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教育公平,非正常跨区域招生的口子必须完全堵住

广州市教育局近日发布《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负面清单及处理措施予以完善,拟将“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等纳入负面清单范畴,同时,拟明确公办小学非正常跨区域招生须低于5%。笔者认为,非正常跨区域招生,就必须零容忍,对公办和民办一视同仁。

招生入学是基础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在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及均衡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广州市对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进行了微调和完善,拟全面取消义务教育学校各类特长生招生,将“面试、人机对话”“夏(冬)令营”“研学活动”“国际课程班”等与招生相关行为以及“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纳入负面清单范畴,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违规招生。这是值得肯定的。

从去年前,全国义务阶段教育,基本上实行了“公民同招”,取消非正常跨区域招生,为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及均衡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今年广州市教育局的《指导意见》留了一个不好的“尾巴”,即“拟明确公办小学非正常跨区域招生须低于5%”。既然是非正常跨区域招生,为什么要给公办学校留下这个“尾巴”呢?不是给民办学校留下“说辞”?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保证教育公平,必须在“正常”的条件下进行招生,不得有丝毫的“非正常”;否则就可能带来不公平,影响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事实上,非正常跨区域招生基本上就是掐尖,招来的5%,可能就是尖子生、特长生,学校依靠他们拿到各种奖牌、在相关评比考核中占尽优势,那么原区域内流失了尖子生、特长生,对该区域的小学来说就是损失,与招到5%的尖子生、特长生的小学就不在一个竞争平台上,其造成的不公平是明显的。

要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必须堵住非正常跨区域招生这个口子,让区域内的优秀生源不外流,缩小区域、校际差距,从而整体提升教育质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