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泽标通临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行书第二,没人敢第一……
【帷幄书法,阿泽临古,见卿思齐,秒杀自己!】
▼
「顔真卿 王羲之を超えた名筆(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卷子的全貌,史上最难临写,没有之一。
正 文 部 分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昔日在李隆基座前撑起三百多斤的体重跳胡旋舞的灵魂舞者安禄山造反了,起兵范阳,席卷河北,攻陷东都洛阳。当时的北方唯有颜真卿有先见之明加强武备守住了平原郡,其兄颜杲卿也在常山起义,颜季明是颜杲卿的儿子,往返平原常山传递消息。
▼
此处“爰开土门”,是指颜杲卿运用计谋,将控制河北进入太原的关口“土门关”的安禄山部下打散,打通联络太原的孔道,切断安禄山的退路。
“贼臣擁众不救”则指之前答应救援常山的太原尹王承业,关键时刻临阵倒戈,不予救援。于是安禄山卷土重来,以史思明大军压境常山,颜杲卿孤军奋战六昼夜,弹尽粮绝,城陷被擒。
“父陷子死”是攻城期间,史思明把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绑在两军阵前,胁迫颜杲卿投降,遭到严词拒绝后,颜季明也被当场斩首。常山陷落,押颜杲卿往洛阳,杲卿因面斥安禄山,惨遭肢解之刑,可谓惨绝人寰!
泉明是季明之兄,常山陷落之时,他被杨承业押送史思明,旋即改送范阳。因史思明降唐,而捡回一条性命。乾元元年(758年),官拜蒲州刺史的颜真卿派颜泉明赎求颜杲卿旧族,在常山郡只找到颜季明头骨,在洛阳为其父颜杲卿收尸时,仅得一足。他将二人残余骸骨带回长安安葬。所以这通篇都是血泪写就,无怪乎过了千余年,文字间仍有一股悲壮激愤之气。
顾名思义,《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书写的初稿,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此帖才有不少涂抹修改痕迹。而这一点也是《祭侄稿》的可贵之处,关于其中妙处,元人张晏在题跋中已有指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端楷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心手两忘。真妙见于此也。”
张晏题跋
论书法优劣,官方文书不如平时所写书简,而平时所写书简则不如草稿手迹,因为后者能有心手两忘的境界。相信从事书法练习的各位会有体会,正式场合的书写会限于环境、纸笔、情绪等因素而不能尽如人意;往往自己在独自创作时会有佳作;至于平时无心落墨则常见妙笔。其实就是这个道理。《祭侄稿》在创作之时,由于作者满腔悲愤,无暇旁顾,笔尖则纯是情之所至的书法用笔。如宋人陈深所说: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
从笔法来看,全幅谨守中锋用笔的法则,落笔铺毫,力透纸背。这篇草稿的书写过程中,笔画线条、字体结构、章法布局、墨色变化所呈现的状态,与颜真卿内在的情感思维环环相扣,紧密融合,可见其书法功力之深厚严谨!
▼
起首三行,行笔舒缓,看得出当时情绪还比较镇静,但是第三行末尾,就开始加速度了,可见内心已有波澜涌动。
第四到第七行,速度较前面加快,但仍无爆发之迹象。
八九十行,从“惟尔挺生”到“每慰人心”,讲到侄子颜季明生前种种优秀,笔力遒婉,仿佛可见其英姿。
后面几行谈到战事,情绪已有爆发之势,特别是“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句,激昂愤怒,情绪悲恸,又有浩然正气荡然其间。
“天不悔祸”到“呜呼哀哉”,只剩悲伤而绵长的抒情,令人感慨万千。
最后几行百感交集,已经打乱了间距与行气;以至于用狂草作终结,顿挫郁屈,一泻千里。
元人陈绎曾认为,“前十二行甚遒婉”,次五行“乃郁怒,真屋漏迹矣”,而末尾五行则“沉痛切骨,天真烂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容之妙,与稧序稿(兰亭序)哀乐虽异,其致一也。”可谓的论。
前面讲到,颜真卿是有谱系可查的正统二王传人。将《祭侄文稿》中的单字与王羲之手迹摹本中的对应字做个对比,这种关系就一目了然。只是颜真卿上取篆法,以圆笔藏锋,转折顿挫,繁复华丽。与王羲之早年《姨母帖》用笔有些类似。下图中左为颜真卿,右为王羲之。
▼
《祭侄稿》与《孔侍中帖》
《祭侄稿》与《频有哀祸帖》
《祭侄稿》与《丧乱帖》
书 至 鲁 公
《祭侄文稿》流传有绪,据元张晏跋:当时宣和尝收,后为庸工剪去印记,元代时于“岁”字旁犹有天水圆印痕迹。元初在鲜于枢手并有跋。明时在吴廷家,后辗转入清内府。
苏轼是颜真卿的超级迷弟,曾经多次称赞。他评论颜真卿书法:
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
虽然颜书用笔前后变化较大,由清健到圆劲。但是苏轼还是认准了其气息出自王羲之。在评论颜真卿《东方朔画赞》时,他以此作是临摹右军而成,“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黄庭坚也有此看法:余尝评鲁公书,独得右军父子超逸绝伦处,书家未必谓然,惟翰林苏公见许。
而这篇《祭侄文稿》,是不可复制的千古绝唱,确实当得起苏轼所说的“书至颜鲁公,天下之事毕矣!”的评价。
附:当代六大名家意临《祭侄文稿》系列 | 致敬前辈
白砥 临
白砥,1966年生,山阴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书法博士。作品多次在国内大展中参展、获奖,出版有《白砥书法艺术》等,友声书社学术委员。
第一代书法博士,1987年,白砥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成为沙孟海等导师的硕士研究生。此后,又成为章祖安先生的博士生。
陈忠康临
陈忠康,1966年出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供职于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专职书法教师。书法取法二王,用笔精熟,法度森严,是典型的学院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当今书坛为数不多的实力派青年书家之一,曾多次获得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和比赛的最高奖项。
洪厚田临
洪厚甜,一九六三年生,四川什邡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四川联合书法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王丹临
王丹,辽宁锦州人,出生于1963年,当代著名篆刻家、书法家,中国书协副主席。王丹在书法、绘画和篆刻方面都有造诣
于明诠临
于明诠,别署于明泉、于是乎等,山东乐陵人。山东政法学院哲学副教授,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副主席,沧浪书社社员,山东艺术学院特聘书法硕士生导师。
张羽翔临
张羽翔,1963年生于广西南宁,1981年至1984年就读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纺织专业,1985年至1989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广西书协副主席,其书法作品曾参加第五、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为“广西现象”主要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