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稀有姓氏及姓氏文化(图)

  本报近期先后推出的黄、王、陈、徐、胡、刘、李等一系列大姓入赣传奇,在众多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对寻根和家族文化深感兴趣的读者纷纷将报纸收藏了起来,更有甚者,在南昌购买了上百份报纸,分发到自己的家乡去,一时间本报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由于版面的原因,本报姓氏文化系列将暂告一段落。下文将通过我省的姓氏研究权威专家,对江西稀有姓氏及江西姓氏文化,做一个深入解读,以饕读者。

对于华人来说,无论身在何方,许多人的心中始终具有一种寻根情结。

  江西为数不多的稀有姓氏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针对全国来说,江西很少稀有姓氏(全姓在全国处5000人口以下)。姓氏研究专家认为,原因在于江西很少有自己本地产生的姓氏,多由北方转来,而在古代,一般来说,大姓才有可能形成规模,并向外发展。另一个原因是,江西的姓氏历史形成时期较短,少数民族也不多,导致稀有姓氏很少。

  但数量很少的姓氏也不是没有,研究者查阅资料发现,揭姓、操姓、哀(衷)姓、蓝姓等均有分布。

  哀姓,风俗通曰:“哀姓,鲁哀公之后,因谥以为姓。”汉朝有种梨能手哀仲,所种之梨实大而味美,人称“哀家梨”。王莽时有哀章,为其幸臣。宋朝有进士哀长吉。唐朝礼部尚书哀愉因避讳皇上赐姓“衷”,现在衷氏族谱视衷(哀)愉为衷姓始祖。明朝江西举人哀世用上书嘉靖皇帝“哀”氏姓哀还是姓衷?嘉靖下旨“哀”姓改“衷”。自此“哀”氏后人多改姓“衷”。现江西万安县潞田镇衷氏宗祠牌匾“衷”字“哀”体笔画为黑色唯中间一竖笔画为红色,以示对先人的尊重和缅怀。江西省万安县潞田镇衷姓家族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重修族谱,至今仍有哀姓分布。

  操姓人相传为曹操后裔。(存疑)据操氏族谱谱序记载,曹魏末年,魏帝曹奂年幼,朝政为司马氏把持。司马昭兄弟为篡夺曹魏皇权,肆无忌惮地迫害曹操子孙。公元266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政权后,更加疯狂地杀害曹魏皇族。曹操谪孙曹休举家逃往鄱阳郡新义(今江西省鄱阳县),为避免被司马氏政权斩尽杀绝,遂以曹操之名为姓,改曹姓操,延续至今。在整部《谯国操氏族谱》中,绝对不见操女嫁曹氏,也不见操郎娶曹女者,盖因曹、操原本为一家的缘故。操氏的《谯国操氏族谱》在唐代初年编撰,沿下历代均有重修。谯国,为曹操出生地,故址在今安徽亳州附近。

  “姓”、“氏”原本不同义

  如今常常说姓氏姓氏,其实“姓”、“氏”原本不同义。姓氏文化研究专家黄时璋说,从姓氏的本意来看,二者的初义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上古,姓和氏是两个意思。姓起源于母系社会。我国最古'从女而成’的原姓很多,如姬、妫(念gui)、姒(念si)、姜、嬴等等,这些氏族都是母系血缘关系。随着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姓也就转变为以父系血缘关系来计算了。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分支,在古代同一姓族的人,由于人口繁衍,迁居到各地,加上身份职业的变化,同一祖先的后代子孙,便逐渐分成一些支派,每支又用一个特殊的号来做标志,这就是“氏”。如周朝的祖先是“姬”姓,后来分成管、蔡、霍、鲁、卫等氏。也就是说,姓是氏族的标记,氏是家族的标记,姓因生而定,是不变的,氏则因家族而分,是可变的。“氏”曾经为贵族所独有。在古代有一条规定,氏同姓不同,男女双方可通婚姻,但姓同氏不同,则不能结姻缘。到了秦汉年间,“姓”与“氏”才合二为一,集体成为代称。

  在姓氏文化研究中,有不少有趣的现象,如改姓和托大,前者多为避战乱所致,后者也称为“隐末扬善”,通过在族谱中有意“托大”和“曲意”实现,如永修有支王姓并非太原王的后代,却在族谱中故意称之为直系。宜春是严嵩的故乡,当地在修地方志和修谱时,则称严嵩为“权臣”,避开了“奸臣”一词。

  省谱牒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炯尧说,对于华人来说,无论身在何方,许多人的心中始终具有一种寻根意识。正是这种寻根意识,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向心力、凝聚力。

  那么,哪些姓氏是江西的大姓呢?根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数字,江西十大姓为“刘李陈张黄王吴周胡徐”,根据统计结果,排在前面的五大姓占了江西省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江西是全国姓氏迁徙的中转站

  “在姓氏迁徙的历史过程中,基本上经历了从北自中,从中自南的这么一个过程。”姓氏文化研究专家黄时璋告诉记者,江西应该说是全国姓氏迁徙的中转站。中国的姓氏大多发源于河南、陕西两省,然后逐渐向湖北发展,再由湖北经江西传至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比如说黄姓,便是从河南潢川发源,之后经湖北江夏传至江西,再从江西回迁湖广等地。

  王炯尧教授是省内姓氏文化研究的权威,他认为,江西之所以成为一个姓氏迁移的中转站,和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是相吻合的,即西晋的“永嘉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及两宋之间的“靖康之难”,在中华民族的人口大迁徙中,北方的黄姓、王姓等等大姓纷纷进入江西,并在江西这块热土生根发芽。考察江西的姓氏历史还可以发现,累朝的改朝换代都会让旧王朝的王室贵族遭受迫害,造成皇族大姓逐渐变成普通老百姓的姓氏,如李姓、陈姓均为入赣避难迁至。

  同时这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史也是相吻合的,如北方在唐宋以前是毫无疑问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姓望族都在北方,且维系时间很长,如汝南周家和陇西李家,而南方的经济则是在宋朝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名门望族较少,也很难形成长久的全国性影响。

  江西的姓氏迁徙中转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江西在古代是战乱相对较少,政治比较稳定的,所以“义门陈”和“华林胡”能够在江西累计十数代数百年不分家,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是比较罕见的现象。

  王炯尧教授说,南昌也曾被设为国都,1100多年前,南唐皇帝李璟曾迁南昌并设为都,可迁都不久李璟便病死了,后主李煜将都城回迁南京,南昌建都历史还不到一年。都城虽然废了,可李姓却留下了不少,这也成为江西李姓众多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江西是全国姓氏迁徙的中转站,那么南昌则是各姓在江西境内的集散地。江西省名最早来自公元733年唐玄宗设立江南西道,而豫章设郡的历史则可上溯到千年前的汉朝,彼时南昌、丰城、庐陵、彭泽、鄱阳均为豫章郡之辖地,南昌理所当然成为姓氏入赣的首站,如黄姓、王姓、徐姓等等,之后再由南昌辐射全豫章郡,继而延至全省。

  “四大望族”各领风骚数百年

  说到江西的姓氏,便不能不提到江西的“四大望族”。江西除“义门陈”和“华林胡”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深远影响外,涂、雷、罗、熊四大姓氏也在历史上形成了有名的江西望族。

  江西涂姓人口集中,豫章郡是涂姓最知名的郡望,源于东晋初年新吴侯涂钦。涂钦,公元246年(即蜀汉后主刘禅延熙十一年)生于安徽淮南寿春(今寿县),卒于公元337年(即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享年九十有一,谥忠武。葬于现今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涂坊村西南,原丰城县南乡三十二图,后称“侯墓岗”的地方。涂钦的生平事迹及家庭情况至今未见信史。而据各地的涂氏宗谱记载:涂钦出生在战乱的东汉末的三国时期,而钦公所在的淮南寿春,正是当年备受战乱、灾祸频仍的中原重灾区。他的幼年、青年时代是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度过的。他在近七十岁的那一年(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七月),被封为新吴侯(新吴西汉为海昏县地,属豫章郡,东汉置新吴县,五代南唐改奉新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奉新县)。谱载:自钦公出镇豫章,受封新吴侯,家族子孙渡江南迁定居豫章后,钦公祖孙三代,显赫辉煌,涂姓成了当地的某名门望族,为世人所仰望。豫章遂成为涂姓郡望。五代十国时,涂姓尚有不少人才,文天祥抗元后便逐渐分崩离析了。涂钦被涂姓后裔公认为“江南一世祖”。江西邻近几省的涂姓大多是在宋、明、清三朝分迁过去的。如今尤以广东、江西、湖北等省多此姓,3省涂姓约占全国汉族涂姓人口80%。

  据雷氏文化研究会的雷政介绍,雷姓起源于陕西西安。最早来到南昌的是雷氏族人名雷震,约在公元前970年,雷震助周灭商斩妲己,后被任命为豫章侯,他在42岁时去世,葬在鄱阳,后代辗转迁移到丰城,而雷氏在江西最昌盛的时期就是汉晋时期,在后汉、三国时相继出了雷义、雷同等著名人物。此后经过不断地繁衍播迁,雷义、雷同的后代在晋朝时形成了今江西省境的一大望族,史称“雷姓豫章望”。后不断向南北方扩散,其中,豫章人雷焕后裔有一支迁往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后来发展成为当地一大名门望族,于是雷姓又有以“冯翊”为其郡望、堂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雷姓在南北方都有新的发展,但均以冯翊、豫章为其主源。清朝的时候,雷发达家族世代掌管朝廷建筑,缔造举世闻名的“样式雷”。雷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西、四川、湖北、陕西等省多此姓,四省雷姓约占全国汉族雷姓人口的六成。

  我国罗姓的家族共同标志同样是“豫章”。据《江西罗氏大成谱》载:罗族出豫章西山。汉朝时豫章郡的郡治所在地南昌城,是在大将罗珠的守城兴建完成的,竣工之日,罗珠曾经在城内亲植豫、章之树,并且举家搬到南昌城定居落籍。后来,朝廷决定在此设郡,就由于罗珠曾为南昌城手植豫章,为了纪念罗珠的筑城之功,也为了豫、章两种树木已经成为南昌城的特有景观之一,使将该地命名为“豫章郡”,把这个地名,自江北搬到了江南豫章的首城,是由罗氏所建,豫章的郡名,系出罗氏而来;而豫章一地,又很早就是罗氏的主要繁衍中心。此后豫章罗氏不断地繁衍壮大,很快成为当地望族。晋朝时,罗氏仍然主要繁衍于长江两岸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隋唐五代时期,对于罗氏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人才辈出,大放光芒;一方面则逐渐自两湖和豫章地区向全国各地播迁,终于成为大姓。之后,罗姓逐渐失势,再未形成有全国影响的重要家族。

  来源于楚国的熊姓则走上了另外一条发展之路。战国末年,熊姓子孙后裔仍主要居于湖南、湖北等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熊姓后人多居住在湖北、湖南、江西一带,亦有少部分散居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而居住在江西南昌和湖北江陵的熊姓子孙经过长期的繁衍发展,人才辈出,在当地形成望族。所以不少姓氏书上均称熊氏“望出南昌、江陵”。唐宋时期,熊姓子孙仍主要居住在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载,岳州(治今湖南岳阳市)四大姓中有熊姓,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五大姓中就有熊姓。此外一部分熊姓后人因为战乱和仕宦等原因陆续迁往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地区。宋初熊姓子孙移居福建建安(今建瓯县)等地,逐渐繁衍为当地望族。王炯尧说,到了近代,南昌熊姓又大放光芒,月池熊家在教育方面卓有建树,如今已成闻名天下的教授村。

  文/图 记者黄浦江 实习生胡玉林

http://blog.sina.com.cn/u/1263931480

(0)

相关推荐

  • 涂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作者:冯志亮

    涂 涂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五十五位,在江西.湖北.四川的分布比较集中,当今涂姓人口占全国人口的0.075%,总人口大约有100万. 得姓始祖涂钦,文思,号石麓,淮南寿春(今安徽 ...

  • 姓氏文化:涂姓

    姓氏渊源 得姓始祖:涂钦 涂钦,文思,号石麓,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晋任大司马.出身于汉代士族,曾祖父涂恽汉代经学家,曾任谏议大夫:祖父涂蒙曾任荆州别驾:父亲涂朝玉曾任济南府尹.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 ...

  • 南昌,为何能成为江西省会?

    江西省比较低调,作为省会的南昌同样如此,在全省范围内来看,尽管南昌的位置相对比较偏北,但其省会地位很难被撼动.南昌为什么能成为江西的省会呢?有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因素. 首先,从地理方面来看,南昌的地理 ...

  • 《罗氏大成谱》序我祖……艺公,讳元朗,由豫章(今江西南昌)之西山,析徙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其子成,讳士信,忠义佐唐,赠郯国公。

    清朝道光年间,赣州司马罗明高,在主修<罗氏大成谱>的谱序中特别提示:"隋.唐相继间,我祖--艺公,讳元朗,由豫章(今江西南昌)之西山,析徙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其子成,讳士信,忠义佐 ...

  • 拥有稀有姓氏是种怎样的体验?

    一大哥姓钱,特别喜欢和人开玩笑,有一次在街道办事,工作人员问他姓啥,大哥笑着搓手指做点钱状,示意自己姓 "钱",那工作人员看了看,说:"您姓搓啊...?"

  • 江西108姓氏祠堂建在一起,霸气如皇宫,总投资7000多万,看看有没有咱的姓氏?

    2008年,江西赣州南康市政府极力打造南康百家姓和谐城,和谐城位于南山森林公园, 从2008年筹建开始,历时三年,百家姓和谐城的建立成为独树一帜的寻根问祖.启迪后人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对弘扬姓氏文化, ...

  • 中国十大最稀有的姓氏,什么姓氏的人最少?稀有姓氏排行榜

    来源:马踏飞燕看世界 什么姓氏的人最少?说起姓氏人们最常想起的就是百家姓,在<中华姓氏大辞典>中收录的姓氏多达一万多个,百家姓只是最常见的一些,还有许多少见的姓氏分布在大江南北,你在生活中 ...

  • 稀有姓氏:最姓

    中华稀有姓氏之一,属古老的商代"取子国"贵族后裔.全国分布极少,有资料显示,现在河北临城县有最姓人聚居,古代山东邹县东部巨越山一带曾有分布. 凤凰山下出土的取子龙首铜钺 渊源考证 ...

  • 稀有姓氏

    什么是稀有姓氏,比较常见的稀有姓氏有哪些? 一般来说,总人数在10万左右及以下的被归为稀有姓氏. 生活中大家对稀有姓氏的认知是什么样的呢,大致说来应该分为以下三类: 一种是历史上这个姓氏是显姓,后来因 ...

  • 江西108姓氏祠堂建在一起,霸气如皇宫!

    江西108姓氏祠堂建在一起,霸气如皇宫!

  • 探索丨我国稀有姓氏研究

    所谓稀有姓氏,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姓".这类姓氏的人口通常不是很多,但姓氏总量却很大,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相当的数量.其中的一些可能仅为某一地区或某一家族所拥有,而一姓仅有一人 ...

  • 我国稀有姓氏:全国仅17人,还是同宗同族,百年从未搬出县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中国人使用姓氏来区别亲疏远近.历史地车轮虽然滚滚向前,但姓氏却被留了下来,并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清朝末年以来,中国的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社会是一 ...

  • 稀有姓氏—问姓村落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黄庄村问庄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管家堡乡六队村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安家庄乡王家峁村6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安家庄乡问家山村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安家庄乡康家坪村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安家庄乡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