“右回梅山,侵郑东北”,即此。[36]
靖城,杨守敬认为在大致郑州东南一带。(守敬按:城在今郑州东南。[37])
太水, 在今河南郑州市南。[38]
太山,泰山又名太山,史书称之为西泰山,坐落于新郑市龙湖镇西南。太山,是郑州市西南的最高点,海拔312.32米,由中生代三叠系紫红色石英岩构成,为红褐色黏土所覆盖;太山是黄帝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现保存黄帝活动遗址多处。[39]
承水。杨守敬指出:《山海经》中承水、太水皆注役水,役水注入黄河。但此处郦注却是水注承水,承水注清水,清水枝津注役水,役水注入渠水。显然郦注与《山海经》所载是有区别的。(守敬按:《山海经》承水、太水皆注役水,役水注河。郦《注》则太水注承水,承水注清水,清水枝津注役水,役水注渠水,详略不同也。[40])
武陵县城,杨守敬推测大致在郑州东北,但尚未见有相关的考古发掘报告。(守敬按:城在今郑州东北。[41])
中阳城,杨守敬推测大致在中牟县西。(守敬按:《地形志》中牟有中汤城,汤为阳之误,当以此正之。当在今中牟县西。[42])
(中阳)陂池,在今中牟县西。[43]
伯禽城,在河南中牟市西部。以周公姬旦之子伯禽自周至鲁经此,筑城以纪,得名。此城南北朝时尚清晰可见,后淹于黄水。
清沟水,此水流径清阳亭,故清沟又有清阳沟之名。
乱流东迳中牟宰鲁恭祠南。汉和帝时,右扶风鲁恭,字仲康,以太尉掾迁中牟令。政专德化,不任刑罚,吏民敬信,蝗不入境。河南尹袁安疑不实,使部掾肥亲按行之。恭随亲行阡陌,坐桑树下,雉止其旁。有小儿。亲曰:儿何不击雉?曰:将雏。亲起曰:虫不入境,一异;化及鸟兽,二异;竖子怀仁,三异。久留非优贤,请还。是年,嘉禾生县庭。安美其治,以状上之。征博士、待中,车驾每出,恭常陪乘。上顾问民政,无所隐讳。故能遗爱自古,祠飨来今矣。
中牟宰鲁恭祠,今鲁公祠位于中牟县刘集乡鲁庙村,系清代遗存。即东汉灵帝时司徒鲁恭纪念祠堂,恭初曾为中牟令,重德化省刑罚,以“鲁公三异”而著称于史。现仅存正殿三间,硬山灰瓦顶,肇建无考,门上嵌有鲁太师祠竹横额一方。[44]
“蝗不入境”,孙正军在《 “猛虎渡河”与“飞蝗出境”:中古良吏书写的两种模式》一文中认为:和“猛虎渡河”模式一样,“飞蝗出境”也是中古史家构建地方良吏形象时习用的书写模式。在有些文献中,“飞蝗出境”常和“猛虎渡河”连用,被同时用于表彰地方良吏德政。事实上在时人其他一些表述中,鲁恭并不是飞蝗出境的唯一典故。刘宋文帝元嘉三年(426)秋旱蝗,范泰上表,“臣闻桑谷时亡,无假斤斧,楚昭仁爱,不禜自瘳,卓茂去无知之虫,宋均囚有异之虎,蝗生有由,非所宜杀”,以卓茂飞蝗与宋均囚虎相对;又北魏高祐答孝文帝语,也把“飞蝗出境”的典故追溯到两汉之际的卓茂。后人对“飞蝗出境”典故的不同溯源,似乎表明东汉时代因地方良吏推行德政导致“飞蝗出境”的记载可能已较普遍。[45]
A4
沟水又东北迳沈清亭,疑即博浪亭也。服虔曰:博浪,阳武南地名也,今有亭,所未详也。历博浪泽,昔张良为韩报仇于秦,以金椎击秦始皇,不中,中其副车于此。
沈清亭,古地名,在中牟县北部。但具体不详。
博浪泽,在今中牟县北。《水经注》卷二二《渠水》:“沟水又东北,迳沈清亭,疑即博浪亭也,……历博浪泽。”[46]
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县城东关有古博浪沙碑,但系清代遗存;碑高1.90米,宽0.80米。清康熙二年(1663年)阳武知县谢色京立.碑额篆书“张子房击秦处”,碑中书“古博浪沙”四字,以纪念公元前218年张良遣力士狙击秦始皇之事[47]。而按上述郦:“张良为韩报仇于秦,以金椎击秦始皇处在博浪泽(今中牟县北)”;故本文姑从郦氏所论;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张良为韩报仇……以金椎击秦始皇处在博浪泽(非博浪沙)。
又北分为二水,枝津东注役水。清水自枝流北注渠,谓之清沟口。又北分为二水,枝津东注役水。
“清水自枝流北注渠,谓之清沟口”,熊会贞认为清水应是新郑小清河。(会贞按:今小清河自新郑县东北流,至中牟县西。《一统志》谓入丈八沟,据此注则入八丈沟者[48])
渠水又左迳阳武县故城南,东为官渡水,又迳曹太祖垒北,有高台谓之官渡台,渡在中牟,故世又谓之中牟台。建安五年,太祖营官渡,袁绍保阳武。绍连营稍前,依沙堆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相御,合战不利。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以逼垒。公亦起高台以捍之,即中牟台也。今台北土山犹在。山之东悉绍旧营,遗基并存。
阳武县故城,秦置,属三川郡。治今河南原阳县县城东南14公里黄河河床处(约郭庄村)[49]。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东魏天平初属广武郡。北齐天保七年(556)移治汴水南一里(今河南中牟县西北)。[50]
中牟台, 一名官渡台。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北。《水经·渠水注》:渠水“左径阳武县故城南,东为官渡水,又径曹太祖垒北,有高台谓之官渡台,渡在中牟,故世又谓之中牟台”。《寰宇记》卷2中牟县:“中牟台在县北十二里。一名官渡台,又名曹公台。故基在河南,是为官渡城。即曹公与袁绍相持处。”[51]
渠水又东迳田丰祠北。袁本初惭不纳其言,害之。时人嘉其诚谋,无辜见戮,故立祠于是,用表袁氏覆灭之宜矣。
田丰祠,杨守敬推析在中牟县东北。(守敬按:祠当在今中牟县东北。[52])
又东,役水注之。水出苑陵县西,隟侯亭东,世谓此亭为却城,非也,盖隟、却声相近耳。中平陂,世名之泥泉也,即古役水矣。《山海经》曰:役山,役水所出,北流注于河。疑是水也。东北流迳苑陵县故城北,东北流迳焦城东,阳邱亭西,世谓之焦沟水。《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率师伐郑,围焦城,不克,即此城也。俗谓之驿城,非也。役水自阳邱亭东流,迳山氏城北,为高榆渊。《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率师城上枳、安陵山氏者了。又东北为酢沟,又东北,鲁沟水出焉。役水又东北,泥沟水出焉。又东北为八丈沟,又东,清水枝津注之,水自沈城东派,注于役水。
隟侯亭,杨守敬认为“隟侯亭”应校正为“璅侯亭”;“璅suǒ”古同“琐”。”按此亦即春秋郑琐邑。在今河南新郑市北。《续汉书·郡国志》河南菀陵县:“有琐侯亭。”[53]
苑陵县故城,详前。
焦城,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南。《水经·渠水注》:役水“东北流径焦城东、阳邱亭西,世谓之焦沟水。《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率师伐郑,围焦城,不克。’即此城也”。[54]杨守敬认为在中牟县焦城寺一带。((焦)城在今中牟县西南五十里,今有焦城寺[55])
阳邱亭,杨守敬认为在新郑东北一带。(守敬按:亭在今新郑县东北。[56])
山氏城,战国初郑地。公元前354年秦公孙壮伐郑时所筑。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四十四里。[57]
高榆渊,又称榆渊,在今尉氏县西北。《水经注》卷二二《渠水》云:“役水自阳邱亭东流,迳山氏城北,为高榆渊。”熊会贞疏云:“《书钞》引阚驷《十三州志》,山民(氏)城北为榆渊。”[58]
八丈沟,熊会贞认为八丈沟应校正为“丈八沟”。(会贞按:《名胜志》引《东京赋.注》以丈八沟为九沟之一,盖俗传误倒。)
沈城,熊会贞认为沈城即之前的沈清亭。(会贞按:沈城即前沈清亭也[59])
役水,在今河南新郑市、中牟县境。《山海经·中山经》:役山“役水出焉,北注于河”。《水经·渠水注》:役水“出苑陵县西隟侯亭东……世名之埿泉也。即古役水矣”。《清一统志·开封府一》:古役水“在新郑县北,流经中牟县南。今湮”。[60]
A5
又东迳曹公垒南,东与沫水合。《山海经》云:沫山,沫水所出,北流注于役。今是水出中牟城西南,疑即沫水也。
曹公垒(曹太祖垒),按前文应在中牟台(官渡台)南。当地学者称今中牟官渡古战场旅游区有遗迹。
沫(末[61])山,疑与后世之古牟山有关。按明朝正德十年《中牟县志》:“牟山,在县治北五里,高一丈余,延数十里,上建明山庙,县之得名以此。”
东北流迳中牟县故城西,昔赵献侯自耿都此。班固云:赵自邯郸徙焉。赵襄子时,佛肸以中牟叛,置鼎于庭,不与己者烹之,田英将褰裳赴鼎处也。薛赞注《汉书》云:中牟在春秋之时,为郑之疆也。及三卿分晋,则在魏之邦土,赵自漳北,不及此也。《春秋传》曰:卫侯如晋,过中牟。非卫适晋之次也。《汲郡古文》曰:齐师伐赵东鄙,围中牟。此中牟不在赵之东也。按中牟当在漯水之上矣。按《春秋》,齐伐晋夷仪,晋车千乘在中牟,卫侯过中牟,中牟人欲伐之。卫褚师圃亡在中牟,曰:卫虽小,其君在,未可胜也。齐师克城而骄,遇必败之,及败齐师。服虔不列中牟所在。杜预曰:今荥阳中有牟,回远,疑为非也。然地理参差,土无常域,随其强弱,自相吞并,疆里流移,宁可一也?兵车所指,迳纡难知。自魏徙大梁,赵以中牟易魏。故赵之南界,极于浮水,匪直专漳也。赵自西取后止中牟。齐师伐其东鄙,于宜无嫌,而瓒径指漯水,空言中牟所在,非论证也。汉高帝十二年,封单父圣为侯国。
中牟县故城,详前。按方位推析颇疑即今中牟县东古城城址(位于中牟县韩寺乡东古城村北,系汉代遗存。[62])
沫水又东北,注于役水。昔魏太祖之背董卓也,间行出中牟,为亭长所录。郭长公《世语》云:为县所拘,功曹请释焉。役水又东北迳中牟泽,即郑太叔攻萑蒲之盗于是泽也。其水东流,北屈注渠。《续述征记》所谓自酱魁城到酢沟十里者也。
中牟泽,又称萑苻泽、萑蒲泽,在今中牟县东北。[63]
《续述征记》,地理书名。南朝郭缘生撰。记其随刘宋武帝征伐时所见各地形势。早佚。清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史部·地理类》有著录。[64]
酱魁城,史念海先生认为在今河南中牟县;[65]但具体不详。
渠水又东流而左会渊水,其水上承圣女陂,陂周二百馀步,水无耗竭,湛然清满,而南流注于渠。渠水又东南而注大梁也。
圣女陂,又称圣女渊,在今开封市西北。《魏书》卷一O六《地形志中》陈留郡浚仪条下有¨圣女渊”。 [66]
A6
△又东至浚仪县。
渠水东南迳西赤城北,戴延之所谓西北有大梁亭,非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疵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深赫,郑师败逋,即此城也。左则故渎出焉。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贲断故渠,引水东南出以灌大梁,谓之梁沟。
赤城,“赤城”是判断王贲引河沟灌大梁的关键节点之一,“故渎”和“故渠”都在赤城北略偏东。宋本《太平寰宇记》记载“赤城,在浚仪县西南一十五里”。吴朋飞等认为可根据牟驼冈来大致推断赤城的位置,牟驼冈和赤城,一北一南,都距城十五里,在开封市大比例尺地图推求,赤城约在今西吕庄、毛寨附近。据此,王贲灌大梁的引水地点,亦即大沟与阴沟水的交叉口,约略在开封西郊今刘坟、野场附近。[67]
此处“故渎”是指阴沟水,“故渠”是指王贲灌大梁之前渠水经大梁城外城郭内北部的河道。据此,鸿沟经大梁城北的一段,即大沟,改为流经大梁城南而北屈,再南折经汉代的扶沟县(今扶沟县东北约二十公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绘制为“梁沟”。《元和郡县图志》则记载为枯遮梁沟,“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贲引水灌大梁城于此沟。”[68]
梁沟,吴朋飞等分析认为王贲开挖的鸿沟距魏惠王开凿时,已行水一百余年,渐成为地上河,也便于向东南开口引灌。同时,灌城后的泛滥洪水形成一道“西北—东南”走向的河道,这很有可能就是梁沟,亦即后来的汴河河道。城内“三山”高地,将灌入城内河流的流向逼向东南,此高地上的建筑物当破坏程度较小,后成为浚仪县的治所所在地,一直为后世所利用,这是开封城内的龙脉所在。[69]
又东迳大梁城南,本《春秋》之阳武高阳乡也,于战国为大梁,周梁伯之故居矣。梁伯好土功,大其城,号曰新里。民疲而溃,秦遂取焉。后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故曰梁耳。《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都于大梁,是也。秦灭魏以为县。汉文帝封孝王于梁,孝王以土地下泾,东都睢阳,又改曰梁。自是置县,以大梁城广,居其东城夷门之东。夷门即侯嬴抱关处也。《续述征记》以此城为师旷城,言:郭缘生曾游此邑,践夷门,升吹台,终古之迹,缅焉尽在。余谓此乃梁氏之台门,魏惠之朝居,非吹台也,当是误证耳。《西征记》论仪封人即此县,又非也。
大梁城,开封市文物工作队根据1981年彩红外影像发现在今开封城区东北部的小李庄附近发现一条南北向的条痕,认为其可能与大梁城的东墙有关[70]。开封市文物工作队根据1981年彩红外影像并与1972年、1977年航片比较,发现在今开封城区西部的东陈庄附近有较为明显的3道条痕,最东面的一道条痕为北宋东京城西墙的影像,西面的两道,与根据史籍记载所推测的大梁城西墙的位置较为接近,认为其可能与大梁城的西墙有关[71]。吴朋飞等据此认为,西城墙的位置应在搬迁前的东陈庄、喜台村南北一线推求。因汴河是“引河沟灌大梁”后改道所形成的河流,大梁城的南城墙应该在汴河故道之南;而从开封市大比例尺地图上看,夷门和高门,东西相对,近似成一条直线,或可看作大梁城的东西各三座门中的中间正门,据此吴朋飞等绘制出北城墙的相对位置。并认为,战国魏都大梁城大约是兼跨今开封城西北部及城北西北部一带,其城垣和城门的大致范围可以绘制成示意图。(如下图)[72]
图表 1摘自吴朋飞、徐纪安、马建华:《“引河沟灌大梁”初探》,《中原文物》,2016-02-20
夷门,战国魏都大梁城东门。约在今河南开封市城内东北隅。因在夷山之上而得名。《史记·魏公子列传》:魏隐士侯嬴“为大梁夷门监”。太史公曰:“夷门者,城之东门也。[73]。
吴朋飞等通过对王贲“引河沟灌大梁”古地理环境的研究工作,认为王贲灌大梁的引水地点为阴沟水汇入大沟的交叉口附近,约略即今开封西郊刘坟、野场附近;筑坝方式是从该引水口向东南流向的河道的两侧筑坝,直冲大梁城西南角,冲坏城墙灌入导致城坏人亡,并非围绕大梁城筑坝一周,按照当时的战争形势和工程量,都非易事。开封城池的沿用,有一定的延续性。今开封古城区,很可能就是魏惠王迁都之前的仪邑城址所在地,因为这一带至明末之前始终是古城区比较高的地势,王贲灌大梁当对这一区域的建筑物破坏较小;二是秦灭魏之后所设浚仪县城也在古城区,直至唐代为李勉扩筑汴州城所利用。[74]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陈留风俗传》曰:县北有浚水,像而仪之,故曰浚仪。余谓故汴沙为阴沟矣。浚之故曰浚,其犹《春秋》之浚洙乎?汉氏之浚仪水。无他也,皆变名矣。其国多池沼,时池中出神剑,到今其民像而作之,号大梁氏之剑也。
浚(xùn)仪县,西汉文帝时改大梁县为浚仪县,《水经·渠水注》:“《陈留风俗传》曰:县北有浚水,像而仪之,故曰浚仪。”一说其城居浚、仪二邑之间,故名。治今河南开封市。属陈留郡。北魏孝昌中为陈留郡治。[75]
“北郛”,“北郛”指大梁城北郭,表明大沟是从大梁城外城城内北部穿城而过。[76]
渠水又北屈,分为二水。《续述征记》曰:汴沙到浚仪而分也。汴东注,沙南流。其水更南流,迳梁王吹台东。《陈留风俗传》曰:县有仓颉、师旷城,上有列仟之吹台,北有牧泽,中出兰蒲,上多俊髦,衿带牧泽,方一十五里,俗谓之蒲关泽,即谓此矣。梁王增筑以为吹台,城隍夷灭,略存故迹。今层台孤立于牧泽之右矣,其台方一百许步,即阮嗣宗《咏怀诗》所谓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晋世丧乱,乞活凭居,削堕,故基,遂成二层。上基犹方四五十步,高一丈馀,世谓之乞活台,又谓之婆台城。渠水于此,有阴沟、鸿沟之称焉。项羽与汉高分王,指是水以为东西之别。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是也。故尉氏县有波乡,波亭,鸿沟乡,鸿沟亭,皆藉水以立称也。今萧县西亦有鸿沟亭,梁国睢阳县东有鸿口亭,先后谈者,亦指此以为楚、汉之分王,非也。盖《春秋》之所谓红泽者也。
吹台,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上有禹庙,俗称禹王台。传为先秦时建筑。西汉梁王增筑。后毁于兵燹。《水经·渠水注》:渠水“更南流,径梁王吹台东。《陈留风俗传》曰,(浚仪)县有仓颉、师旷城,上有列仙之吹台”。西晋末,乞活居之,称乞活台。今名繁台。[77]
牧泽,又称蒲关泽,在今开封市南。[78]
阴沟(此处亦称鸿沟),为古黄河支津。故道西起今河南原阳县西南,东至开封市境内合古蒗荡渠。《水经·阴沟水注》:“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东南至大梁,合蒗荡渠。”是蒗荡渠分河水的渠道之一,故亦为蒗荡渠的另一名称。《水经·汳水注》:“阴沟即蒗荡渠也。[79]史念海认为:这条阴沟水是由卷县故城(今原阳县原武城西北圈城)之南由黄河分出,经过蒙城(今原武城西南)之北东流,在蒙城东北还曾分成左右两渎。不过不远就又合成一条,经封丘县至大梁城(今开封市西北)北和蒗荡渠相合,构成鸿沟的又一个上源。当然,这段阴沟水也和十字沟一样,是要截过南济和北济的。虽然用人工的力量可以截过两条济水,但能维持多么长久的时间是会使人怀疑的,所以郦道元叙述的时候,就已称为故渎了[80]。吴朋飞等据相关资料将鸿沟主道、十字沟、阴沟水的相对位置,编绘成下图:
图表 2摘自吴朋飞、徐纪安、马建华:《“引河沟灌大梁”初探》,《中原文物》,2016-02-20
A8
渠水右与汜水合,水上承役水于苑陵县,县故郑都也。王莽之左亭县也。役水枝津东派为汜水者也,而世俗谓之泥沟水也。《春秋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所谓东汜者也。
汜水(泥沟水),即东汜水。在今河南中牟县南。《水经·渠水注》:“渠水右与汜水合, 水上承役水于苑陵县,……役水枝津东派为汜水者也。而世俗谓之泥沟水也。”久湮。
苑陵县,张新斌认为《水经注》卷二十二有多处谈到苑陵。一是渠水,其支流:“华水又东迳棐城北,即北林亭也。《春秋》:‘文公与郑伯宴于棐林……余按林乡故城,在新郑东如北七十许里;苑陵故城,在东南五十许里,不得在新郑北也。”可见苑陵在新郑之北,同时棐林在苑陵县境内,也可证之于《后汉书·郡国志》。二是役水,作为渠水的支流,“又东,役水注之。水出苑陵县故城北,东北流迳焦城东,阳丘亭西,世谓之焦沟水”,又“渠水右与汜水合,水上承役水于苑陵县,县故郑都也。王莽之左亭县也”。这里提到了苑陵县和苑陵县故城,说明苑陵县治是有变化的……苑陵县治确有变化。《魏书·地形志》在“广武郡”有“苑陵县”,“二汉属河南,晋属汝阳,天平初属。有新郑城,郑庄公庙,子产祠,苑陵城”。这里的“汝阳”应为“荥阳”。天平为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年号,时间为534年至537年,在此时期,不仅新郑县是属于苑陵县的一部分,苑陵县还下辖苑陵城。而这个苑陵城,应为汉晋时的苑陵县城,即《水经注》所提到“苑陵县故城”“苑陵故城” 也就是说汉晋时有苑陵城,该城址在今新郑市北龙王村西北[81]。而在北魏时,苑陵城又一次迁到汉晋苑陵城附近。这种变化见于《水经注》和《魏书》,到唐初又迁到尉氏县的古山氏城,其后彻底废掉,苑陵也就成为历史。[82](备注:《寰宇记》:‘新郑县苑陵故城,汉县,晋末省,后魏于故城东北五里,改置苑陵县城,隋大业末复省。)
其水又东北迳中牟县南,又东北迳中牟泽,与渊水合,水出中牟县故城北,城有层台。按郭长公《世语》及干宝《晋记》并言:中牟县故魏任城王台下池中,有汉时铁锥,长六尺,入地三尺,头西南指不可动,至月朔自正,以为晋氏中兴之瑞,而今不知所在。或言在中阳城池台,未知焉是?渊水自池西出,屈迳其城西,而东南流注于汜。汜水又东迳大梁亭南,又东迳梁台南,东注渠。
中牟泽,又称萑苻泽、萑蒲泽,在今中牟县东北。[83]
中牟县故城,详前。
杨守敬认为此处封于中牟县的是任城王曹彰之子曹楷而非曹彰。(守敬按:《魏志.任成王彰传》,建安末,封鄢陵侯。黄初中,立为任城王。子楷徙封中牟,复改封任城。是彰与楷俱封任城,而封中牟者楷。裴《注》引《魏略》,文帝立彰为中牟王,盖误。惟误。惟谓汉时以鄢陵塉簿,使治中牟,则可信。此台池云云,乃纪彰治中牟时事也。[84])
渠水又东南流迳开封县,睢、涣二水出焉。右则新沟注之。其水出逢池,池上承役水于苑陵县,别为鲁沟水,东南流迳开封县故城北,汉高帝十一年,封陶舍为侯国也。《陈留志》称:阮简,字茂宏,为开封令。县侧有劫贼,外白甚急数,简方围棋长啸。吏云:劫急。简曰:局上有劫亦甚急。其耽乐如是。故《语林》曰: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或亦谓之为手谈,又谓之为棋圣。
睢、涣二水,《睢水》篇详后。《涣水》篇详《淮水》篇。(会贞按:《睢水》篇见后。涣水见《淮水》篇[85])
开封县故城,即启封故城,位于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系战国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四垣周长4000米,现城址西北角保存较好,西墙残长100余米,残高6米,基宽30余米,其它地段损毁严重,城墙夯土筑成,夯层厚约16厘米。发现5座城门遗迹,历年出土有铜矛、戈、镞等兵器及鼎、罐、豆等陶器及绳纹板、筒瓦等残片.文献记载:启封城始建于春秋,取。启拓封疆”之意,西汉避景帝讳改开封并多所增修,唐延和年间废。[86]
手谈,围棋的别称。《世说新语·巧艺》十:“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支道林)以围棋为手谈。”明代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围棋……王郎号为坐隐,祖约称为手谈。”[87]
鲁沟南际富城,东南入百尺陂,即古之逢泽也。徐广《史记音义》曰:秦孝公会诸侯于泽,汲郡墓《竹书纪年》作逢泽,斯其处也。故应德琏《西征赋》曰:鸾衡东指,弭节逢泽。其水东北流为新沟。新沟又东北流,迳牛首乡北,谓之牛建城。又东北注渠,即沙水也,音蔡,许慎正作沙音,言水散石也。从水少,水少沙见矣。楚东有沙水。谓此水也。
鲁沟,汴水支流。在今河南杞县南。《方舆纪要》卷47:鲁沟 “自陈留县流入境, 下流入于汴河”。[88]
逢泽, 逢泽又称逢池、蓬池、百尺陂、福源池,在今开封市南。《元和郡县图志》卷七河南道三开封县下载,逢泽在县东北十四里,“今号蓬池”。《新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二》陈留郡开封县下云:“有福源池,本蓬池,天宝六载更名,禁渔采。”《太平寰宇记》卷一开封县下载,逢泽在县东北十四里,“今名蓬池,唐天宝六年改为福源池。[89]
富城,杨守敬推测富城应在祥符县(约今祥符区)南。(守敬按:城当在今祥符县南[90])而按上述注文“鲁沟南际富城,东南入百尺陂,即古之逢泽也”则富城约在逢泽之西北方向。按方位地势地貌等初步推析富城约今祥符区仙人庄一带。
牛首乡(牛建城),又名牛首城。在今河南开封县南。《水经·渠水注》:“新沟又东北流,径牛首乡北,谓之牛建城。”又,“沙水又东南径牛首乡东南,鲁渠水出焉”。《寰宇记》卷1陈留县:“牛首城,在县西南十一里”[91]
沙水,据《水经·渠水注》记载,自今河南淮阳县境内分古*狼汤渠东出,又东至鹿邑县南,又东略循今芡河至安徽怀远县南入淮。《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前515):“(楚)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杜预注:“沙,水名。”《说文》:“楚东有沙水。”沙汭即指沙水入淮处。[92]
图表 1摘自吴朋飞、徐纪安、马建华:《“引河沟灌大梁”初探》,《中原文物》,2016-02-20
夷门,战国魏都大梁城东门。约在今河南开封市城内东北隅。因在夷山之上而得名。《史记·魏公子列传》:魏隐士侯嬴“为大梁夷门监”。太史公曰:“夷门者,城之东门也。[93]。
吴朋飞等通过对王贲“引河沟灌大梁”古地理环境的研究工作,认为王贲灌大梁的引水地点为阴沟水汇入大沟的交叉口附近,约略即今开封西郊刘坟、野场附近;筑坝方式是从该引水口向东南流向的河道的两侧筑坝,直冲大梁城西南角,冲坏城墙灌入导致城坏人亡,并非围绕大梁城筑坝一周,按照当时的战争形势和工程量,都非易事。开封城池的沿用,有一定的延续性。今开封古城区,很可能就是魏惠王迁都之前的仪邑城址所在地,因为这一带至明末之前始终是古城区比较高的地势,王贲灌大梁当对这一区域的建筑物破坏较小;二是秦灭魏之后所设浚仪县城也在古城区,直至唐代为李勉扩筑汴州城所利用。[94]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陈留风俗传》曰:县北有浚水,像而仪之,故曰浚仪。余谓故汴沙为阴沟矣。浚之故曰浚,其犹《春秋》之浚洙乎?汉氏之浚仪水。无他也,皆变名矣。其国多池沼,时池中出神剑,到今其民像而作之,号大梁氏之剑也。
浚(xùn)仪县,西汉文帝时改大梁县为浚仪县,《水经·渠水注》:“《陈留风俗传》曰:县北有浚水,像而仪之,故曰浚仪。”一说其城居浚、仪二邑之间,故名。治今河南开封市。属陈留郡。北魏孝昌中为陈留郡治。[95]
“北郛”,“北郛”指大梁城北郭,表明大沟是从大梁城外城城内北部穿城而过。[96]
渠水又北屈,分为二水。《续述征记》曰:汴沙到浚仪而分也。汴东注,沙南流。其水更南流,迳梁王吹台东。《陈留风俗传》曰:县有仓颉、师旷城,上有列仟之吹台,北有牧泽,中出兰蒲,上多俊髦,衿带牧泽,方一十五里,俗谓之蒲关泽,即谓此矣。梁王增筑以为吹台,城隍夷灭,略存故迹。今层台孤立于牧泽之右矣,其台方一百许步,即阮嗣宗《咏怀诗》所谓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晋世丧乱,乞活凭居,削堕,故基,遂成二层。上基犹方四五十步,高一丈馀,世谓之乞活台,又谓之婆台城。渠水于此,有阴沟、鸿沟之称焉。项羽与汉高分王,指是水以为东西之别。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是也。故尉氏县有波乡,波亭,鸿沟乡,鸿沟亭,皆藉水以立称也。今萧县西亦有鸿沟亭,梁国睢阳县东有鸿口亭,先后谈者,亦指此以为楚、汉之分王,非也。盖《春秋》之所谓红泽者也。
吹台,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上有禹庙,俗称禹王台。传为先秦时建筑。西汉梁王增筑。后毁于兵燹。《水经·渠水注》:渠水“更南流,径梁王吹台东。《陈留风俗传》曰,(浚仪)县有仓颉、师旷城,上有列仙之吹台”。西晋末,乞活居之,称乞活台。今名繁台。[97]
牧泽,又称蒲关泽,在今开封市南。[98]
阴沟(此处亦称鸿沟),为古黄河支津。故道西起今河南原阳县西南,东至开封市境内合古蒗荡渠。《水经·阴沟水注》:“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东南至大梁,合蒗荡渠。”是蒗荡渠分河水的渠道之一,故亦为蒗荡渠的另一名称。《水经·汳水注》:“阴沟即蒗荡渠也。[99]史念海认为:这条阴沟水是由卷县故城(今原阳县原武城西北圈城)之南由黄河分出,经过蒙城(今原武城西南)之北东流,在蒙城东北还曾分成左右两渎。不过不远就又合成一条,经封丘县至大梁城(今开封市西北)北和蒗荡渠相合,构成鸿沟的又一个上源。当然,这段阴沟水也和十字沟一样,是要截过南济和北济的。虽然用人工的力量可以截过两条济水,但能维持多么长久的时间是会使人怀疑的,所以郦道元叙述的时候,就已称为故渎了[100]。吴朋飞等据相关资料将鸿沟主道、十字沟、阴沟水的相对位置,编绘成下图:
图表 2摘自吴朋飞、徐纪安、马建华:《“引河沟灌大梁”初探》,《中原文物》,2016-02-20
[1]《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3]肖冉、何凡能、刘浩龙:《鸿沟引水口与渠首段经流考辩》,《地理学报》(第72卷第4期),2017年4月,第713页
[4]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343页。
[5]侯卫东:《“荥泽”的范围、形成与消失》,《历史地理》,第二十六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92页。
[6]肖冉、何凡能、刘浩龙:《鸿沟引水口与渠首段经流考辩》,《地理学报》(第72卷第4期),2017年4月,第713页
[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8]黄富成、王星光: 《先秦到秦汉“圃田泽”环境变迁与文化地理关系考略》,《农业考古》,2014-02-24
[9]史念海,论济水与鸿沟[A].河山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08.
[10]吴朋飞、徐纪安、马建华:《“引河沟灌大梁”初探》,《中原文物》,2016-02-20,第56页。
[11]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791页。
[1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261页。
[13]史念海,论济水与鸿沟[A].河山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08.
[1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9页。
[18]《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19]汤威:《商周管邑探析》,《历史地理》,2016年02期,
[20]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6页
[2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页。
[23]河海大学《水利大辞典》编辑修订委员会编. 水利大辞典[M]. 2015
[2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53页。
[2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53页。
[27]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6页
[28]《水经注疏》,第1877页。
[29]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17页。
[3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17页。
[3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32]《水经注疏》,第1877页。
[33]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7页
[34]《水经注疏》,第1877页。
[3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36]《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37]《水经注疏》,第1877页。
[3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39]王吾中:《泰山村——昔日黄土今变金》,《农家参谋》,2016年第6期,页64-65。
[40]《水经注疏》,第1877页。
[41]《水经注疏》,第1878页。
[42]《水经注疏》,第1878页。
[43]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7页
[4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53页。
[45]孙正军:《 “猛虎渡河”与“飞蝗出境”:中古良吏书写的两种模式》《历史研究》2014年第3期
[46]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6页
[4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253页。
[48]《水经注疏》,第1883页
[49]《原阳县建制沿革》
[5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5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52]《水经注疏》,第1884页。
[5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5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55]《水经注疏》,第1884页。
[56]《水经注疏》,第1884页。
[5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1-7画》
[58]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6页
[59]《水经注疏》,第1885页。
[6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61]《水经注疏》,第1885页。(守敬按:《中次七经》文。山、水均作末。郭《注》,《水经》作沫。)
[6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53页。
[63]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6页
[64]《资治通鉴大辞典·下编》
[65]史念海:《论班固以后迄于魏晋的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12-31
[66]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6页
[67]吴朋飞、徐纪安、马建华:《“引河沟灌大梁”初探》,《中原文物》,2016-02-20,第56页。
[68]开封市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开封市地名词典编辑部.河南省古今地名词典·开封市地名词条选编
(4)[M] 内部资料,1988:327-329.
[69]吴朋飞、徐纪安、马建华:《“引河沟灌大梁”初探》,《中原文物》,2016-02-20,第60页。
[70]刘春迎. 考古开封[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23.
[71]刘春迎. 考古开封[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23.
[72]吴朋飞、徐纪安、马建华:《“引河沟灌大梁”初探》,《中原文物》,2016-02-20,第61页。
[7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4]吴朋飞、徐纪安、马建华:《“引河沟灌大梁”初探》,《中原文物》,2016-02-20,第61页。
[75]《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76]葛奇峰:战国魏大梁城平面布局新探,中原文物,2012-08-20
[7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8]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7页
[7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80]史念海.论济水与鸿沟[A] .河山集(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08.
[8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17页。
[82]张新斌:《苑、宛的姓氏源流与历史地理考辨》,《中原文化研究》,2018-04-15
[83]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6页
[84]《水经注疏》,第1900页。
[85]《水经注疏》,第1900页。
[8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58页。
[87]《中国娱乐大典》
[8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89]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7页
[90]《水经注疏》,第1900页。
[9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92]《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9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94]吴朋飞、徐纪安、马建华:《“引河沟灌大梁”初探》,《中原文物》,2016-02-20,第61页。
[95]《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96]葛奇峰:战国魏大梁城平面布局新探,中原文物,2012-08-20
[9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98]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7页
[9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00]史念海.论济水与鸿沟[A] .河山集(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