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万隆之行有多凶险?暗杀,空难,天灾,危机四伏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妥妥的帅炸天

01

最近,在做关于万隆会议的课题。

二战之后,美、苏两个大佬各自带着一帮小弟,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冷战。

随着双方矛盾日益加剧,剑拔弩张,亚非国家也难置身事外。

因为,美苏都在拉拢人手,壮大团队,自然要对处于中间地带的亚非地区进行争夺。而且手段非常粗暴简单:

游说不成,那就动武,耍阴谋玩脏活!

直到今日,帝国主义仍是这般无赖无耻嘴脸。

而许多亚非国家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出发,无意选边加入战队,充当大国博弈的炮灰。

然而,不拜码头,势必会遭欺凌打压。

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1955年4月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汇聚印度尼西亚,召开了一场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大型会议。

因此次会议的举办地在万隆,故也称万隆会议。

在整理资料图片时,身为90后的朋友显然被一个人帅到了,情不自禁脱口而出:

“真拉风!帅炸天!我被他圈粉了!”

提及万隆会议,想必你也一定会想到这个“帅炸天”的他是谁。

没错,他就是共和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

而作为60后的我,则一直是周总理的铁粉。在我们那个时代的国民心目中,周总理才是真正值得敬重与热爱的国民偶像。

用现在的话说,即教科书级别的“完美男神”。

甚至,连肯尼迪夫人杰奎琳都如是说:

“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

来,先让我们回顾下当年率队参加万隆会议的周总理的俊逸风采。

万隆会议,周恩来以其独特魅力与翩然风采征服了各方与会人员,争相请其签名。

02

但,就在万隆之行前,周总理却险遭暗杀;

即便历经险阻,如期与会,又遭亲西方国家代表的强烈攻击。会场秒变战场,一时间波诡云谲——

会前,我国向印度航空租了两架飞机,一是“克什米尔公主”号,一是“空中霸王”号。

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分批飞赴印尼山城万隆。

孰料,就在1955年4月11日,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却遽然传来:

当“克什米尔公主”号飞行至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的纳土纳群岛(Natuna Islands)上空时,突然爆炸!

代表团成员沈建图、黄作梅、李肇基和奥地利记者严裴德等11人遇难!

克什米尔公主号残骸

经查,该架飞机在经停香港启德机场加油时,被蒋帮特务秘密安置了定时炸弹。

此次暗杀事件,目标直指周总理。

因为按照原定计划,周总理将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包机前往雅加达。可行前突患急性盲肠炎,不得不住院接受手术,行程亦因此改变。

获悉噩耗,周总理悲痛不已。敌人的卑鄙行径非但没有吓退他,反而更坚定了赴会之心。

“这种破坏吓不倒我们,搞外交也会有牺牲。我们应该振作精神,遇事要更加镇静!”

4月16日,周总理乘“空中霸王”号刚刚升空,便遭遇热带雷电。不得已之下,只好临时降落于新加坡机场。

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中,周总理始终与代表团成员谈笑风生,视万千凶险为云淡风轻。

那气场,不只是帅气,更有拔地倚天之霸气!

万隆会议上的周总理

03

万隆会议,虽然绕开了那些老牌殖民国家,但举行得并不顺利。

比如,在4月18日,会议开幕的第一天下午,伊拉克代表团法迪尔·贾马利的发言犹如一颗炸弹,一下子震懵了所有参会人员。

“共产主义是一种颠覆性的宗教,在阶级和民族之间培育仇恨。”

“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

话音未落,一道道夹含怀疑甚至敌意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了中国代表团。

而此时,周总理就端坐在椅子上,从容镇定地看着贾马利的表演。

次日,情况愈演愈烈,菲律宾外长罗慕洛亦掉转矛头径指新中国,连连发难,且在走下台时还故意挑衅地瞥了周总理一眼。

当天下午,终于轮到了中国代表团发言。

只见周总理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了发言台。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并且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总理语调平缓,温和自信地表达着新中国的立场。

“我们允许不知真相的人抱有怀疑,但中国有句古话: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去参观!”

周总理的这段演讲雄辩、明快、有力,长达18分钟。

甫一结束,整个会场便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04

1955年的万隆会议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顶住国际压力,最终一致通过《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公报提出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也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同样是在这次会议上,处境艰难的新中国不仅成功打破外交僵局,也让“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成为普遍共识。

周总理,居功至伟!

总理说:

“(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经济上不能有较快发展,那我们就对不住世界人民,也对不住我们的祖宗。”

少年,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青年,他为中国的明天而革命;

中年,他于外交场上筑实大国尊严;

老年,他为新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后,让我们再来感受下周总理伟岸的人格魅力与深邃睿智的目光~

1922年,德国柏林万赛湖

1939年3月,天目山视察抗战

1946年5月,南京梅园新村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在天安门城楼上,所有人都穿着庄重笔挺的礼服,唯周恩来身穿一件旧卡其布中山装。忙于政治协商会议工作的他,已经四天四夜没合眼。

周恩来和邓小平在交谈

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抓拍的周总理

美国《life》记者抓拍的照片

惹人心疼的晚年照

免责声明:本文配图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