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古拳谱

太极两仪,天地阴阳, 阖辟动静,惟柔与刚,
  屈伸往来。进退存亡, 一开一合,有变有常。
  虚实兼到,忽见忽藏。 健顺参半,引进精详,
  或收或放,忽弛忽张, 错综变化,欲抑先扬,
  必先有事,勿助勿忘, 日就月将,质而弥光。
  盈虚有象,出入无方, 神以知来,智以藏往,
  宾主分明,中道皇皇, 经权互用。补短截长
  神尤变化,俦测汪洋。 沿路缠绵,静运无慌,
  肌肤骨节,处处开张. 不先不后,迎送相当。
  前后左右,上下四旁, 转接灵敏,缓急异常,
  高擎低取,如愿相偿, 不滞于迹,不涉于虚,
  至诚运动,擒纵由余, 天机活泼,浩气流行。
  虚中有实,制胜权衡, 顺来逆往,令彼莫测。

  因时制宜,中藏妙决,外引内击,中行无偏,
  声东击西,由来皆然,寒往暑来,谁识其端,
  千古一日,至理循环,上下相随,不可空谈,
  循序渐进,仔细研究,果能攻苦,终跻浑然,
  至疾至迅,缠绕回旋,离形得似,何非月圆。

  精练至极,亦小亦圈,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敌如诈诱,不可紧追,若逾界限,灾难转回,
  况一失势,虽悔何追,我守我疆,不卑不亢,
  九折羊肠,不可稍让,若让他人,魂飞魄丧,
  急与争锋,能上能下,多占一分,我据形势,
  一夫当关,万夫失勇,沾连粘随,会神聚精,
  运我虚灵,弥加慎重,细腻熨帖,中权后劲,
  虚笼诈诱,只为一转,来脉得势,转关何难?
  下遮不架,不顶不延。不软不硬,不脱不粘,
  突如其来,莫知所然,如风吹倒,灵敏难言,
  试一形容,有经有权,宜轻则轻,斟酌无偏,
  宜重则重,如虎下山,引视彼来,进由我去,
  来宜听真,进责神速,先窥其势,继窥其隙,
  有隙可乘,即时而入,失此机会,恐难再得。
  一点灵境,为君指出。至于身法,原无一定,
  无定有定,在人自用。横竖颠倒,立坐卧伏,
  中心莫乱,自有妙术,前俯后仰,左倚右倾,
  中气贯通,无不皆得,变象无穷,难尽其形。
  气不离理,一言可馨,开合虚实,即为拳经。
  用力日久,豁然贯通,默会融贯,渐臻神圣,
  浑然无迹,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虚灵。
  推存此心,默诗以敬。
(0)

相关推荐

  • 细菌性痢疾(虚寒痢)治疗方

    [症状]久痢不愈,痢下稀薄,带有白冻,时发时止.腹部隐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食少神疲,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虚或沉细.多见于慢性迁延性菌痢? [治法]温中健脾补肾,散寒涩肠止痢. [方药]附子理中 ...

  • 参透此谱,必为高手!| 太极拳经普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太极拳经谱 <太极拳经谱>陈式太极拳的经典理论著作,作者:陈鑫(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清末岁贡生,近代中国武术史上著名的太极拳理论家.祖父陈有恒,祖 ...

  • 为什么杨氏太极拳古拳谱,在现代太极拳学习中没有存在感?

    #太极拳#[班侯太极拳不传之秘][体育]如果你是杨式太极拳的拥趸,请跟随我的文章来了解古传太极拳的前世今生,了解古传太极与现代太极拳练习差异所在.在现代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从行拳方式上与古传太极拳理论 ...

  • 古拳谱 实操错用 ————古传太极拳单操系列

    感谢洪涛师弟及各位拳友参加讨论[Salute].做一点补充:视频作业中谈到"筋劲",和"飘起来"等实操现象.个人感觉与古拳谱中许多拳理相关,如"以心行 ...

  • 〖经典古拳谱图〗《内功八法歌诀》

    〖经典古拳谱图〗《内功八法歌诀》

  • 内功八法歌诀(经典古拳谱图)

    ​十三式-棚 棚劲作何解,如水负行舟, 先实丹田气,次紧头顶悬, 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 任有千斤力,漂浮亦不难. 十三式-捋 捋劲作何解,引导使之前, 顺其来势力,轻便不丢顶, 力尽自然空,丢击任 ...

  • 古拳谱中的太极十八跌技,简单实用,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

    一. 揽 雀 尾 二. 单 鞭 三. 提 手 上 势 四. 搂 膝 拗 步 五. 抱 虎 归 山 六. 十 字 手 七. 左顾右盼 八. 斜 飞 势 九. 扇 通 背 十. 撇 身 捶 十一. 进 步 ...

  • 太极古拳谱

    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为准头,故曰顶头悬也:两手即左右之盘也,腰即根株也:立如平准,有平准在身,则所谓轻重浮沉,分厘丝毫,莫不显然可辨矣.有平准之顶头悬(乃是从头顶至腰之根株下,胸门至尾闾间为一条线)歌曰 ...

  • 手抄太极古拳谱

    来源:拳風武术(風形拳) 太极 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为准头,故曰顶头悬也:两手即左右之盘也,腰即根株也:立如平准,有平准在身,则所谓轻重浮沉,分厘丝毫,莫不显然可辨矣.有平准之顶头悬(乃是从头顶至腰之根 ...

  • 陈式太极拳口诀 拳谱秘籍

    ​陈式太极有渊源,王庭先祖传在前,陈鑫品三留真传,发科前辈创新拳. 松活弹抖刚柔济,螺旋缠绕妙无比,动作舒展手法细,闪展腾挪无僵力. 预备起式双足开,虚领顶劲呈自然,两耳听后立身正.双眼平视心气静. ...

  • 揭秘:古拳谱“去意好似卷地风”

    认识一位老师父,可以在一动之间把我放出丈外甚至两丈多远.是双脚离地飞出去,这和跌出去有本质的区别.首先我是硬上,用形意的崩拳直取.对一般人来讲,如果对方崩拳打来,都要化一下或退一下.但在老师父那里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