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生||随军南下老党员刘玉柱
随军南下老党员刘玉柱
文/刘贵生
刘玉柱, 1933年农历八月初四出生在山西省神池县东湖乡段笏咀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祖上几代人都是地道的农民,靠辛苦耕种几十亩薄地为生。因为家境不好,家里弟兄三人,他又是老大,所以不得不很早就分担家庭的重任。农忙时种地、锄草、收割,农闲时放牛、割草、驮炭,一年四季难得清闲。由于家庭的贫困,在本该上学的年纪也没能正常进入学校读书。
1949年,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解放全中国已成必然之势,为了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势力,当年的六月,年仅十六岁的刘玉柱和同村十五岁的表弟丁玉宝踊跃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短暂的集训,随部队南下四川进入当时还为西康省的川西藏族地区剿匪。那时交通不便,从山西到四川,三四千公里的路程,全是步行,其间辛苦可想而知。
到了驻地后,连长看着刘玉柱办事比较机灵,就让他给自己当了通讯员。在此期间,刘玉柱获得了许多学习的机会。他脑子本来就聪明,再加上又勤奋好学,很快就由土里土气的农村娃蜕变为一个能识文断字、会写会算的读书人。尤其因表现积极,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西南的匪患被平息后,本以为可以解甲归田,回归故里,但初解放的四川,尤其是川西西藏一带,人才匮乏,急需大批的后备干部投入当地的经济建设中,这样,刘玉柱和多数战友又留了下来,纷纷转业到当地。刚开始刘玉柱被分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面的金川县太阳河乡任乡党委副书记,这里属于汉藏杂居之地,但以藏民为多,初接触基层工作,摆在面前的困难真是不少,除了生活的差异、事务的繁杂,最主要的就是交流的困难,民族语言的巨大差异、南北方言的千差万别,都成了首先要克服的障碍,这些都需要扑下身子该学的学该补的补,工作上的事情就是如此,只要肯干,没有跨不过的坎。此后,刘玉柱先后到观音桥区委、县粮食局、农牧局、总工会、县政协工作,历任乡党委副书记、书记、副局长、工会副主席、政协秘书长等职,1987年7月离休,享受正县级待遇,现居都江堰市。
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当初参军是十六七岁的青春少年,现如今已经是年近九十的耄耋老人,刘玉柱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四川度过,可以说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川西西藏人民。但在内心深处,刘玉柱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远方的家乡和亲人。可是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尤其是工作的繁忙,在离休之前,仅有数的清的几次短暂探家。那时回家,先要从金川县坐长途汽车到成都,而后由成都再乘火车转西安、太原,最后才能回到神池老家。由于道路艰险,光从金川到成都四五百公里的路程,往往就要费时一周左右。所以回一次家,来回路上就得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离休以后,时间充足了,各方面条件也好了许多,平均每隔两三年,他就要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尽管那时父母都已经去世,但老家还有弟妹侄甥等亲人以及熟识的乡亲。对于故乡的山山水水,他还是记得非常清楚,小时候经常在哪放牛,跟谁一块玩耍,自己家种哪块地,每次说起来,都饱含深情,如数家珍,因为故乡就是根,有他永远割不断的血脉。
在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的年代里,亲人之间的联系主要靠写信,特别紧急的事情就发电报。但一封信寄出来,往往至少半个多月才能收到,所以写信、等信就成了生活的常态。那时村里的信件往往是由邮递员随同报纸一同送来,所以每逢邮递员进村,家人就急切地询问是否有自己的信件送来,时间长了,双方都成了熟识的朋友。除了写信之外,刘玉柱还经常省吃俭用寄钱给家里,父母在的时候接济父母,父母去世了又接济生活不宽裕的弟妹等人。最近这两年,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回故乡成了一种奢望,于是电话就成了跟老家人交流的重要渠道。每次打电话,总是询问对方近期的身体、生活状况,询问村里的其他熟人以及村里的变化,每当得知村里有新的变化时,他内心总是激动不已。
岁月无尽,人生有限。时下,刘玉柱已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身体大不如前,从去年冬天因病住院至今,半年多了,一直处于高危状态,在此,我们只能祝愿老人早日战胜病魔,尽快回归亲人身边,健康平安地再多活几年。
作者简介
刘贵生,山西省神池县段笏咀村人,现于河北衡水师院任中文系副教授。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精彩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