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堂1131 || 如果孩子爱说“随便”“无所谓”,父母要引起重视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早上好

欢迎您来到博瑞智早课堂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

如果孩子爱说“随便”“无所谓”,父母要引起重视

最近有家长给我们留言:孩子爱上了说「随便」。
「一年级的儿子,最近总说随便、都可以、你决定就行。每当我提出期望,他就开始随便了。刚开始以为他这样的反应是听话,但长时间下来觉得儿子总带着些许无奈,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我隐隐觉得不妥,问题出在哪里呢?」
估计有很多的家长都有类似的困惑:
「晚上你想吃什么?」「都行。」
「周末自然博物馆去吗?」「随便。」
「新年礼物有什么想要的?」「都可以。」
为什么跟孩子这么难沟通呢?问 TA 问题,得到的答案都是——随便、都可以、无所谓、不知道……
孩子爱说「随便」,不是因为 TA 真的无所谓,是因为他们总是「被随便」。
平时生活中,能得到的自主选择的机会太少了。

01

被忽视的孩子

在孩子的世界中,「被看见」是一种生存的必须。
但总有一种孩子,他们常常被大人忽视,成为了「被随便」的孩子。
我的表侄就是个经常被忽视的孩子,前年刚高考完时,全家人都在讨论选什么专业好,有说学机械的,有说学医的,也有说选法律的……
他爸爸征求我的建议时,我说有没有问过孩子自己的意向呢?他想选什么?
他爸爸说:他啊,他说随便,什么都能读,让我们帮他决定就行了。
关乎大学专业这样的人生大事,孩子自己真的会随便吗?他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但他从未被关注过。
过去表侄的家长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左右他的选择。
在一次次的选择中,表侄渐渐感受到:反正我的想法都是没用的,最后还是要听爸妈的。
经常被忽视想法的孩子,会变得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逐渐变得佛系,不愿去思考和争取,也放弃了与他人协商的机会。
于是这个总说随便的孩子,对世界不再充满热情、失去好奇心,并且总感到无聊无趣,甚至自信心不足。
为什么会患上「随便后遗症」呢?
哲学家马克说:人类主要是通过思考方式,来感受世界。
在成长中经常被忽视想法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负性思维的思考方式——我不行 / 没人喜欢我 / 我的存在没有价值。
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更加偏执。

02

「永远不对」的孩子

像这样的话我们一定耳熟能详:
「你这样不对,我跟你说,你要……」「你这么做balabala……就可以了。」
从孩子的角度听完心里只有一个感觉——为什么我说的,我想做的都是错的?
这个「永远不对」的孩子,是第二种「被随便」的孩子。
父母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只是我们习惯于直接把最佳方案提供给孩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最高效、最有利的,希望孩子可以走上一条平坦的道路,而不是一条弯路。
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失去了很多自我发展的机会。
面对选择时,他们的回答也往往是随便,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提出想法也会被驳回。
在高校会出现一个奇特的「新生现象」——很多孩子在离开家庭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后,孩子会突然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包括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多方面。
《少年说》中的一位少年罗万豪,就遇到了这样的新生现象。
从小到大,罗万豪一直根据父母为他定制的大大小小目标前进,在父母的正确领导下,他觉得自己超越了身边很多人。
但到了高中,父母不再为他制定这些小目标大目标,习惯了父母规划的罗万豪,失去了父母的领航后,生活上和学习上都处于迷茫状态。
从孩童时期就在父母的庇护下,不受伤害地成长起来,当孩子离开父母踏入校园,却发现自己缺少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一旦父母放手,他便觉得自己不行了,他向父母喊话:能再给我一次长远的目标吗?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场试错游戏,TA 试错的勇气来源于家庭。
就算某件事真的对孩子来说很难,也别轻易对 TA 说不可能,因为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自己的成就感,是培养 TA 独立的优先条件
试着去做一个陪孩子走「弯路」的家长,让孩子在试错中走向独立。

03

「被包办一切」的孩子

第三种「被随便」的孩子,是被包办一切、缺乏可支配感的孩子。
孩子没有主见,多半是因为有一个过度包办的父母:
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大人跟你说的总归是有道理的。
习惯于当控制型父母,越来越忽略孩子的感受,长此以往,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了,自然就万事都随便了。
当孩子有独立意识去认知这个世界后,如果还事无巨细地为 TA 去背负一切,那么这不是爱,而是一种束缚。
打着「为你好」的口号、漠视孩子的选择,嘴里说着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可是脑子里全是自己的欲望,这样强势的控制欲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长期的施压下,在孩子青春期容易造成一次大爆发。
在话题「那些父母强势、被包办一切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中,很多网友说出了自己的经历。
成为不主动、没主见、「被随便」的孩子:
不能反驳,因为一些小事母亲就上纲上线,她们永远是对的:
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成为一种诅咒,让孩子的性格产生两种极端,要么同样强势,要么特别自卑:
是否能融入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和一对父母养育成果的最终标准,培养适应社会型的孩子才是为人父母的使命。
一味地包办,大多是建立在家长一厢情愿的自我感动上而已,只能感动得了家长自己,感动不了孩子。
学会放手,让孩子脱离「父母」这个舒适区。

04

写在最后

作家周国平说: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从根本上说,这就是要把孩子看作一个灵魂,亦即一个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个体。
我们期待一个积极主动、有想法有创意的孩子,那就在平时生活中尊重孩子自由的意志,把自主权还给 TA。
可以是一套衣服的搭配、娱乐时间的安排,也可以是创作一件大人眼里什么都不是的小玩意儿……
这时我们得管得住自己,微笑地做一个旁观者,去鼓励孩子身体力行。
想让孩子尊重自己、尊重父母的同时,父母也需要尊重孩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