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 · 天龙屯堡,这里的人还过着明朝生活
军事古堡,江南院落,身着大明服饰的古寨居民…
安顺的屯堡犹如遗落在西南之地的一片桃花源。
六百多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征南时在此屯兵,他们的后人便定居于此。
身处黔中腹地,岁月的变迁并没有改变屯堡人从明朝保留下的生活习俗,无论是建筑风格,穿着打扮,还是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留存着六百年前的文化因子。
贵州的安顺是一个特别美的地方,我在安顺去了天龙屯堡和旧州古镇,非常喜欢,都是那种很有特色的古镇,只要不是人特别多的地方,建筑不是特别新的地方,其实都还不错。
天龙屯堡的名字听起来就很霸气,从安顺出发,乘坐客车很方便,到了门口,发生了一件很搞笑的事,有人在门口收门票,看打扮不像正规收门票的。
后来了解,原来是当地的村民,他们看见是外地人,就收门票,我绕到后面的道上,进了古镇,后面的道上很多巷子都能进去,古镇很小不值得花钱,里面住的都是当地人,hai 没有商业化。
为什么叫屯堡?
屯堡二字中,“屯”是指军屯,是军队传递书信,接待来往官员和部队家属居住的地方;而 “堡” 是指商人和普通老百姓居住的地方。
走进天龙屯堡,可以时不时与身着当地特色服饰的居民相遇。
屯堡人的服饰堪称 “明代服饰的活标本”,是游览屯堡的一大看点。屯堡的服饰文化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由于屯堡人皆为随朱元璋调北征南大军来到这里的后人,当地的服装来源于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县,因此屯堡服饰又叫“凤阳汉装”。
这里的人们坐在一起聊天,晒着稻谷,还有很多学生在这里写生,虽然古镇很小,但是很有韵味。
屯堡女性的服饰看点颇多,三绺头的发式搭配银耳环,淳朴又不失精致;腰间的狮头系腰则象征四季吉祥,而脚下的单勾凤头鞋鞋尖向上,造型巧妙。
走在天龙屯堡,游客可通过服饰来判断屯堡人的家庭及婚姻状况。
倘若是屯堡女人,长衣大袖,斜襟扣扭,额前蓄发,即代表未出嫁;而前额无蓄发的,则是已婚的状态。
根据屯堡古老的风俗,每个女孩会在结婚的当晚,由自己的母亲举行开脸仪式,即把前额的头发一根一根的拔掉。拔得越多,代表以后的日子就会越幸福。村寨内还有不少包黑色头帕的妇女,她们则是家中最年老的长辈。
拍了一组天龙屯堡的照片:
离开天龙屯堡,乘车去了旧州古镇,两个地方差别还是很大,旧州古镇大一些,看上去都是当地人的生活,没有看见什么游客,最多的就是写生的学生。
这里的环境很好,小孩在门口的河沟里玩水,狗狗站在门口发呆,门里面的小女孩躺在床上玩手机,阳光也特别温暖,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这是旧州古镇的瞬间:
很适合悠闲的走一走的古镇,两个古镇一起去一天就够了,都不需要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