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理论第二册连载十一:上涨初始模型的一般规律(上)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上涨初始模型,如图1.2.D,我们以字母 A、B、C、D、E 来标记上涨初始模型中的高低点,我们可以看到,在模型中的 E 点,风险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而且往往预示着新的行情即将产生。 X
图 1.2.D 上涨初始模型
同时在标准的上涨初始模型中,第二波下跌的低点在正常的状态下一般不会创出前期的低点,也就是 E 点高于 A 点。同时,在模型中,上涨和下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着 BC这样的一般规律。
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图 1.2.E 中冠 A 的月线图走势
如图 1.2.E 是 000018-- 中冠 A 的月线图走势,连接股价的高低点形成了两个上涨初始模型,分别标记为 ABCDE 和 A'B'C'D'E',在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E 点高于 A 点且 E' 点高于 A' 点(图中蓝色标注),由于第一个上涨初始模型的终点恰好是第二个上涨初始模型的起点,所以 E点和 A' 点是同一个点,则两个上涨初始模型中各点位形成的时间和股价分别为:
第一个上涨初始模型
A 点:2005 年 7 月,2.429 元
B 点:2007 年 5 月,12.700 元
C 点:2007 年 6 月,6.120 元
D 点:2008 年 1 月,9.770 元
E(A’)点:2008 年 11 月,2.960 元
第二个上涨初始模型
E(A’)点:2008 年 11 月,2.960 元
B’点:2009 年 7 月,10.790 元
C’点:2009 年 9 月,7.000 元
D’点:2009 年 11 月,10.780 元
E' 点:2010 年 7 月,6.250 元
通过上面列举的各点位数据,我们可以轻易的计算出上涨初始模型中每一波上涨 / 下跌的幅度和持续时间,BC:用时1 个月,下跌 6.58 元;DE:用时 10 个月,下跌 6.81 元;AB:用时 21 个月,上涨 10.27 元;B'C':用时两个月,下跌 2.21 元;D'E':用时 8 个月,下跌 4.53 元;A'B':用时 8 个月,上涨 7.83SPAN>
通过数据统计,我们看到在第一个上涨初始模型中股价不论从运行的时间还是涨跌空间的角度都存在 BC的规律,但在第二个上涨初始模型中,空间上符合B'C',而时间上 A'B' 和 D'E' 同样都是运行了 8 个月,这种情况是否违背了上涨初始模型的一般规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