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站在网红电商的十字路口
研究员:零号
出品:涂鸦研究所
我看了老罗的直播,总支付交易额1.1亿元,总销售件数超91万件,累计观看人数超4800万…这份成绩单整体来说是符合预期的。
作为直播带货的新人,出错、拘谨这些都是难免的,不用因为他是罗永浩就过多苛责,更谈不上“理想主义的死亡“。
来源:互联网
从麻辣小龙虾到小米生态链,再从洗面奶到投影仪,意料之外的是,罗永浩的第一次直播无论是方式还是品类的选择,都似乎和李佳琦与薇娅这样的头部网红电商没有分别。
没有分别——这四个字才是整场直播最偏离我们预期的事情。罗永浩之于网红电商,在我看来两者之间应该是能发生一场化学反应的。但反观李、薇,流量和销量上的成功,是否就能定义“直播就该这么做”?未必。
SBC模式
我们熟知的网红电商模式是什么?我将它称为S2B2C,S即为品牌商家亦或是供应链,B则是一众带货主播,C则是消费端。
这样的循坏如今正渐渐陷入一个怪圈,S端的商家面临的选择很单一,即带着他们的产品以及天价“坑位”费去参加B端网红的招商选品,而这场选品的标准则可能是品牌关注度、折扣力度、赠品多少以及团队品味等等。
S端的商家面对的是一场“囚徒游戏”,如果不参与,那么等于在刚开始就输给了同业的竞争对手。即使选择了参与,一场直播带来的引流与品宣又真的能让品牌“值回票价”吗,这可能是一个没有准确结论的问题。
这样的循环直接导致的,便是商家在推出新品时核心考虑的问题不再是产品质量本身是否超过竞品,而是他的新品能否被列入一场直播列表里,因为这就意味了曝光和销量。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逻辑不仅损害品牌价值,最终也将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S2B2C模式下,对B端过高的依赖性造就了网红经济,也造就了直播带货的红利。
那么这场网红经济到底是场美丽的泡沫,还是真的能成为下一个电商生态现象级的产物,其根本是在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目前看来这样的可持续性是趋近于零的。
头部网红们将他/她们在线下或者线上销售的模式与话术搬运到了直播间里,在短短一分钟或是几十秒内完成数以万计的成交量,高效率的买卖俨然是一场大型线上团购。
在整体网红电商朝着折扣与“性价比”前进时,罗永浩的入局能否为网红电商模式带来新的方式,是我们所期待的。
罗永浩带来的,也许是使命感
这样的期待可能是过于主观了,无论被赋予多少前缀,罗永浩或许只是看中这场风口选择进来享受红利,被动地承担过多的期许不是一件公平的事。
有一种看法认为,卖情怀、卖产品、卖技术、卖理想、卖热点本质上都是为了挣钱,我很难赞同这样的看法。
“我只赚10%,其余的让利出去就叫体面;你赚40%就叫吃相难看。“
这样的价值观忽略掉了企业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传递价值,亦或是使命感。在网红电商已经成势的现在,这个行业还缺少着这么一份使命感。
从新东方、牛博网再到锤子手机,罗永浩是一个有使命感的创业者,也正因如此他的拥有了自己的拥趸。
这样的一个人在他48岁之际再度抱着“创业者”的心态进入一个陌生的赛道,很难不让人心生期待,套用“鲶鱼效应”来讲罗永浩一直都是行业里那条引发动荡的“大鲶鱼“。
目前仅仅结束了属于罗永浩的首场直播,很难去断定它未来的发展,但是我们仍然期待罗永浩能为这个行业带来一些改变和思考的可能性,我不确定这个行业是否真的还需要下一个李佳琦,但我认为网红经济不仅只是现在的状态,如果一定有人能走出一条新的路,我们认为会是罗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