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应该读什么?就三方面

《读一本书,应该读什么?就三方面》

思考工具:对比、层级分析结构

文 | 程驿

01

我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是热爱学习的伙伴,很多都称自己是终身学习者。

我们每年都会读很多书,去「得到」或其它平台买很多课程专栏。

但刷了很多东西,却很少收获什么。

有时候我们会列一些Flag,比如在本子写下:“我今年要读100本书!“

即便真的刷完,更可能的情况是,自己大脑就像录音机一样,放100盘磁带,机器本身什么都记不住。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读书这件事。这需要用「第一性原理」来看:

你每年读那么多书?听那么多知识专栏,目的是为了干嘛?

是为了发朋友圈打卡,显得自己很厉害?刷存在感么?

肯定不是,成年人学习,核心是为了解决问题。

那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归根结底就三方面:对世界更有解释力、对生活更有掌控感、在人群中更有影响力。

所以相对应,读书,很大层面就是为了获得这三样东西:

概念(Concept)

算法(Algorithm)

说服力工具(Insight)

任何一个人学任何东西,就这三样!分别来看看是什么。

02

什么是「概念」?

概念(Concept)是指对一堆零散事物的封装。

比如,什么是过年呢?

比如中国人最熟悉的概念就是「过年」。

在时间上,是指农历中,除夕-元宵这段期间。

在人物上,是指和家人,包括和家人孩子、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直系亲属,以及伯父、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姑姑等旁系亲属的团聚。

在事件上,则包括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给压岁钱、祭祖、看春晚等一系列活动。

这么多东西,封装成一个概念,就叫「过年」。

你的学习,很大「目的」就是为了积累各种概念。

比如你读《思考快与慢》,里面就会提及很多概念:

· 光环效应 - 对先接受的信息先入为主,对事物形成偏见

· 锚定效应 - 评估未知事物前,先估计参考答案,然后调整

· 框架效应 -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描述,做出完全不同的决策判断

· 禀赋效应 - 当你拥有某个物品后,觉得它的价值更大。

很多概念,名词不一样,但背后赋予含义差不多。

比如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系统1”和“系统2”,其实和乔纳森·海特推出的“象与骑象人”其实也差不多。

而回归平均、正态分布,也是从不同角度说同一件事——异常的东西,时间久了就会回归正常。

有一次卡尼曼给以色列空军办讲座。卡尼曼讲到“正面鼓励比打骂有效得多。”

有一个教官当场表示不同意:

前几天一个飞行员飞得特别好,我当场表扬他、鼓励他了;但他第二天往往飞得没有那么好。

但如果一个人飞的特别差,我骂他一顿,他第二天果然就飞得没有那么差了。

这不就说明,表扬没用,打骂有用吗?

卡尼曼一时语塞!他后来看了看飞行数据才知道。

“飞得特别好or飞得特别坏”这种事情并不容易发生,你表扬或者不表扬他,他下一次飞也会回归平均,会没有那么好。

表扬or批评基本都不会影响飞行员,这件事的本质是回归平均。

所以,为什么你如此渴求各种概念?其实是想增加对这个世界的解释力。

当公司其他人在纠结员工执行力不行时,你能说出「象与骑象人」的理论。

告诉大家,要改变一个人,靠理论说服骑象人是不行的。你得用故事或行动去说服别人头脑中大象。

读过书的人,碾压公司其他不读书的人。不就是追求这种感觉么。

所以,给自己树立学习目标,“一年读100本书”,这种目标看上去就很空洞。

你还不如梳理“一年掌握100个概念”,掌握了概念,就会对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03

什么是「算法」?

算法就是,很多书籍中,有些步骤是你可以直接拿来操作和使用的。

比如《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你一定听过,也多半看过。

他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研究出的一套享誉世界的沟通理论。

「非暴力沟通」的步骤非常简洁,只有四个步骤,但你不一定能记住具体步骤。

1、观察

比如,同事小王今天迟到。

如果你说:“你怎么老是迟到,做事拖拖沓沓“,这就不是观察,这是评判。评判往往是一种暴力沟通。

而你说:小王,你这周第三次迟到了,而这个月都超过7次了。这就是观察。

2、感受

你继续说:小王,你这样会让我感觉难堪。因为这是我这个月第三次给你说迟到的事了,这让我怀疑自己管理能力。

3、需要

我更需要的是,我们团队每一位伙伴早点来公司。

4、请求

所以,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迟到的真正原因,以及我们做点什么,来改善这件事?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个动作你都很熟悉,但它们被卢森堡博士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享誉世界的非暴力沟通理论。

所以,算法是那些,你拿来就可以用的东西。

比如我之前文章里就写过很多:

《国内顶级分析师,告诉你如何一步步去分析问题》,这篇是讲分析师如何去拆分一个复杂问题的。

《工作高效并不一定需要「自律」,三个清单就够了》,这篇是讲每天应该如何做时间管理的。

《如何用一套简洁的模型,开始入门「深度思考」》,这篇是讲如何深度思考。

算法的掌握核心当然不是读一遍,会存储起来。

而是你得使用几遍,甚至像非暴力沟通这种最优算法,你应该每次和别人发生情绪或冲突时,都使用一遍。

我会认为,你一年积累30-50个算法,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意味着1-2周掌握一个,这期间你需要大量练习。

松浦弥太郎曾经说过:

按照顺序,一件一件地 用心去处理好眼前发生的问题,。
只要这么做, 你心中的不安便不会再任意膨胀, 只因你采取了具体的行动。

行动是最重要的。

04

什么是「说服力工具」?

掌握概念是对世界的具备「解释力」,掌握算法是对世界更具备「掌控感」。

而说服力工具,当然就是为了提升自己在世界的「影响力」。

但,哪些知识能说服你?你又会去用哪些知识去说服别人呢?

感性和理性各三种:

故事、金句、类比;实验、数据、研究

篇幅原因,就只解释故事、金句、数据。

| 故事

XX时间、XX地点、XX人、针对XX人或XX物,发生了XX事,引起了XX冲突,最终怎么样。

《象与骑象人》的序言中,就提到一个故事:

茱莉和马克是一对亲兄妹。大学放暑假,两人一起到法国旅行。

有一天晚上,他俩独自待在海滩边的小木屋里。

他们觉得,如果做爱一定会非常有趣,至少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全新的经历。

茱莉吃了避孕药,马克也戴了安全套,应该是安全的。他们享受了性爱,事后决定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亲兄妹做爱正确么?

作者认为,道德判断主要由直觉引发,这就是”大象“出现了反感——人们本能认为,乱伦会引起胎儿畸形。所以这种行为让人恶心。

但兄妹二人明明做好了完整的避孕措施,不会发生人们担心的问题。

但所有人(头脑中的大象)还是受不了。

这就是用了一个让你心头受刺激的故事,来给自己理论做说服。

| 金句

比如《象与骑象人》很大层面说到改变:

只有当我们敢于牺牲确定性答案,敢于冒险,敢于远离路灯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突破。

唯有迈开步伐,路才会出现在前方。—鲁米

有的时候,你的人生就在一次疯狂的举动后改变了。

我发现,理智的做法只有在做很小的决定时才有效。至于改变人生的事情,你必须冒险。—珍妮特·温特森《我要快乐,不必正常》

但这些金句的力量感,远远比大篇理论更足。

数据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这本书中,在一篇讲亚利桑那州水资源浪费现象的文章。
记者必须使用这样一个数据:该州每年的地下水透支量达到了43560立方英尺。
单纯看这个数字,读者很难想象出这个量有多大。
这时记者这么写,这么大的水量足够让整个纽约浸泡在3.5米高(一层楼高)的大水池子里。
有了具体数字,一个抽象的概念就变成了一幅形象的图画,深深地留在了读者的脑海里。

那么,我一般是如何去找到说服力工具呢?

一边阅读一边记笔记么?

不,我基本不会老老实实把一本书看一遍,除非是像《系统之美》这样的底层架构书籍。

我是直接在「得到」打开一本书,比如刚刚说到的《象与骑象人》,搜索「故事」,你就能看到所有里面的故事。

搜索「实验」,就能看到里面有哪些科学实验。

然后看看哪些东西对我最近的写作或思考有用,再摘录下来。

05

所以你理解了,读书应该读什么?

就是尽力去找到各类「概念-算法-说服力工具」。

这些东西,你都可以通过「得到」的笔记功能,或印象笔记来建立。

比如我自己,虽然没有提什么KPI,但大致每年,会搜集一年搜集200-300个概念、30-50个算法、500个以上说服力工具。

但这么多东西,还是碎片的,那怎么办?

碎片的东西,很可能想用时,压根就想不起来了。

毕竟搜集了这么多砖块,也是没法在你大脑中形成信息大厦。

所以,你还需要一步,就是——连接(Link)。

具体怎么连呢?

这就是关于「如何建立知识体系」的内容了。

那就看下一篇文章好了。

事实上,作为印象笔记的官方顾问,我今年和印象笔记官方合作开发《如何打造你的个人知识体系》视频课程(预期7月推出)。

之后公众号,也会主要围绕「知识体系」来展开。

比如心理学知识体系;如何认识大脑?人类有哪些思考工具?人工智能会如何一步步进化出智能?小白如何去理解分析不同行业?做一款产品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等等等等问题都可以和大家一起来梳理体系。

但是无论是开发讲「如何搭建知识体系」方法的课程,还是公众号写具体搭建的各学科案例,都会面临很多疑问,也需要大家的视角来帮我看看。

所以有什么想法,欢迎大家留言!必定回复。

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

我要理解你。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