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的坡道: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坡有多长?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未来增长空...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未来增长空间到底有多大?做投资的朋友喜欢找一类企业,在拥有“长坡厚雪”的行业特质中寻找优秀企业,这当然是优秀的投资之道。大凡是道理,总是知易行难。在行业中的人往往当局者迷,外行看内行又觉得云山雾绕,具体到开头所提的这个问题上,实在难以回答。

虽然不能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但是我想还是能反驳一些错误的结论。针对这个问题,有两个被广泛采纳的说法,一是美国的市场保有量有60万台,中国才10万台设备出头,那么国内市场尚有几倍的增长空间。另外一种说法是,根据设备保有量对比建筑业增加值,国内高空作业平台保有密度不过美国5分之一,那么未来高增长岂非唾手可得。

结论一的逻辑优美之处几乎与与瑞幸咖啡上市之初路演所述的逻辑如出一辙:美国人民人均年消费咖啡300杯,中国人民人均年消费咖啡3杯,这样一看,简直是在金山里面求财,事实当然并非如此。机械的对比中美两国数据得出行业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而不顾两国国情,消费习惯与产业结构的差异,所得出的结论当然贻笑大方。比如换一个表述方式,中国人民年均消费茶300杯,是否其它区域民众就一定能年均消费茶3杯?美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工资福利极佳,优于白领工资,当然也远高于国内建筑人员收入标准。作为一种典型的“富贵产品”,视角不是放到那么远的话,几年内,国内高空作业平台产品能否维持之前的高增速,是很值得怀疑的,毕竟,人均GDP增长都会走向自然收敛。

结论二则彻彻底底的骗人鬼画符似的把戏,这种把戏居然被各类研究机构堂而皇之当成论据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所有的建筑业增加值,与某种特定型号的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量,保有量,增长量到底有多大的相关性?美国的建筑业增加值几倍于日本,日本的挖掘机保有量3倍于北美市场。印度的滑移装载机保有量远超中国市场,那么是否滑移装载机在中国就有几十倍的增长空间?或者我们将这个说法换过来,在大概差距不远的建筑增加值下,国内的泵车保有量几十倍百倍于美国,那么我现在告诉美国投资者,美国的泵车市场将会有长达20年的高增长,美国的投资者估计会被这个诡异的结论气晕。

以错误的逻辑很难推导出正确的结论,错进往往带来错出。对于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增量而言,更有意义的是仔细的去算国内几个相关产业的使用量与未来增量,如高科技制造业厂房的建设速度,物流网点的建筑速度,传统造船业是否在大面积复苏。考虑到这些因素,实际上,国内现阶段的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已经到了一个高点,短时间内已经难以为继。一旦目前租赁市场的竞争格局尘埃落定,销售的压力会迅速降临在已经扩张产能的生产厂家身上。类似于13年-17年挖掘机行业的残酷洗牌已经一触即发,难以避免。

建设在一个个踏实可靠的数据基础上的结论才是有意义的,书生躺在书斋谈古说今,有趣则有趣,距事实恐怕就千里之遥了。毕竟,可怕的不是悲观的预期,可是虚幻的泡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