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顶级国宝同行 · 国家博物馆篇 · 史前时代
作为首都,北京的中心就是具有政权象征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和石狮,告诉世界这里拥有作为政权中心的历史正统性和合法性。
同样,为了更加强调这种政治权威,在广场的西侧,兴建起了举行政治仪式的人民大会堂,在广场的东侧,兴建起了展示政权正统与传承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展示政权合法性的中国革命博物馆。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合成了国家博物馆,从名字上就显出不同一般的意义。2011年国家博物馆正式开放后,有机会就要进去逛逛,欣赏国博里的珍贵文物,那些都是自小就在各种教科书中看到过的国宝,身在北京很幸福,可以看到国宝实物,都是有你的快乐。
原来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最主要的展览就是中国通史展览,这是中国唯一的从文明初现到当代的中华文明全景展示。国家博物馆改建后,中国通史展览也改为了古代中国陈列。
自从这个新展览开放后,就出现了大量争议,主要认为古代中国范围太大,内涵太丰富,简单用陈列来表述不大合适,还有的认为这样搞的既不是中国古代历史展,也不是中国古代艺术文化展,有不伦不类之嫌。所以,现在又改叫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了。
我们国家是拥有辽阔疆域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地方博物馆的馆藏主要是本地区兴盛时期的文物,特别是一些博物馆就是由一次或几次重大考古发现撑起来的。而国家博物馆是国家级博物馆,因为历史原因,馆藏了从全国各地选取的最丰富的历史文物,基本能反映中国整体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这块超大的中国地图也有历史了,印象中小时候一进中国历史博物馆大厅就看到它,上面的宋体字和语言风格,都散发着强烈的年代气息。所以说,要想通过文物看到整个中国的历史,一定而且只能来国家博物馆啊。
国博目前藏有25件禁止出境文物,是国内博物馆里馆藏禁止出境文物较多的,很多都是在各种教科书上出现过的国宝,包括了史前时代的陶器、玉器和象牙器,广域王朝时代的青铜器,帝国时代的金属器、陶瓷器、玻璃器、印刷品和服饰物,基本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
不过,这些顶级国宝分散在漫长的古代中国展览线上,有的单独陈列,但个头不大,很容易错过,有的跟别的文物同柜展出,在琳琅满目的文物中也不大容易找到,还有一些顶级国宝没有在展线上展出,不能看到实物了。所以,要看全这25件禁止出境的顶级国宝也不容易啊。
我上学时,无论是历史课还是政治课的人类社会发展简史,都是按五大社会形态论述的,当时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中国通史展也是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来分期,到1840年而止。不过近些年来,讨论中国古代史时已经淡化了五大社会形态的分期,主要认为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非常活跃,用原始社会概念无法涵盖,而且认为中国不存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式的奴隶社会。此外,现在更多的从历史含义而不是政治含义来看待封建社会。
因此,过去习惯说的原始社会现在一般称为远古时代和史前时期,其中新石器时代中后期还被称为古国时代。过去认为的夏商周奴隶社会,现在称为广域王朝时代,封建社会则称为帝国时代。中国古代基本陈列采用了这种主流学术观点,以中国大地上文明发展作为标准,以史前时期的文明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的朝代为分期和排序。
在国内文博机构中,国家博物馆的史前文物是最丰富和最有价值的,共有6件陶器、1件玉器和1件象牙器被列入禁止出境文物,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史前各地区、各领域文明的发展进程。那么,国家博物馆的顶级国宝同行,就从二百万年前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远古和史前时代开始吧。那是一段漫长而又令人遐想的岁月,从上百万年前,中国大地就出现了人类活动,他们经历了从猿到直立人再到智人的伟大进化,然后在中国大地的各个方向展示出智慧文明的曙光。
关于现代中国人起源一直存在本土起源还是来自非洲的争论,国家博物馆就同时介绍了这两种学说,不过仍然以周口店北京直立人作为中心陈列。因为,这是一件多么熟悉的雕塑啊。
不论这些远古人与我们的血缘或远或近,他们都在这片土地上,用勤劳和勇敢,用改造过的石块,用能长久保存的火种,留下了奋斗的印迹。
那是人类的童年,也许饥餐渴饮,步履艰难,也许无忧无虑,简单快乐,总之他们就这么生活过了多少年,而且一步步走入新的文明进程。这段上百万年的岁月,就是旧石器时代。
到了大约一到二万年前,在我们的这片土地上,农业诞生了,人类文明曙光之后,天终于亮了。我们的祖先,种植被驯化的草本植物,饲养被驯化的禽类和奇蹄目偶蹄目的草食动物,从此过上了定居生活。
随着粗糙的石器被更精致的农具代替,东亚大陆和周边岛屿,都纷纷告别了采猎文明,进入了农牧业文明。过去一直用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但现在更多地关注农业出现的重要性。因为,受益于农业的超大产出,人口越来越多,小部族变成了血缘人群,又聚集成氏族部落,形成更加复杂化的人类社会,向着国家一步步迈进。
农业文明和定居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用品,就是陶器,只有用水火土制成的陶器,才能保存和煮熟农作物的颗粒,而且能够制作陶器,也标志人类终于彻底掌握使用火了。两万年前,中国就出现了陶器,这件江西仙人洞发现的陶片复原成的陶器,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可复原的陶器,被称中华第一陶。
随着人类农业收获越来越多,吃饱喝足之余的史前人们开始在陶器上画出条纹和图案,制作越来越多造型样式和功能的陶器。
人们还给陶器涂上鲜艳的颜色,彩陶就这样诞生了。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但由于窑不够密封所以在橙红的底色上只呈现出黑、红颜色。
从一万年前开始,中国彩陶更是挥画出了绚丽多彩的新石器时代,甚至成为了史前时代的标志,中国的史前文明,基本就等同于彩陶文明。国家博物馆里,包括中国其他博物馆的史前部分,都是满屋的各色陶器。
随着人类原始农业文明不断发展,原始族群越来越大,彩陶器的用途也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在陶器上刻画下一个个原始的符号,用来留下他们的记忆。
史前人变得越来越有智慧,群体也更大,出现复杂的社会和初级的国家,更逐渐分划出宗教和王权。全世界各人类文明都发明和使用斧子,但远古中国人却将斧钺发展成了军权和王权的标志,并模仿它的样子创造出了象形文字“王”。
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用美丽的玉石和象牙制作各种复杂的器物,来表达日益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音乐美术这些艺术也都纷纷从原生态的生活操作中脱颖而出。
在中国大地上,四面八方都出现了满天星斗的族群、部落乃至酋邦或古国,他们的文明成果最终汇集到居于天下之中的中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诞生。东北地区出现了以女神和玉龙著称的红山文化。
1971年出土于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的红山文化玉龙,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单。
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最著名的仰韶文化。因为长期的黄河摇篮论和中原中心论,以及中国现代考古最先在仰韶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迹,因此仰韶文化一度就代表了中国的新石器时代。也许,炎黄子孙的初祖,黄帝和炎帝,就是在这个温暖的时代里,从黄河边的小部落发展成了更宏大的华夏族群。
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的仰韶文化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2002年成为第一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中的首位。
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的仰韶文化陶鹰鼎,2002年列入第一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录。
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的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单。
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北首岭遗址的仰韶文化彩陶网纹船形壶,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单。
以湖北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出现了宗教色彩浓厚的屈家岭文化,有学者认为这里就是文献上所说的与禹同时期的南方三苗集团。
以江浙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出现了以稻作农业闻名的河姆渡文化。
后来这里更出现了高度发达的良渚文化,其文明高度远远超过了古国的阶段,还直接影响了后世中华文明的礼玉文化,被称为前青铜时代的玉帛文明。
山东地区出现了龙山文化先声的大汶口文化。
1959年出土于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的象牙梳,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单。
大汶口文化接着孕育出以蛋壳黑陶著称的龙山文化,并发展出了中原龙山文化,构成了传说中尧、舜、禹的龙山时代。
中原的文明延展到了遥远的西北,催生出以旋涡纹著称的马家窑文化。
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的彩陶舞蹈纹盆,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单。
1974年在青海乐都县柳湾采集的马家窑文化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单。
近年来,随着中华文明探源不断取得新进展,对史前时代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山西的陶寺,陕西的石卯,一个个地冲击着原有的观点认识,展现出更复杂更多彩的中华文明诞生过程。但国家博物馆似乎受到某种局限,缺少了近年很多新的考古发现和重要文物展示,不过国博仍是国内史前文物中顶级国宝最多的单位了。下面就挨个去看吧。关注我们与照耀同行IDwalkingwithshining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