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真实世界研究新证——T2DM合并CKD患者之降糖药物安全性比较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降糖药物的安全性是糖尿病治疗关注的要点之一,尤其是对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优选的药物期待更多中国人群之真实世界研究的循证支持。

慢性肾脏病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常见合并症,发病率约25%~40%。对于CKD患者尤其是晚期CKD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45ml/(min·1.73m2)],由于降糖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降糖药物的选择常常受限,例如:乳酸酸中毒和心血管风险等限制了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使用;胰岛素因其患者接受程度以及低血糖风险需慎用;α糖苷酶抑制剂因其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数据有限,通常不被推荐作为晚期CKD患者的首选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未被批准用于eGFR<30ml/(min·1.73m2)的患者;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对CKD患者的安全性尚未明确[1]
对于合并晚期CKD的T2DM患者,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和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药物(SU)是可选的降糖药物,中国的研究者展开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评价DPP-4i 对比SU在肾脏、心血管、低血糖等安全性结局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差异。
RWS :全因死亡及低血糖风险,
DPP-4i相较SU更胜一筹
此项最新发布的真实世界研究[1]根据中国台湾国民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纳入了2011-2015年期间1204对匹配的稳定使用DPP-4i或SU的合并晚期CKD(3b~5期)的T2DM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75年及2.82年。主要研究终点为肾脏复合结局(进行慢性透析或肾移植),次要终点包括因心力衰竭住院(HHF)、3点主要心血管事件(3P-MACE,非致死性心梗或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血管死亡)、4点主要心血管事件(4P-MACE,包括3P-MACE或HHF)、住院低血糖及全因死亡。
该研究表明,与SU相比,DPP-4i治疗后住院低血糖[部分分布风险比(Subdistribution Hazard Ratio, SDHR)0.53,95%置信区间(CI)0.43-0.64]及全因死亡(SDHR 0.71,95%CI 0.53-0.96)结局的风险更低(图1)
图1 DPP-4i组患者住院低血糖、全因死亡风险更低
虽然在肾脏复合结局、HHF、3P-MACE、4P-MACE方面两类药物作用无显著差异。但对于合并晚期CKD的T2DM患者,该研究结果显示DPP-4i较SU更显著降低住院低血糖和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可作为此类患者的优选药物考量。

RWS亚组分析:

不同DPP-4i之间存在安全性差异

此项真实世界研究中,研究者进行了进一步不同治疗药物间的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在低血糖风险方面,其它DPP-4i与SU相比显著更低(尤其是利格列汀, SDHR: 0.27, 95% CI 0.15-0.47),但使用沙格列汀的患者住院低血糖风险与SU无显著差异(SDHR: 0.62, 95% CI 0.34-1.12);在HHF风险方面,观察到维格列汀治疗的患者HHF风险高于SU(SDHR: 1.64, 95% CI 1.02-2.64)(图2)。

图2 不同DPP-4i对比SU对各终点结局的影响

该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合并晚期CKD的T2DM患者,不同DPP-4i对心血管结局和低血糖风险有所差异。此外,已有多项RCT临床研究对DPP-4i心血管安全性进行了探究,其中CAROLINA研究是目前唯一一个DPP-4i(利格列汀)对比活性对照药SU(格列美脲)进行心血管结局(CVOT)研究。

CAROLINA研究[2]在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对早期T2DM患者中对比使用利格列汀和SU(格列美脲)的长期心血管安全性,中位随访时间为6.3年,共纳入6033名患者。结果显示利格列汀组3P-MACE非劣于格列美脲组。利格列汀组患者的低血糖风险显著低于格列美脲(10.6% vs 37.7%,HR  0.23, 95% CI 0.21-0.26)。

此外,DPP-4i利格列汀的另一项 CARMELINA研究[3],纳入了6979例合并心血管疾病和/或肾脏疾病高风险的T2DM患者,其中43%的患者基线eGFR<45 ml/(min·1.73m2),80.1%存在蛋白尿,研究随访2.2年。结果提示,与安慰剂相比,利格列汀不增加患者3P-MACE及肾脏复合结局事件风险,且在不同eGFR亚组及不同肾病范围蛋白尿亚组中均一致[3,4]。此外,研究结果显示,无论eGFR如何,利格列汀均可延缓蛋白尿进展的发生风险(总体人群中HR 0.86,95%CI 0.78-0.95,交互作用P=0.35)。同时研究结果也提示利格列汀不增加CKD患者的低血糖发生风险[2]
综合以上结果提示,在合并CKD(包括晚期CKD)的T2DM患者中利格列汀表现出良好的心肾安全性。对于晚期CKD患者,利格列汀相比于SU的全因死亡以及低血糖发生风险更低。

最新CDS指南:各DPP-4i在

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区隔

目前中国已上市的DPP-4i中,《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5]明确了它们的用药区别: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和维格列汀时,应注意按照药物说明书来减少药物剂量,在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利格列汀不需要调整剂量。这主要是源于利格列汀独特的代谢和排泄机制,其经肾脏排泄率仅占给药剂量的5%。因此对于各种程度肾功能受损的T2DM患者,选择利格列汀可使临床应用更为简便,同时也避免了可能因使用错误药物剂量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增加。

小 结

T2DM合并CKD患者的降糖策略应兼顾疗效、安全性、依从性、便利性等诸多方面。此最新研究提示,对于合并晚期CKD的T2DM患者,DPP-4i较SU可更显著降低住院低血糖和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可作为此类患者的优选药物之一。而在选择具体的DPP-4i药物时,我们也要考虑不同DPP-4i药物代谢、排泄途径及临床心肾等终点事件发生风险的异同。研究提示,DPP-4i利格列汀不增加T2DM伴CKD患者的心血管及肾脏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且可减少蛋白尿进展;此外,利格列汀的独特代谢、排泄等药学特性,使用时无需根据不同肾功能调整剂量及相关肾功能监测,且低血糖风险低,临床使用简便,是T2DM合并CKD患者理想的降糖药物选择之一。
-End-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