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我有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因为没画好一幅画,非常生气地把笔扔了,把画撕了,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1.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妈妈可能会说:宝贝,没关系,画不好也很正常,重画一下就可以了。但这时,孩子依然会非常生气,不依不饶,情绪没有因为妈妈的安抚而平静下来。
妈妈发现自己的努力没有效果,可能也会挫败感,这时很可能会被孩子激怒,最终用一种不耐烦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互动。
其实,我们家长要帮助孩子理解她自己怎么了?孩子因为没画好,她很挫败感,因为挫败感引发愤怒感。
这时,妈妈最好能这样跟孩子说:你很想画好,当你觉得画得不好时,就对自己很失望,很生气,很愤怒。
这样孩子就会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一个认知过程,他知道自己在刚才这个过程中,有好几种情绪在流动,有挫败感、失望感、愤怒感等情绪。
如果家长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孩子把这几种感受画下来,孩子对自己的情绪就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当孩子闹情绪时,家长要帮助孩子给情绪命名,这是掌控情绪的第一步。
2.
我们也可以借助绘本故事,让孩子对情绪有所了解。比如,绘本故事《我有感觉》讲述了一只小老鼠和他的家庭成员的一天生活,早晨起来,我很开心,但妹妹很难过,我成功的扣上所有纽扣,我感觉很骄傲。
我穿好衣服,准备去公园,我心跳得好快,忍不住蹦来蹦去,我很兴奋。我的小妹妹先玩上了秋千,我很妒忌。妹妹太小啦,不会自己荡秋千,我得帮帮她,我感到超温馨。妈妈说现在不得不回家,我感到很生气。
晚上睡觉,在黑暗,我感觉有怪物来了,我好想躲起来,我超害怕。这时,我被爸爸抱在怀里,我感受了安全和爱。
这样的绘本故事,能让孩子对人类基本的情绪情感有一定的认识。
3.
除了帮助孩子认知情绪外,也要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孩子画画受挫后,有一种受挫后的暴怒感,然后就出现扔笔撕画的行为。这个是需要校正的地方,当我们理解孩子的感受后,等她冷静下来,就要引导孩子如何控制情绪。
父母面对孩子时,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比如当孩子发脾气时,如果父母承受不住孩子的脾气,把孩子打一顿,粗暴的对待孩子,孩子就无法从成人那里习得正确对待情绪的方式。
如果父母能容纳对孩子的情绪,能帮助孩子消化理解情绪,孩子也会潜移默化的就从父母那里获得这样的方式。
家长也可以通过绘本故事,教会孩子控制情绪。
比如《菲菲生气了》讲述菲菲因姐姐夺走了她最心爱的玩具,一下子非常生气,她踏打、尖叫,想把所有东西砸碎了,她发出了火红火红的咆哮,就像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
她跑出了门 跑啊跑,跑再也跑不动了,然后哭了一会儿,看到了大石头,大树,听见了鸟叫声,她爬上树, 坐在树上,感受到微风轻轻吹着头发,看着流水和浪花。
她感觉广大的世界安慰了她,她觉得好多了,她爬下了树,回到家里,觉得家里暖暖的,香香的。
孩子在生气时可以用跑步这种健康的方式来宣泄愤怒,也可以用换个环境的方式来调节情绪。
针对孩子因为画得不完美而产生的暴怒,可以陪孩子看《完美的正方形》,完美的正方形从周一到周六都要经历被碎,撕开的遭遇,但这个正方形并不因此愤怒,它可以把被撕碎的部分变成喷泉、变成花园、变成风筝、变成桥梁、变成河流和大山。
它每次都能将各种困难转化为有趣的事物,不断创造奇迹与美。这样绘本故事,会让孩子对不完美有一定的接纳程度。
4.
在帮助孩子认识情绪,调节情绪外,也让帮助孩子察觉和理解他人情绪。
在家长把孩子的情绪安抚好以后,需要严肃的跟孩子谈谈,刚才你把笔扔掉,把画撕破掉,这样行为,妈妈很不喜欢,妈妈有点生气。这样,孩子就知道,他的行为会影响到别人的情绪,别人也是有情绪的。
家长也可以多鼓励孩子多参加游戏,在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是培养孩子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的非常好的方式。孩子在游戏中,会进入角色,他就会有机会体验每个角色的情绪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经常与孩子互动,比如看动画片,尝试让孩子体会动画片里每个角色,看看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或者在亲子出现矛盾冲突时,冷静下来,让他扮演妈妈或爸爸,如果她有这样的行为,爸爸妈妈可能会有什么的感受。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的方式有很多,既可以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充分地理解和教导孩子,也可以充分利用绘本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