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记忆
年味的记忆
又是一年腊八至,年味飘香酒中藏。俗话说的好:过了腊八就是年。没错,腊八一过,年味愈浓。小时候关于年的记忆大多是与吃相关的,那般甜蜜的滋味,令我早早期盼。现在品尝着种类繁多的糖果糕点,味觉早已麻木,已经感觉不到想象中的香甜,却勾起遥远的回忆,越发怀念起儿时的年味来。那摇曳在心上的记忆,那跳跃在舌上的回味,那些久远的画面鲜活如影像般在我眼前浮现……
记得最清楚的要属腊八粥了。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天刚亮便去精心准备煮腊八粥。母亲先是轻手轻脚溜下炕,抱柴生火,烧锅煮料,在灶间早早就忙活开了。她先将红豆、绿豆、花生米这些比较耐煮的食材下锅,小火慢煮,待这些食材一个个张开“小嘴”后,再加入小米、红枣等,慢熬细煮。母亲熬的腊八粥不软不硬,爽甜可口,五谷杂粮经过母亲的手调和后熬在一起,既有看相,又有品质,淳淳的,香香的,该是人间美味了!儿时的腊八粥留在我的记忆里,我欣赏它的色泽,嗅闻它的清香,品尝它那黏黏的、爽滑的、鲜美的、与众不同的滋味,那里面有浓浓的爱的味道。
吃了腊八粥,年就拉开了序幕。家家户户忙着杀猪宰羊,只要家里有的,能吃的都准备挺当。古人云:宁穷一年,不穷一节。童年的记忆里,我最喜欢的日子就属杀年猪这天了。
一大早,父母就利手利脚地忙起来。杀年猪的师傅和帮忙抓猪的乡亲们,早早就来到我家。父亲把准备摆猪肉的木头桌子、木头案板收拾得干干净净,母亲则开始烧一大铁锅开水。不一会儿,院子里尖厉的猪叫,一声一声传来,胆子特小的我躲在屋子里,在结满霜花的窗玻璃上,呵出巴掌大一块透明的地方,小心脏怦怦怦狂跳着,紧张地盯着院子里。只见父亲和几个壮叔叔,正全力对付着声嘶力竭、虽被绑缚着却拼命挣扎的猪,刀子捅进去,鲜热的猪血喷涌出来,接血的人边用盆接,边用搅血的工具搅。院子里的人们分工不同,各忙各的,赶中午,猪肉、猪血、猪肠,再加入些土豆、萝卜、粉条等,烩一大锅杀猪菜,就成了中午的美餐。
杀猪这天,最累的人就是母亲,送走了客人后,她坐在炕沿边草草吃上几口饭菜,还得想着晚上给平时关系不错的,没空来吃饭的人家送点杀猪菜,这一天下来,连吃带送(长辈、亲戚送肉,邻居、朋友送杀猪菜)二百来斤的猪也就削去了小一半儿。但一年的欢欣祥和,邻里亲友间的真情互助,就在这样的日子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童年的记忆里,无论怎样贫困,即使断了米,断了油,年馍也是一定要蒸的。等到腊月二十三小年祭过灶神爷后,母亲就要开始蒸隔年馍了。
蒸过年馍的面要选用家里攒得最白的面,头一天先和好酵面,等酵面发了,就开始起面。面发好后,母亲先把面搓成蛇一样的小长条,接着把两个小长条上下叠在一起,就像两个人在游泳一样,一个潜水,一个在水上漂动。之后,用筷子在小长条中间夹一下,变成像蝴蝶的样子,最后用刀子把四个翅膀切一下,在中间放个枣,完成啦!我问母亲:为什么要蒸枣花馍?母亲回答说:“孩子,你不知道,枣花,也就是早发,早发啊!”噢,我明白了,这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美食文化。母亲蒸的馍花样各异,还有白胖胖的大圆馍,馍上面用筷子点一红点,既美观,又喜庆。看着自己亲手做的花馍,一种成功自豪感,油然而生!
贴窗花也是最重要的“年味”之一。腊月二十三后,母亲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屋内的墙上贴新买来的年画,又在窗户的玻璃上认认真真地贴好自己剪的窗花。窗花图案赋予不同寻常的含义:喜鹊登梅、事事如意、水鸭卧莲、吉祥如意等。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她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是她靠顽强的记忆,能把乘法口决和“九遍九”背的滚瓜烂熟。剪窗花她在村里首屈一指,技艺高超。看着玻璃窗上的剪纸窗花,真的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是一种红红火火的热闹,是一种对未来新生活的期盼。窗花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至今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农村里把过春节叫过年。过春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节日,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所以历来都很重视。小时候家里穷,过年就是奢望,有好吃的,有新衣服,总是在盼望中焦急等待着。那时物质生活匮乏,孩子们能玩的玩具大多是自制的,男孩子们喜欢木制手枪,弹弓,圆环,女孩子爱玩沙包、跳绳和踢键子。生活虽然简陋,穿着补丁衣服,一天天过得却很快乐。过年最重要的是置办年货,看谁家的年货准备的丰富。再穷的家庭过年时也要想着给姑娘们扯上几尺花布,做一件花上衣,过年时大家在同伴面前互相显摆。过年时,大家互串门子,互帮着做活,整个村子被浓浓的年味包围,被深厚的情谊充盈。
儿时的年味,值得回味,快乐的时光让人留恋。儿时乡情心犹记,而今岁月步匆忙。现在生活节奏快了,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过年再也不是当初迫切期待的了。亲人们少了团聚,有时简单的电话问候,也是在匆忙间呼出。外出打拼的人,也早已没有了当初回家的激情。信息化的时代,方便了许多,却也失去了好多亲情,不能不说这是令人无奈而又遗憾的一件事。
岁月不居,春节将至。过年不再是家家的奢望,唯有盼望家人身体健康,一家人能抽出时间一起吃个饭,拉个家常,一个不少地聚在一起,哪怕是短暂的相聚。但愿离家的游子,在过年时赶回家,陪伴家人们红红火火地吃顿饭,在一个火锅或一盘饺子中叙叙旧事,年的滋味才会悠久绵长。
作者简介
文字编辑:杨荣 图文编辑: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